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孩子总是太马虎,做题一指出错误他就说都会了,怎么知道他是马虎,还是基本功不够好,又怎么纠正呢?
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的校长陈立华:“马虎”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很普遍,不光是儿童,大人也不同程度的出现了。只是对小孩来说,粗心的问题更加明显,更加突出。父母应尽力去分析造成孩子“马虎”的原因。这是提高儿童学习水平的关键。
首先,按常理来说,当一个人要去做某件事情时,他都会在心中有一个明确的计划。第一步要怎么做,第二步要怎么做,第三步要怎么做,这一切都是他自己想出来的,自己的逻辑关系来进行的。因为儿童身体和心理发育特征的差异,有些儿童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些儿童在逻辑思考方面还没有发育好,就会出现疏忽的情况。例如,在做一道题目的时候,首先要看题目,想好答案,最后才能进行运算。许多儿童在进行计算的时候,都会使用草稿纸来进行,这样就可以在草稿纸上算出最后的结果。但是到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环,有些学生就会疏忽,在抄写答案的时候,会把32改为23。对于这样的现象,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的原因归结为粗心,因为这个问题的孩子会做,并且给出了正确的答案,但是在抄写最后的答案时,由于粗心而抄错了。
但是,有些学生会出错,并不一定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明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说他们缺少理智的思考。若没有牢固的理论基础,就会产生似懂非懂的感觉。如果让孩子说出解题的每个步骤为何要这么做,他也许还不能说得很明白。这种学生,在他们的脑海中,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概念,但是这个概念并不清晰,所以他们需要不断地尝试和错误,才能够得出一个准确的答案。所以,我们经常会发现,当学生修改题目的时候,他可以修改正确的题目,而当他完成题目的时候,他可以修改错误的题目。
这种情况下,怎么处理?首先,父母应该培养他们的小孩思考的技能。在日常生活中,儿童的许多行为都会影响到他们的思考能力。比如,当一个小孩在玩一个玩具的时候,父母会告诉他:“我们可以一起玩,等玩过了,我们就可以把它收走了。”在整理玩具的时候,首先要把这些东西整理好,然后按照顺序把它们放回对应的地方,简单的“收拾”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来训练宝宝的思考。
同样,父母也不能为子女做任何事。要通过练习来提高儿童多个领域的技能,逐步地累积他们的经历,让他们对事情有更多的直观感受,让他们的情绪经历更加丰富。当一个儿童在拥有了自己的思维能力之后,他就会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迁移。当他再次面对类似的问题时,他就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日常生活中,他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他的学习能力也会逐步提高。
第三,要养成仔细思索问题的习惯。在与“马虎”做抗争的同时,父母应该培养子女对细节的重视。养成孩子对问题进行仔细思考的习惯,可以让他们在做题和在日常生活中对细节进行注意的意识得到增强,也可以极大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进而更好地提升他们的各个方面的能力,推动他们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