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语录之“蕃将与义儿”(胡文辉编)

考古研史赏人物 2025-01-26 16:56:37

窦建德自言出于汉代外戚之窦氏,实则鲜卑纥豆陵氏之所改,实是胡种也。……然则刘黑闼不独出于胡种,其胡化之程度盖有过于窦建德者矣。其以武健见赏于王世充,任马军总管,又在窦建德军中常为斥候,以神勇著称,此正胡人专长之骑射技术,亦即此集团的战斗力所以特强之故,实与民族性有关,决非偶然也。

《论隋末唐初所谓“山东豪杰”》,《初编》

泉献诚、薛土摩支皆蕃将也。武则天时,蕃将之武艺已远胜于汉人,于此可见。《邺侯家传》言府兵制之破坏实始于则天时,此亦一旁证。盖宇文泰所鸠合之六镇关陇胡汉混合集团至武曌时已开始崩溃,不待玄宗朝,而汉将即此混合集团之首领,其不如蕃将之善战已如此矣。

《唐代》上篇

当玄宗文治武功极盛之世,渔阳鼙鼓一鸣,而两京不守。安禄山之霸业虽不成,然其部将始终割据河朔,与中央政府抗衡,唐室亦从此不振,以至覆亡。古今论此役者止归咎于天宝政治宫廷之腐败,是固然矣;独未注意安史之徒乃自成一系统最善战之民族,在当日军事上本来无与为敌者也。

《唐代》上篇

以唐代之武功言,府兵虽至重要,然其重要性殊有时间限制,终不及蕃将一端,其关系至深且巨,与李唐一代三百年相终始者,所可相比也。……玄宗后半期以蕃将代府兵,为其武力之中坚,而安史以蕃将之资格,根据河北之地,施行胡化政策。恢复军队部落制,即“外宅男”或义儿制。故唐代藩镇如薛嵩、田承嗣之徒,虽是汉人,实同蕃将。其军队不论是何种族,实亦同胡人部落也。延及五代,“衙兵”尚是此“外宅男”之遗留。读史者综观前后演变之迹象,自可了然矣。寅恪尝谓欧阳永叔深受北宋当时“濮议”之刺激,于其所著《五代史记》特标《义儿传》一目,以发其感愤。然所论者仅限于天性、人伦、情谊、礼法之范围,而未知五代义儿之制,如后唐义儿军之类,实源出于胡人部落之俗。盖与唐代之蕃将同一渊源者。若专就道德观点立言,而不涉及史事,似犹不免未达一间也。

《论唐代之蕃将与府兵》,《初编》

……足知当时畜养义子之风气尚不盛,但后来河北藩镇及五代将帅则受胡化,故多畜义子,盖部落遗制也。

《札记一》旧唐书之部

来源:《陈寅恪语录》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