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六年十月七日,身经百战的刘伯承将军,在北京病逝。他最后的愿望是让邓小平来主持追悼会。
当时,邓小平已经七十多岁了,但是他还是亲手为刘伯承送行,这是他最好的朋友。但是,邓小平知道了葬礼的名单之后,很生气,说为什么没有肖永银,他马上把刘伯承的妻子汪荣华找来,要她去找肖永银。
肖永银听到这个消息,整个人都呆住了,他甚至都没来得及看一看这位大将军的遗体。肖永银是刘伯承十分看重的一名军人,两人之间有着很深的感情,甚至可以说是一对师徒。
邓小平在致刘伯承的追思辞中,表达了两人之间的深挚情感:“大家都叫我们刘邓大军,我们心里也很高兴。”
当年刘伯承还在法国读书的时候,他就认识了邓小平,两人情同手足。回国之后,两个人互相扶持,一起战斗,结下了胜过家人的情谊。二人共同的经历,让他们像朱毛红军一样紧密相依。
肖永银生于河南新县,一九一七年,出身于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他的父亲被强盗杀死了。这件事,让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报复回来。
1930年,体格单薄的肖永银参加了八路军,并从基层做起。经过多年的军队训练,肖永银终于在1934年进攻大乾庄时,勇敢地投入了战斗。战后清理战场才发现他未死。
肖永银随徐向前开辟西北走廊一直到苏联。士兵们都死光了,对他和陈明义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他们日夜兼程,一路上过得很苦。到了陕北,他们身上的衣服已经破破烂烂,这也向刘伯承证明了他们是勇敢的。肖永银把徐向前写的信件转交给了组织。之后,肖永银调入129师,被刘伯承任命为三百八十五旅十四团的 营长。他对刘伯承的领导才能十分钦佩,经常向他讨教军事策略。肖永银说,他对近代作战的认识完全来自于刘伯承。
一九三八年,肖永银率领十二人的突击部队,在夜间袭击了宁晋县的大杨庄,缴获了一尊野战火炮。一位八路军战士因操作失误,不小心引燃了引信,引起了日本人的注意。肖永银当机立断,以一枚手雷炸死了大部分敌军,并顺利地将大炮抢了回来。此役使刘伯承大为赞赏,把他称为“小军神”。
1947年刘邓大军越过大别山时,肖永银率领第十八旅英勇奋战,为刘邓军队的撤退提供了保障。刘伯承非常高兴,把这次战役称为范例战斗。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肖永银没有参加朝鲜战争的权利,是在刘伯承的支持下,他被允许参加战争。
刘伯承将军的一部分遗骸被安葬于邯郸将军岭129号石阶上,那里曾是他战斗生涯的根据地。这个阶梯,是他们为了祖国而奉献的最好的证明,这座台阶上曾出现过两位元帅、两位大将和八位少将。
刘伯承后来担任中央军事学院院长,为我军输送了大批优秀的军人。肖永银也是从这个学院出来的,他曾为许世友在南京的军队工作过。到了生命的尽头,刘伯承还在不停地呼唤肖永银,可见两人之间的关系有多么亲密。
毛泽东曾评价刘伯承这样说:“他是一条龙下凡,堪称儒将。”即便在受伤割除眼球的时候,刘伯承忍辱负重,记住了手术的刀数。
自古华夏英才济济。刘伯承作为优秀的将领,可谓人间凤毛麟角。他作为一名顶尖的布尔什维克,经受战火考验的深厚情感,让他成为了革命传承的丰厚精神财富。
刘伯承元帅,no将军
作者写文章应该严谨一些
1930年就有八路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