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生痛苦、人性丑陋、人格扭曲”以及活在当下的哲思

紫易觉悟兴时态 2024-03-04 03:06:40

《关于“人生痛苦、人性丑陋、人格扭曲”以及活在当下的哲思》

一、人生痛苦的根源

一般人把身外之物当作人生的幸福来源,希望从财产、社会地位、妻室儿女、朋友或是社会那里得到幸福,所以当他失去这些东西或是发现这些令他失望的时候,他的幸福基础就崩塌了。

换句话说,这个人的人生重心随着每一次心血来潮而不停改变,完全不在他自身。

倘若他是一个富有的人,就可能是今天在乡下别墅消磨时光,明天在买马,或宴请朋友,或旅行。总之,他过着奢侈的生活是因为他只能从追求外在乐趣中获取满足,就像失去健康的病人,期望在各种汤药中重获力量,却不试着去发展他自身的生命力,而恰恰这才是他幸福的真正来源。

撇开极端的类型先不谈,让我们来看看比较居中的一类人,他们也许没有傲人的思想力,但又比泛泛之辈要多一些精神的追求。

一般来说,这样的人会对艺术有一点业余的兴趣,或对科学的某些分支感兴趣。譬如植物学、物理学、天文学、历史,能在这类研究中发现莫大的乐趣。当幸福的外在来源枯竭,或不能满足他的时候,他会通过这些研究来自娱自乐。

像这样的人,我们可以说,他的人生重心,部分在于他自身。但是,对艺术有浅薄的兴趣,与自发的创造是截然不同的;而对科学的业余追求则容易流于表面,不能洞悉事物的本质。

人不能把自己全然地等同于诸如此类的追求,也不能让自己的整个人生完完全全被它们渗透、填满,以至于对其他一切事物都失去了兴趣。

唯有我们称之为天才的那些人,拥有最高的智力水平与思想禀赋,方可达到这种强度,将其一生的时间和精力都耗在某个主题上,将对人生作的思索以诗歌或哲学的方式呈现,力求表达对这个世界的独特理解。

因此,对于天才来说,不被外界打扰地忙于自己的思想和作品,这样的需求十分迫切。他们乐于独处,闲暇是求之不得的恩赐,其他一切都是多余的,甚至是负担。

唯有这类人的人生重心才可以算是完全在自己身上。这些罕见的人,不论他们的性格有多优秀,都不会像其他人那样,对朋友、家庭和一般的社会团体展现出过多的热情和强烈的兴趣。

即便失去外在的一切,他拥有的自身内在,也会让他得到安慰。疏离和孤独是他们的特质,尤其是当其他人从未真正切实地满足过他们时,这种特质会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总的来说,这类人天赋异禀,他们也逐渐习惯了被当作异类游走在人群中,并在思考普通人性时会使用第三人称的“他们”,而不是第一人称的“我们”。

由此看来,天生被赋予了精神财富的人就是最幸福的人。的确,主观意识对我们的影响,远比客观事物的影响要大。

不论客观是什么,都只能间接影响我们,而且还必须得通过主观意识才能发挥作用。

是故,灵魂的财富是唯一真正的财富,其他的财富都伴随着更大的烦恼。

内心富有的人对外界别无所求,他只要求保有不被打扰的闲暇,用来培养精神并完善智慧,从而享受自己的内在财富,在生命中的每时每刻都可以做自己。

倘若他注定要在整个人类历史中留下烙印,那么对他来说,幸福或者不幸福,只有一个衡量标准,那就是,他是否能够完美地挖掘、发挥他的才能,并完成自己的杰作,其他一切皆微不足道。

各个时代最伟大的人物都将不被打扰的闲暇视作最宝贵的东西,其价值堪比一个人本身的价值。

寻常老百姓很难拥有不被打扰的闲暇,因为这并不属于人的本性。

普通人常见的命运就是将生命耗在为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奔波上。

为了求生而挣扎度日的人,很难有什么高尚的精神乐趣。

基本上人们很快就会厌倦不被打扰的闲暇。

如果没有虚假的目标来促使其忙碌的话,这闲暇就会变成负担,只好用各种各样的玩乐消遣或爱好来打发时间。

到最后闲暇甚至反倒变成痛苦,无所事事,就会躁动不安。

当精神禀赋、智力程度远超过一般人的水准时,看起来也会是不正常且违反自然的。

但如果真的有这样的人存在,那么这个人就是幸福的,他反而会想要那种其他人认为是负担,甚至是有害的不被打扰的闲暇,否则他就会像被束缚的双翼飞马珀伽索斯一样快乐不起来。

如果外在的、不被打扰的闲暇,和内在的、伟大的智力禀赋,这两个特殊的条件恰好凑在一起,刚好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那可真是最大的幸运。

被命运如此眷顾的这个人可以过一种更加高级的生活,免遭人类两大痛苦的折磨:物质匮乏和精神无聊。

不用再承受为生存而努力挣扎之苦,也不用忍受长时间的闲暇造成的无聊之感。

人生这两种痛苦唯有相互中和,人们才能摆脱困扰。

二、人性的真相

人可以防御他人的攻击,但对他人的赞美却无能为力。

理解自身的阴暗,是对付他人阴暗一面的最好方法。

一个能够真正喜爱他人的人,自然会毫不怀疑地相信他人也会喜爱自己。

大多数人并不真的想要自由,因为自由包含责任,而大多数人害怕责任。

一方面希望统治一切人,另一方面又希望被一切人爱;一方面顺从他人,另一方面又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他们身上;一方面疏远他人,另一方面又渴望得到他们的爱。正是这种完全不能解决的冲突控制着我们的生活。

在我们的文化中,主要有四种方式可供人们用来保护自己,以避免基本焦虑的影响,它们是:爱、顺从、权力和退缩。

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想让自己更优秀,让自己过更好的生活。

孤独并不是来自身边无人。感到孤独的真正原因是:无法与他人交流最要紧的感受。

当一个人离开人世的时候,他不会后悔自己做过什么,因为做过就是生命的获得,他只会后悔那些该做而未曾去做的事情,因为已经没有机会再去获得了。

真正的“叛逆”不是沉溺于孩子气的挑战,而是某种对自我尊严和精神的捍卫。它是一个人学会尊重自己以及对他人说“不”的权利,它不会带来关系纠葛或是自我的负罪感,相反,从中能够感受到真正的自由,和来自他人的尊重。

一个志在有大成就的人,它必须知道限制自己。反之,什么事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终归于失败。

人们往往把任性也叫做自由,但是任性只是非理性的自由,人性的选择和自决都不是出于意志的理性,而是出于偶然的动机以及这种动机对感性外在世界的依赖 。

人的内心,既求生,也求死。我们既追逐光明,也追逐黑暗。我们既渴望爱,有时候却又近乎自毁地浪掷手中的爱。人的心中好像一直有一片荒芜的夜地,留给那个幽暗又寂寞的自我。

为了克服孤独与无能为力感,个人便产生了放弃个性的冲动,要把自己完全消融在外面的世界里。

现代人在幻觉下生活,他自以为他了解他所想要的东西,而实际上他所想要的是他人所希望他要的东西。

世界很单纯,人生也一样。不是世界复杂, 而是你把世界变复杂了。 没有一个人是住在客观的世界里, 我们都居住在一个各自赋予其意义的主观的世界。

爱情与成熟度无关。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那么每种爱的努力都会失败。

无法成为我们自己是一切绝望的根源。服从他人比支配自己要容易,容易得多。

只有当我们愿意承受打击时,才能有希望成为自己的主人。虚假的冷静植根于内心的愚钝,绝不是值得羡慕的,它只会使我们变得虚弱而不堪一击。

压抑敌意,意味着“伪装”一切正常,从而导致在本应当进入战斗的时候,或者至少是在我们想要投入战斗时,避免进入战斗。

人的精神有三种境界:骆驼、狮子和婴儿。

第一境界骆驼,忍辱负重,被动地听命于别人或命运的安排;

第二境界狮子,把被动变成主动,由“你应该”到“我要”,一切由我主动争取,主动负起人生责任;

第三境界婴儿,这是一种“我是”的状态,活在当下,享受现在的一切。

三、人格成熟的标识

第一是基本的善良。

对他人的善意,其中尤其要强调的是克制嫉妒。

人们常常由于嫉妒而丧失了自己的善良本性。

由于嫉妒,人们会以别人的失误为自己的成绩,把别人的跌跤当成自己的进益。

嫉妒基本上是一种弱者的心理,只有自己跑不快的人才盼望别人犯规罚下或者跌跤倒地。自己没有本事挣钱的人才把希望寄托在别人丢钱包上。

嫉妒使人幸灾乐祸,仇恨贤能,坐卧不安,丑态毕露。

嫉妒使人产生一种祸害他人的罪恶心理。

从某种意义上说,嫉妒是万恶之源。嫉妒给人的负担是太沉重了,给人的阴影是太黑暗了,只有尽量去除嫉妒心,把人际间的难免的不服气引导成为合法的、积极的、光明的与正当的竞争,才算健康。

第二是明朗。

善良才能明朗,嫉妒、狭隘、阴谋、怨毒,只会带来黑暗。

与嫉妒同样可恶的还有自大狂、自我中心狂。

自大狂与自我中心狂者容易变得失去理智,丧失自我控制的能力。

他们吹嘘自己、表白自己、自恋自赏、自思自叹、乘着肥皂泡上天,同时急火攻心地攻击旁人,否定旁人,怨恨旁人,要求、勒索、讹诈旁人。

过热的结果必然是失望、是灰心、是悲观厌世、是诅咒一切,也就是自我冰冻。

所谓癫狂,所谓狂热,如果表现为艺术的创造,那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有时狂热是天才的表现,然而这仅仅限于不存在操作的必要与可能,不存在指导性,更不具有指令性的艺术创造。

有时还包括某些学术研究或道德的自我完善,仅仅限于不存在以其为楷模、为行动纲领的目的,即完全非现实、非功利的人类活动上。

你在狂热中创造的艺术品,提出的新观点也许惊世骇俗,独树一帜,不可替代,至少有比没有好,因为它的存在可以聊备一格。

但如果你以这种失控的癫狂来治家、交友、发号施令,则会变得荒谬起来,不健康起来。

第三是理性与自我控制。

不论你有多么正当的理由,怒火攻心永远是一种失败的表现,绝对地属于消极的精神现象,绝对地只能导致丢人现眼的结果。

虚火上升,智力下降,形象丑恶,举措失当,伤及无辜,亲者痛而仇者快,这是必然的一连串发展。

发了火了,生了气了,失了态了,怎么办?

无它,赶快降温灭火。

无论如何也不能将错就错,变本加厉,讳疾忌医,自取灭亡。

四、活在当下的实质

命运变幻,我们甚至不能预测明天发生什么,于是只好说活在当下。

然而,有不同的活在当下:

其一,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消极地顺从命运。

其二,及时行乐,今朝有酒今朝醉。

其三,分秒必争,恨不得一天完成一生的计划。

后二者虽境界似有高低,但都是力求当下效益的最大化,紧张地抗拒命运。

真正的活在当下,是每个当下都走在选定的人生正道上,无论明天发生什么,这一点不会改变,因此心里很踏实。

既然最宝贵的东西是命运夺不走的,也就以此超越了命运的变幻。

分秒必争,时间就是金钱;醉生梦死,今朝有酒今朝醉;随波逐流,纠缠于眼前的凡人琐事,热衷于网上的八卦星闻……这些似乎都是活在“当下”。

然而,这个“当下”只是时间的碎片,活在这个“当下”的也只是“自我”的假象。

真正的活在当下,恰恰是要摆脱功利、欲望、纷争、信息的干扰,回归生命的单纯,获得内在的宁静。

这样,每一个当下都是生命本真状态的显现,因而即是永恒,而“自我”也因为与存在的整体连通而有了实质。

生命是否健康,要看整体的状态。一个盲人,他虽然看不见缤纷的色彩,但能用其余更敏锐的感官欣赏鸟儿的啁啾、花儿的芳香、微风的吹拂,他有和睦的家庭,踏实的工作,宁静的心境,他的生命在整体上就是健康的。

相反,一个感官健全的人,倘若他总是在名利场折腾,在娱乐场鬼混,不再有时间和心情享受自然赐予的快乐,他的生命在整体上就是病态的。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一定要有相爱的伴侣、和睦的家庭、知心的朋友,一定要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吃晚饭,餐桌上一定要有欢声笑语,这比有钱、有车、有房重要得多。

钱再多,车再名贵,房再豪华,没有这些,就只是一个悲惨的孤魂野鬼。

相反,穷一点儿,但有这些,就是在过一个活人的正常生活。

一个人的生活状态也许平静,也许动荡,这不是问题之所在。

真正要问的是,这平静或动荡,究竟是高质量的,还是低质量的?

毫无疑问,高质量的动荡胜于低质量的平静,高质量的平静胜于低质量的动荡。

那么,高质量的动荡和高质量的平静哪个更好呢?

倾向认为,高质量的平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真正活得精彩的人一定不是急于求成之辈,其共同特点是对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有足够的认知,知道自己的路在哪里,因而能够从容地走在这条路上,也从容地享受途中的收获。

所以,从容是基本的好,有了它未必精彩,没有它肯定不精彩。

人年轻时不容易从容,因为什么都想要,却又不知道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于是内心焦躁,行动忙乱。

从躁乱到从容有一个过程,在其中起作用的诚然有阅历的增长,但仅此还不够。

有的人阅历倒是增长了,经历了一些挫折,明白不可能什么都要,却仍然不知道自己该要和能要的是什么,结果不是变得从容,而是变得沮丧和消极。

如果在一生中尽我之能品尝了人生的美好,也承受了人生的苦难,就可以算是不枉来这世界走一遭了。

然而,正因为如此,只走一遭未免太少了。

一个好的人生留给人的既是最大的满足,又是最大的依恋。

丁俊贵

2023年11月26日

0 阅读:0

紫易觉悟兴时态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