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性和爱”的哲思

紫易觉悟兴时态 2024-03-02 04:52:22

《关于“性和爱”的哲思》

一、两性之间

两性之间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差异是一个明显的事实,否认这种差异是愚蠢的,试图论证在这种差异中哪一性更优秀则是无聊的。

正确的做法是把两性的差异本身当作价值,用它来增进共同的幸福。

女性为阴,男性为阳。

于是,人们常把敏感、细腻、温柔等阴柔气质归于女性,把豪爽、粗犷、坚毅等阳刚气质归于男性。

这很可能是受了语言的暗示。

事实上,女人也可以是刚强的,男人也可以是温柔的,而只要自然而然,都不失为美。

在人类文化的发展中,性的羞耻心始终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

性的羞耻心不只意味着禁忌和掩饰,它更来自对于差异的敏感、兴奋和好奇。

在个体发育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到,性的羞耻心的萌发是与个人心灵生活的丰富化过程微妙地交织在一起的。 

海涅在一首诗里说:“我要是克制了邪恶的欲念,那真是一件崇高的事情;可是我要是克制不了,我还有一些无比的欢欣。”

这个原来的痴情少年现在变得多么玩世不恭啊。

你知道相反的情形是什么吗?

就是:克制了欲念,感到压抑和吃亏;克制不了,又感到良心不安。

一个男人如果不再痴情,他在男女关系上大体上就只有玩世不恭和麻木不仁这两种选择。

当然,最佳状态是痴情依旧,因而不生邪念,也无须克制了。

如果你喜欢的一个女人没有选择你,而是选择了另一个男人,你所感到的嫉妒有三种情形:

第一,如果你觉得那个情敌比你优秀,嫉妒便伴随着自卑,你会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自己的弱点而痛苦。

第二,如果你觉得自己与那个情敌不相上下,嫉妒便伴随着委屈,你会强烈地感到自己落入了不公平的境地。

第三,如果你觉得那个情敌比你差,嫉妒便伴随着蔑视,你会因为这个女人的鉴赏力而降低对她的评价。

对于男人来说,一个美貌的独身女子总归是极大的诱惑。如果她已经身有所属,诱惑就会减小一些。如果她已经身心都有所属,诱惑就荡然无存了。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要彼此以性别对待,前提是他们之间存在着发生亲密关系的可能性,哪怕他们永远不去实现这种可能性。 

女人对于男人,男人对于女人,都不要轻言看透。你所看透的,至多是某几个男人或某几个女人,他们的缺点别有来源,不该加罪于性别。

有一种无稽之谈,说什么两性之间存在着永恒的斗争,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其实,男人和女人都最真切地需要对方,只有在和平的联盟中才能缔造共同的幸福。

在动物世界中,雄性所承受的压力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争夺雌性,这种争夺往往十分残酷,唯有胜者才能得到交配和繁衍的权利。

其实,在人类社会中,同样的压力以稍微隐蔽的方式也落在了男性身上。

不过,这是无法避免的,在优生的意义上也是公平的。

二、道德与人性

道德教育应该以人性为基础,公民教育同样如此。

人性不是抽象的,一个同情心,一个做人的尊严,这两个东西丝毫不抽象。

最基本的社会道德有两个:

第一,是正义;

第二,是仁慈。

而这两者都是建立在同情心基础上的。

做人的尊严,自尊并且尊重他人,也是现代社会中公民觉悟的一个基础,有尊严观念才会有诚信,才会自觉地遵守公共规则。

这里面不存在矛盾。

灵魂高贵不牵涉人性善恶的问题。

哲学家们讲人性恶,实际上指的是人的生物性;讲人性善,实际上指的是人的社会性;而讲灵魂的高贵,指的是人的精神性。

与人性善恶问题的所指不同。

种子是先天的,发芽、开花、结果是后天的过程,与教育有关。

就是孟子的说法,人有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恭敬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仁义礼智是精神品德,这些品德在人性中都有萌芽,或者说种子,就是先天的同情心、羞耻心等等。

种子的品质是有区别的,后天的表现可能是向善或向恶的倾向,也可能是能量的大小,成大善大恶还是成小善小恶。从小生活环境相近,但精神生长悬殊,这是常见的现象。

其实很多没有文化的人,包括农民,他们对人性的高贵和尊严已经有自己很朴素的理解,他们会说这个人不是人,人要像人,不能做不是人做的事情。

欲望既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它就是人性,是人的本能,对人的本能不能做道德的判断。

但是,在满足欲望的时候,如果涉及到他人,就可能发生道德问题。

你可以去满足你的欲望,前提是不能损害别人,在不损坏别人的前提下,你的欲望怎么满足都是你自己的事情,别人都管不着,如果你损害了别人,道德和法律就会来管你。

这是一条界线。

还有一条界线,是你自己要斟酌的问题。

满足欲望是为了快乐,但是如果你很不理智,只图眼前的快乐,因此给自己埋下了痛苦的祸根,那是划不来的。

所以,从个人自身快乐和痛苦的角度来说,应该用理智的方式满足欲望。

世上并无命定的姻缘,即使两人真正因为相爱而结合了,他们各自与别的异性之间仍然存在着发生亲密关系的各种可能性。

是否应该为了既有的婚爱扼杀这些可能性呢?

一种情况是婚外的性关系。

如果把做爱看作单纯的生理行为,专一的爱情和美满的婚姻的确都并不排斥多元的性关系,一个人跟情人或配偶之外的异性上床仍能获得快感。

但是,问题在于,做爱不只是生理行为。

做爱时两个肉体在极乐中的互相敞开、拥有和融合,乃是男女之爱最自然最直接的表达方式。

这就使你的爱人有权表示疑虑∶

如果你的婚外性伴侣是相当固定的,你如何证明你们之间的作爱不具有上述性质?

如果你的性生活不拘对象非常随便,你如何证明你与爱人的作爱仍具有上述性质?

在两种情形下,既有的婚爱都受到了质疑,对它的信心都发生了动摇。

也许你的婚外性遭遇的确只是一般的风流韵事,那么,为之冒损害一个好姻缘的风险是不值得的。

如果不是风流韵事,而是真正的爱情,又怎么样呢?

既然不存在命定姻缘,就完全可以假定,在现有的爱人之外还有许多别的异性,她们对于我们同样也合适,甚至更合适,我们只是暂时没有遇上她们罢了。

暂时没有,不等于永远不会,相爱者难道不应该压制各自的嫉妒,给也许更佳的机遇敞开大门吗?

撇开亲情、家庭责任等非爱情的因素,仅从爱情考虑,旧的较逊色的爱情给新的更好的爱情让路似乎是理所当然的。

不期而遇,欲躲不能,也许只好让路。

但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该敞开大门。

在心态上,在做法上,被迫让路和主动敞开大门都是两回事。

敞开大门,意味着主动去寻找新的机遇,新的爱情。

可是,相爱者对他们之间爱情的信心原是爱情的一个必要内涵,而敞开大门的心态和做法本身就剥夺了这个必要内涵,在此心态和做法支配下,不但已有的爱情,而且任何新得到的爱情,都永远处于朝不保夕风雨飘摇之中。

敞开大门的结果,进来的往往不是新的更好的爱情,而是一大堆风流韵事,这些不速之客顺便也把已有的爱情这个合法主人挤出了门。

事实上,在爱情上得陇望蜀的人的确不是爱情信徒,而往往是些风月领袖。

凡多元的性爱关系,有关各方都不可能真正摆脱嫉妒,而且爱得愈真实热烈者就愈是受嫉妒的折磨,因为“全或无”原是真正的爱情的信条,多元是违背其本性的。

在真正以爱情为基础的两性结合中,从爱出发的嫉妒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不是阴暗的,而是光明的。

它怀着对既有婚爱的珍惜之心,像一个卫士一样守卫着爱的果实,以警戒风流韵事和新的爱情冒险的侵害。

美满幸福的婚爱总是凝聚着也鼓舞着一个人对人生的信心,对人性的自豪,乃至对神圣的感悟。

当这样的婚爱遭到打击时,嫉妒的痛苦常常还包含着、至少伴随着这些美好感情碎裂所产生的疼痛。

就此而论,嫉妒更有其值得尊重的光明正大的权利。

所以,对于真挚相爱的人来说,与其为了婚外的性爱自由而压制各自的嫉妒,不如为了他们真挚的爱情以及必然伴随的嫉妒而压制婚外的性爱自由。

鉴于世上真正幸福的婚姻如此稀少,已经得此幸福的男女应该明白∶一个男人能够使一个女人幸福,一个女人能够使一个男人幸福,就算功德无量了,根本不存在能够同时使许多个异性幸福的超级男人或超级女人。

当然,和别的事物一样,嫉妒也仅在一定界限内有其权利。

当爱情存在时,嫉妒这个卫士不妨为爱情站岗放哨,履行职责。

此时它也应心明眼亮,不可向假想敌胡乱开枪,错杀无辜。

一旦爱情不复存在,它就应当尊严地撤除岗哨,完全不必也不该为不存在的东西拚个你死我活。

三、爱的本质

恋爱是短暂的,与每一个女人的肌肤之亲是短暂的,然而,女性是永恒的。

这永恒的女性化身为青春少女,引我们迷恋可爱的人生;化身为妻子,引我们执著平凡的人生;又化身为母亲,引我们包容苦难的人生。

在这永恒的女性引导下,人类世代延续,生生不息,不断唱响生命的凯歌。

热恋者渴望身心完全合一。

不可能。

于是承认距离。

在这距离中身心互相吸引、欣赏、尊重,热恋变成持久的爱情,其实质正是“肉体得以分享的精神友谊”。

在多数情况下,婚姻生活是恩爱和争吵的交替,因比例不同而分为幸福与不幸。

恩爱将孤独催眠,争吵又将孤独击昏,两者之间的间歇何其短暂,孤独来不及苏醒。

婚姻的后果之一是失去孤独的心境。

至于是幸还是不幸,全看你内心是否有孤独的需要。

浪漫的恋情是一种非常规的美好体验,如果试图把它变成常规,就不再美好,甚至有害。这种情况与醉酒、吸毒、白日梦相类似。

被延宕的约会,相思更浓;受阻挠的交欢,情欲更烈。不过,万事都有个限度。延宕太久,相思会淡漠;阻挠太甚,情欲会熄灭。

爱情是两个作为整体的人之间的情感关系。

在这个情感关系中,两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否相洽,相洽到什么程度,一定会发生重要的作用。

所谓高质量的爱情,一个必要条件是相洽的程度高。

但是,爱情又不只是人生观、价值观相洽的事情。

两人有共同的人生观、价值观,互相未必能发生爱情。

相洽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

性吸引和审美方面的强烈感受,在爱情的发生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甚至是更重要的作用。

在男女之间,凡亲密的友谊都难免包含性吸引的因素,但未必是性关系,更多是一种内心感受。

交异性朋友与交同性朋友,倘若两者的内心感受是一样的,这个人一定出了毛病。

只要相爱,无论结不结婚都是好的。

婚姻并不能够保证爱情的稳固,但婚姻亦不会导致爱情的死亡。

一个爱情的生命取决于它自身的质量和活力,事实上与婚姻无关。

既然如此,就不必刻意追求或者拒绝婚姻的形式了。

在拥有真实爱情的前提下,追求完美是一种必然的冲动,但其作用主要是否定性的。

结果未必是完美,或者说,完美与否并不重要,透底地说,完美与否是没有标准可以衡量的。

否定性作用是指,追求完美意味着虔诚地守护爱情,决不做有损爱情的事情。

它的主要成果:

一是自律。

用理性锁定易变的感情;

二是宽容。

爱和理性合力创造两人之间的自由空间。

这两点本身有助于使爱情持久和美好。

爱,总是在说出爱的那一刻发生的。

所有的爱都在于对某个人说“我爱你”这个事实当中。

“我爱你”,我们所有人都说这句话,我们都曾说过这句话。

最年幼的孩子们也相当清楚,有人引导他们说“我爱你”,尤其是说“我爱你妈妈”,这要比“我爱你爸爸”要多得多。

即使“我爱你妈妈”是一句有点约定俗成、预先口授的句子,继而,即便年幼的孩子们也可能会对与他们年龄相仿的人说“我爱你”,那些人不是同学、也不是同伴、甚至连朋友也不是。

“我爱你”说出了一切,一切都在“我爱你”之中。

众所周知,当我们说“我爱你”,全然不同于“我和你在一起很高兴”之类的话,那是看见了表兄弟或老朋友所说的。

亲朋好友相聚一堂,我们很高兴,但我们并不对他们说“我爱你”。

“我爱你”,说出了某种独特的东西,马上引发了下面的问题:我们正在说的到底是什么,“我爱你”又意味着什么呢?

没有任何人能够给予“我爱你”以意义,没有任何人。

厚达千页的著述、乃至上千本书也无法讲清楚这三个字的意义,它的意义总是在我们能够说出的意义之外,“我爱你”的意义仅仅在于说出“我爱你”这个事实。

当我们对某个人说”我爱你”,爱的意义就在那里了,虽然也许不是全部和直接地在那里,有可能搞错了;

在我们内心深处,可能并不真的认同我们所说的。

然而,当我们诚挚地说出这句话,我们的确是在表达发自最最内在的地方、最为亲密的感受中才能吐露的情感。

内在是最为内部、最为深邃的,故而也是最为秘密、最为保留、于我们最为专有的。

在这个意义上,属于我的内在,可能连我自身也不知道,我也无法做出真正的解释。

“我爱你”,我说出的是最为内在的东西,无论对我还是对他者,原因在于,我在他者的内部性中触摸了他。

所以这个主题非常令人局促不安,难以面对,甚至,这个主题我们当真能处理吗?

答案未知。

能肯定的是,他们当中有些人得知这个将做关于爱时,也是局促不安的。

局促不安有各种不同的形式。

通常,在年轻人中谈论爱,他们都会发笑。

孩子们看到大街上接吻的情人,也会发笑,想去嘲笑那些情人。

而孤身一人,失去了情人陪伴的时候,我们看到那些情人会油然而生一种怀旧之情。

笑,可能是局促不安的另一种表达。

我们笑,因为我们感到了某种内在的重要的东西。

我们笑,是为了抵御我们感到的诱惑或者迷恋。

一想到要谈论爱情,我们所有人都有所思有所想,有一些非常复杂的情感。

某些人或者说是某些女孩,以为我们要谈论那种伟大的爱情,那些故事的模式,他们结婚,生了很多孩子……这完全不是今天的伟大爱情的图像。

命运,一个有趣的命题。

情人之间的相遇总是偶然的,我们所爱的那个他或者她,必然是偶然遇到的。

某些人以被安排好的方式彼此相遇,而且“相亲式”的活动也越来越多,不过归根到底,偶然性总是存在着的。

与其说相遇的偶然性这一点很重要,毋宁说我们不能够以纯然、简单的必然性与他者相遇。

没有人能预言,“你应该遇到一个这样或那样的人”坠入情网。不要小看这一点。

丁俊贵

2024年1月1日

0 阅读:0

紫易觉悟兴时态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