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招行降薪5%股价就跳水,国有大行薪酬涨4%却稳如老狗?这热搜话题,真是把大家对银行薪酬那点敏感小心思拿捏得死死的!最近小编扒拉了一下六大行的2024年报,发现一个神奇现象:净利润跌了0.47%,但人家薪酬总额居然涨了3.87%,人均35.6万,妥妥的历史新高!这不禁让人好奇:在服务实体经济和市场化改革之间反复横跳的国有大行,薪酬机制到底发生了啥惊天动地的变化?
年报数据一看,小编直接瞳孔地震——六大行员工总数突破185万,县域网点居然还新增了283个!这跟前几年-

银行网点关停潮-的风声完全相反啊!工行某县域支行行长偷偷告诉小编:-我们在贵州山区新开的网点,两年就放了15亿的涉农贷款!-这波战略调整,摆明了就是乡村振兴和普惠金融政策的落地执行嘛。
建行在浙江某个小镇搞了个-裕农通-服务站,当地茶农贷款审批时间从7天缩短到2小时,简直不要太高效!这才是真·接地气!
不过,人员扩张可不是瞎铺摊子。
看看薪酬结构,农行的操作就很典型:1060亿的薪资支出里,住房公积金和企业年金占了20%以上,妥妥的-长期保障型-薪酬模式。

跟某些股份制银行-重奖金轻保障-的画风截然不同。
浙江某农商行的骚操作也值得借鉴——-基础工资+股权激励+风险金递延-三层薪酬体系,既保证了人均百万利润的竞争力,又把员工流失率控制在3%以下。
-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难题,人家就这么轻松解决了!国有大行的薪酬改革,格局打开了!
再来看人均产能,两组数据对比起来就很有意思了。

交行人均管理资产1.55亿,人均利润108.9万,妥妥的双料冠军!反观邮储银行,人均资产只有8645万,这差距,简直一个天一个地。
当然,这就像硬币的两面:交行靠着长三角地区的对公业务优势,邮储受限于遍布城乡的6.4万个代理网点。
但浙江农商行系统5.45万员工创造了5.58万亿资产,这又说明了啥?深耕县域市场的-毛细血管-战略,也能创造奇迹!
薪酬问题,永远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招行行长年薪从345万降到296万,市场直接用5.39%的股价跌幅表示抗议;六大行董事长年薪稳定在91万左右,只相当于人均薪酬的2.58倍。
这种-限高保基-的薪酬策略,在武汉某高校的问卷调查中获得了76%的民众支持率。
正如某位监管大佬说的:-国有大行的薪酬体系,不是简单的市场定价,而是国家金融安全和市场规律之间的平衡艺术。
-
站在2025年的春天回望,六大行年报里的变革密码越来越清晰。
5200亿定向增发资金注入资产负债表,智能风控系统替代30%的信贷审批岗位,县域网点的智能柜员机开始用方言和农民唠嗑……这场始于薪酬改革的转型,早已超越了数字本身。
它既是-金融向实-国家战略的落地实践,也是对-共同富裕-时代命题的金融回应。

或许正如某位大行大佬说的:-我们的薪酬改革,本质上是在重写商业银行的社会价值方程式。
-
免责声明:本文的时间、过程、图片,人物信息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