商河融媒讯 张振亮是济南汇森新材料厂的创办人,创业过程中,他潜心钻研,刻苦创新,破解企业发展难题。有人曾说过,企业家是科学家的升级版,对于创办新型材料企业的张振亮来说,这不只是比喻,而是写实。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张振亮和他的创业故事。

近日,记者见到张振亮时,他正在指导工作人员开展厂房的减尘作业。谈起创业初期的经历,张振亮直言可谓困难重重,资金、技术等都是摆在他面前的难题。2003年刚建厂时,他们高价聘请了一位专业的技术人员,并且交付了四万块的技术转让费用,可是整整一个月没有成品产出,后来技术员携款出走,再也没有了消息。张振亮找到哥哥张振明商量,决心亲自研究生产工艺。随后的数年里,他深扎市场探究产品需求,为生产流程解决难题殚精竭虑,在企业困难时还要设法筹措资金,最艰难时负债达到了两百余万,哥哥便在企业的实验室里没日没夜地进行实验。2012年,企业才算是有了成熟的生产工艺,最终生产出高质量且稳定的产品,颇受业界认可。如今济南汇森新材料厂已拥有仪器先进的实验室及技术过硬的科研人员,产品远销海外,并获得两项发明专利与三项实用新型专利。


多年来,张振亮带领工厂一路走来形成了一支极具凝聚力的企业团队,即便在疫情期间,工厂也一直保持高效率的产出。疫情三年来,各行各业都面临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但汇森的员工们收入与生活不仅没有受到大的影响,而且每年都会调整工资结构,保持员工连年收入正增长。

张振亮之所以能够把济南汇森新材料厂经营地蒸蒸日上,除了打造了坚实的企业文化外,更重要的是张振亮具有共赢的智慧。今年年初,他就以双赢的方式帮助合作伙伴度过了困难期。济南汇森新材料厂提供资金来盘活对方企业生产,同时,对方企业每月固定运输一定量产品补充汇森的销售体系,待对方企业走出危机,能够正常生产和运营后,合作终止。如果市场需要,合作企业以最低价格为汇森提供产品。从企业合作的视角来看,既帮助合作伙伴恢复生产与经营,也为自己拓宽了产品渠道。

如今,企业发展的越来越好,张振亮也得以从繁忙的经营中抽出身来,做了一件一直以来挂在他心上的事儿,那就是公益助学。在他看来,帮助贫困家庭的学生成长,不应该仅仅捐钱,还是更要关心学生们的发展状况。企业还获得弘德教育集团“扶贫济困爱心企业”荣誉称号。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从初创时的小微企业到如今产融结合的现代企业,这段历程让张振亮终身难忘,也让我们这样的旁观者为之动容。相信在时间的洗礼与韧劲儿的锤炼下,张振亮与他的济南汇森新材料厂的路会走的更宽、更远。

商河融媒记者 张春燕 信桧泽 刘亚男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