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岗诞辰104周年时,他的长子高毅在家乡为他铜像揭幕

史学调查不乱查 2023-12-08 19:51:14

穿过这片黄土地,就来到了高岗的故居。

这座沉静的窑洞就像这片黄土地一样,固执的等待着主人的回归。

2009年8月29日,高毅亲手揭开了盖在父亲雕像上的红布,这是他阔别父亲50余年来离父亲最近的一次。

高岗故居纪念馆的开张算是比较热闹,到场的人毕竟近千数。

热闹之下,高毅作为长子不可避免地就想起了他的父亲—高岗。

“我的英雄父亲”

在高毅的记忆里,他对于父亲的印象并不清晰。

只是每个人都跟他说他的父亲是个英雄,是毛主席都赞赏不已的人。

这种称赞伴随了他年轻的前半生,当然他也总是自豪他的父亲是个英雄。

高毅1930年出生,而他的父亲高岗1927年已然开始“闹革命”。

因此对于年幼的他来说,对于父亲的印象几乎是一个空白,但是他依旧为他有个“英雄”父亲而自豪。

他几乎是听着父亲的经历长大的。

在他还没有出生时,他的父亲高岗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他的妈妈怀孕时,他的父亲高岗开始执行秘密任务,高岗执行陕北地区的兵运工作。

也是在这次的工作中,高岗认识了他的伯乐刘志丹,也开始了他作为共产党员波澜壮阔的前半生。

高岗跟随刘志丹奔走在陕甘地区,播撒着革命的火种,直到1933年,突生巨变。

革命的岁月里,有的人坚定拥护组织,有的人背叛组织,甚至反过来伤害原来的战友。

高岗参加革命以来,遇到的第一次困难,就是由此而生。

他原本与贾拓夫、袁岳栋及杜衡在饭店研究西北抗日义勇军王泰吉起义的事情,想从中得到启发及教训。

却不想被背叛组织的程建文抓捕,虽然他和贾拓夫逃过一劫,却不想被袁岳栋及杜衡背刺,他们二人没有经受了特务的威逼利诱。

不仅背叛了组织,甚至反水供出了组织许多机密,导致整个陕西的组织遭受了巨大的重创。导致组织多年来的部署差点毁于一旦。

到了1935年的时候组织才恢复元气,开始了一系列的重新部署,这个时候,高岗已然凭借自己对于组织的忠诚,到达了西北军委副主席的位置上。

当然,这条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在高岗刚刚任军委副主席不久之后,他在西北的革命就遭遇哗变。

一场思想上的劫难,直接将当时的西北军委主席、副主席全部下狱。

幸而后来毛主席一行人来到了西北,才为他们进行了平反。

而毛主席到达西北之后,对西北进行了调查,并且提出一定要发展本地干部,才能将当地的革命事业做起来。

就这样,在毛主席的支持下,高岗不仅从牢狱里面被放出来,还升了职。

在毛主席和党中央的支持下,高岗的从政生涯步步高升。

毛主席甚至多次告知他人,驻守在陕甘宁地区要多注意高岗的意见,而后又在人民日报上称呼高岗为“我们的老高”。

甚至在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说出“这个边区是高岗同志他们一手搞起来的”。

足以见得,当时的环境下,毛主席对于高岗革命事业的认可。

随后时间来到了1949年,中央将目光放在了东北,为了搭建东北的组织,为此派出了中央许多干部前往东北搞建设,高岗也随着这股大浪潮前往了东北。

而高岗这次在东北的表现是值得赞赏的,虽然他有着自己的局限性,但他紧抓一点,重用知识分子,不搞资历,这一政策的试行,使得他在东北的事业如火如荼,可以说还做的不错。

当然他政治生涯的天花板还是的在北京,1952年的时候,我国因为税务改制问题,市场上有过一段混乱的时间。

而也是这段时间高岗的权力也是他从政的顶峰了。而接下来的他,却渐渐迷失在了权力的欲望之中。

这一年,主席对他的重视是所有都可以看见的,主席多次公开表达“高岗同志的意见是可以听一听的”。

但就是毛主席的这种信任,高岗起了不该起的心思,他开始追逐权力。

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他开始拉帮结派,搞小团体来中伤他不喜欢的人。

在他逐渐疯狂的行为中,毛主席对他也渐渐失望了。

后来毛主席评价高岗“他听不得反对意见”。

最终,迷失在权力欲望中的高岗也迎来了他的审判。

但高岗走到今天,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他性格上的原因绝对是绕不开的。

过去他凭借着一股倔脾气让他坚持到国家的胜利,到了今天他的脾气同样成为了压死他的稻草。

告别高岗

1954年,关于高岗的问题中共中央一共召开了7次会议。

高岗次次参加,无论哪一场座谈会他都极力的为自己辩解,然而他的所作所为早已令所有人失望,他成了会议上最“孤独”的那个人。

16日的座谈会结束后,高岗回头家中,他显得有点灰心丧气。

他坐在沙发上想了许久,还是决定给毛主席写一封信。

他叫来了他的秘书,他口述,秘书记录为高岗完成了这封写给毛主席的信件,在书信中他表达了对于自己所作所为的检讨,同时为自己做了辩解。

在秘书拿着他写给毛主席的信件离开之后,他又提笔写了一封信,无言地度过了一晚上。

到了第二天,他叫来警卫员,将信件交给他,要求他直接送给周总理。

在警卫准备离开时,他突然有叫住了警卫员,向警卫员索取了他的配枪。

警卫员警惕的发觉事情有些不对,他将枪交给了高岗之后,立马打电话给他的秘书报告了这一件事情。

秘书随即告知高岗的妻子李力群,两人迅速赶往了高岗的住处,警卫员接待了他们,并且将信件给了秘书。

秘书犹豫了一下之后,打开了高岗写给周总理的信件,他请求周总理在他离开之后帮忙照顾他的妻儿。

随机李力群就走了进去,秘书紧随其后,见到高岗后,两人就抱头痛哭。

“我很抱歉,我打开了你写给中央的信件,但是你不能就这么离开”。

李力群和秘书的崩溃好像感染到了高岗,他同意了,自己不会轻生。

随即秘书将信件拿过来,让他烧掉,高岗愣了一会儿,又看向妻子和秘书挂满眼泪的脸,缓缓点了头。

秘书和妻子见高岗点头,立即拿出火烧掉信件。

却不想,信件刚刚烧到一半,高岗就抢过警卫员的手枪,秘书见状立即用手肘打了高岗,就这样高岗的枪子儿打到了地板上。

随后,高岗自杀的事情就被上报了,周总理听闻要求他们密切关注高岗的动向。

高岗开枪的时间是2月17日的下午一点半左右,自杀事件可以说令毛主席和周总理十分愤怒。

在后续的会议中周总理明确表示,高岗自杀的行为属于拒绝反省的行为。

他拒绝党内同志给他提出的错误,也拒绝面对丑恶的自己,虽然他自杀未遂,但他已经背叛了党。

毛主席也对高岗自杀的行为表示了愤怒,他原本想要挽救高岗的,他甚至决定让高岗回到陕西工作,但是高岗这一自杀行为彻底伤害了毛主席,毛主席也表示,以后再也不要提他到西北的事情,显然毛主席是不想再原谅高岗了。

随后,高岗在家中写完了《我的反省》,并交到了组织上,但他想自杀的心却没有放下去,高岗的脾气是接受不了他的人生有这么大的挫折的。

到了7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名单陆陆续续的被广播报告,高岗从头听到尾,都再也没有听到过他的名字。

8月16日这一天,高岗兴冲冲的同妻子李力群聊了许久的天,李力群也十分开心,因为她的丈夫很久没有这么开心过了。

到了17号的凌晨,高岗还像警卫员要了一杯温水。

到了早上8点,李力群去叫丈夫起床。

9点半,医院的医生对高岗进行了抢救。

10点17分,医生宣布高岗经抢救无效死亡。

后来,经过调查,高岗系服用过量安眠药致死。

而安眠药的来历是高岗假借睡眠不好,一次一次积累起来的,他很清楚经过上次自杀未遂,党中央会对他高度关注,安眠药这种危险的药品,他无法一次性拿到太多,他就一天一天的积攒。

8月16日,他向妻子及他未出世的孩子做了最后的告别,只是当时谁也没能发觉。

最不像的“高干子弟”

高毅得知父亲的死讯已经是几天后。

当他收到消息时,他明显有点反应不过来。他对父亲了解有限,但他原本以为凭借着父亲的性格及经历他是可以挺过来的。

但很显然,从小离开父亲的高毅并不怎么了解父亲。

他的父亲同他母亲是包办婚姻,他的母亲当时还是裹着小脚的女人。

他的父亲与母亲结婚不久,就离开家搞革命。

他甚至在开始的时候和母亲给一家地主打工,知道地主想卖了他们,娘俩才被舅舅解救下来,送到了父亲的身边。

但是父亲还是很忙碌,没有太多的时间看顾他们。

索性,母亲也是个坚强的女人,来到这边之后,他的母亲积极接受党的改造,积极为党出自己的一份力。

一开始他的母亲在后勤工作,勤勤恳恳,从不偷懒。

他的母亲会对他说,每次她将棉衣发到每个战士手里时,战士们感激的眼神都让她异常的有自豪感,她感觉自己找到了人生的意义。

后来,他的父亲与母亲离婚,他又跟着母亲一起操持保育院。

帮助抚养战友的孩子和从战场上救下来的孩子。

也得益于母亲的悉心教导及教育,他的性格并不像父亲,反而更像母亲,情绪稳定,随遇而安,感恩一切。

再后来,中央选派了21名青年,前往前苏联学习,高毅有幸成为了其中的一名成员,当时时值1948年,因此他们21个人也被称为“4821”.

但他却并没有完成在苏联的学业,他当时学习土木,后来父亲要求他回国,他没有拒绝父亲的要求。

回国之后,他被父亲安排在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机械,并且在这里与自己的妻子相遇了。

两人作为同学,自然而然的走到了一起。

他的妻子是一位中国和苏联的混血,两人情投意合,生活灵魂十分同步,他们一起度过了一段平静自在并且幸福的生活。

但好景不长,后来因为他父亲的原因,高毅遭受了许多磨难。

从一开始远赴苏联学习,到后来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完成学业。

他是想为国家出自己的一份力的,但后来郁郁不得志成了他大半生的写照。

后来当时一起去苏联学习的同学们都成了他们专业的中坚力量,也许高毅也后悔过没有完成苏联的学业。

但他从来是一个随遇而安,感恩生活的人,虽然他只做了一个普通的技术员。

后来,中央领导将他调回了北京,之后又以高级工程师的身份退休。

在北京他度过了安稳的晚年,直到他的父亲的纪念馆邀请他揭幕,他才重新出现在了人前。

过去,许多人都想从他嘴里套出父亲的事迹,他眼里父亲的形象,但生性内向的他都一一拒绝了。

直到揭开铜像那一刻,他虽然面上不显,但内心激动万分,不善言辞的他在现场发表了近乎5分钟的讲话,这是他第一次在人前表达了他对父亲的感情。

当然,高岗并不只有他一个孩子,他有六个兄弟姐妹,但高毅绝对是最知足的那一个。

高毅与父亲相处的时间不多,他从来没有享受过父亲的温情,因此在他有了孩子之后,他将自己没有过的一腔父爱全部给了孩子。

或许对于高毅来说,他想要一直不多,幸福的家庭足以,虽然在他89年的人生中,很长一段时间他缺失了父亲的陪伴,但幸运的是,他的孩子弥补了这一份感情上的缺憾。

2019年,高毅在家人的陪伴中闭上了双眼,享年89岁。

参考文献

[1]杨凯.高岗人生中的三次偶然[J].文史天地,2012(03):18-20.

[2]温相.高岗的前半生[J].领导文萃,2010(17):106-109.

[3]赵晓光.高岗最后的日子[J].兰台内外,2012(06):10-11.

[4]卓成华.高岗之子高毅的坎坷人生[J].共产党员,2009(02):20.

0 阅读:0

史学调查不乱查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