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野改编西南军区后,刘帅为何不是司令员?一举四得安排很高明

史学调查不乱查 2023-12-08 19:52:18
引言:

1949年9月,建国前夕,中央急召解放军二野司令员刘伯承,西北军区司令员贺龙,进京参加开国大典。

与此同时,军委也在为解放大西南作积极的调整部署,经过中央军委的多次反复考量,决定在解放大西南后,让刘邓的二野与从一野抽调的部队进行合并,成立西南军区。

并决定西南军区司令员由贺龙担任,副司令员为陈赓等人,共同经略大西南。

在这个调整中,刘伯承的职位让人大跌眼镜,按惯例刘伯承是二野的司令员,理应由他来当司令员才对呀。为何组建西南军区,却不是由他来担任司令员呢?

一、弥䃼贺总 不留遗憾

为什么会是贺龙出任西南军区司令员呢?其实中央军委考虑得很周到。首先就是弥补了贺老总在解放战争中没有打仗的遗憾,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当时西南地区的国民党军队,除了有败退四川的胡宗南部,宋希濂还有20万国民党中央军,加上军阀刘文辉的川军、卢汉的滇军等地方军阀的部队,杂七杂八的加起来约有90多万人。

而解放军的第二野战军人数只有30多万人,是西南地区国民党部队的三分之一,人数对比相差悬殊。中央军委因此认为,如果光靠第二野战军的兵力去攻打大西南,短时间内是不可能打得下来的。

为了加快解放战争的步伐,中央军委决定,在一野跟四野的兵力中,就近调动30万人去配合二野的行动。这样一来,解放大西南的正规部队也达到了60多万的兵力,可以与国民党军一战了。

但是当时一野的情况有点特殊,一野是彭德怀管着军事,贺龙管着后勤。对于贺龙这位在北伐时期就成名的将军来说,长期在后方工作,缺席解放战争的正面战场,不能一展所长,总归是一件遗憾的事。

所以中央就决定,这次让贺龙带兵去打四川,也相当于对这位老将进行“补偿”了。贺老总接到作战命令后,根据中央军委的部署,率领一野的18兵团,从川北方向进入了大西南,吸引国民党军的主力部队。

而刘、邓率领的二野则昼伏夜出,悄悄地由湖北向川西方向进入四川,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没等敌人反应过来,两路军马已对四川形成了合围之势。

最后我军只用了57天的时间,就解放了西南广大地区,结束了国民党对大西南的统治。

当然,为补偿贺老总在解放战争前期身为军事主官却没有仗打的窘境,其实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而另外两个因素,才是贺老总出任西南军区司令员的真正原因。

西南地区作为一个大区,从军事上讲,需要有一个军事能力强,资历深,人望高的人坐镇,这样才压得住阵角。而贺老总与四川有着深厚的渊源。

他早年就曾在四川打过仗,在军队中担任过旅长和师长,又当过国民党的军长。在川军和国民党军队中影响颇大。因此,在四川地区作战贺龙比起其他将帅来更具经验和优势。

从政治上讲,刚解放的地区,各方面人员关系很复杂,需要有一个擅长统战工作的领导来协调各方面的矛盾,而贺龙正是搞统战工作的高手。

加上贺老总与四川上层的军政各界人士,比如刘文裈,邓锡候,潘文华等都有旧交,更好开展工作,而这些将军后来都成了起义将领。

从当时的局势来看,国民党军队中光是起义的就有56万人,还有大量的土匪,游兵散勇,分散藏在崇山峻岭之中。

要消化国民党兵的这一部份人,的确是一个大难题。综上所述,无疑贺老总是出任西南军区司令员的最佳人选。

二、解决职位安排不当

在解放战争的中期,为了保证军事指挥的一元化的管理,各大军区的司令员,同时也担任野战军的司令员。

比如说林总是东北军区的司令员,同时也是四野的司令员。刘总是中原军区司令,同时也是二野的司令。

而西北军区是个比较特殊的存在,西北军区的司令员与西北野战军的司令员,分别是贺龙和彭德怀。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在抗日战争胜利后,贺龙当时手下有三个主力纵队。而此时的国民党军队却空前强大,他们对我方的根椐地虎视耽耽。

在蒋介石的指挥下,向我方根据地发起了全面进攻。紧急的关头,贺龙抽调了自己领导的第一纵队,前往陕甘宁地区进行防守。

1947年,国民党胡宗南部,对延安地区又发起了进攻,一时间延安地带黑云压顶,形势严峻。贺龙为了顾全大局,又把自己的第二纵交给了彭老总指挥。

1947年7月,中央决定,贺龙以晋绥地区联防军司令员的身份,在后方领导后勤工作,集中一切物力、财力支援西北的解放战争。而贺龙的三纵队,也就交给了彭德怀指挥,此时的贺龙手下就没有一个正规兵了。

贺龙打了一辈子仗,却改行去管后勤,一般人可能都接受不了。但贺老总却坦然接受了。他说:“在入党前,我的军队是我自己的。入党后,我的部队就是党的。”

所以在整个西北战场上,彭老总在前线指挥作战,贺老总在后方负责提供物资。

1949年2月,联防军区正式更名为西北军区。而西北野战军也就成为了一野,由彭德怀担任司令员。

而贺老总只是西北军区的司令员,虽然按职位应比一野的司令员级别要高,但是一野司令是彭总兼着的,所以说贺老总也不可能去指挥彭总,这让他们之间的行政关系变得有些尴尬。

然而随着渡江战役的进行,野战军和军区的合并势在必行,也就是说彭德怀要担任一野的司令员的话,就必须兼任西北军区的司令员。

那么贺龙又怎么办呢?这就成了一个大的问题。于是中央军委经过反复考虑,决定合并二野与西北军区的某些部队,成立西南军区,任命贺老总为西南军区的司令员,从而也就改变了这种尴尬的情况。

三、刘帅辞职 圆梦军校

虽然此举解决了彭总与贺总之间的尴尬,那么刘伯承又怎么安排才恰当呢?其实,贺龙出任西南军区司令员后,刘伯承的地位也同原先的贺龙一样,有些尴尬。

虽然说干革命工作不分职务高低,但毕竟刘伯承的资历、功绩在那儿摆着呢。因此西南战事一结束,中央就征求刘伯承意见,让他当解放军总长一职,但是刘伯承却拒绝了这个任命。

他说:他年纪大了,也跑不动了,就不当总长了,还是去办学校,搞教育,当个教书先生吧。于是刘伯承就立马给中央写了一封信,要求辞去西南军区所有的职务,让他去筹建陆军大学。

他在信中写道:要建设一支能打胜仗的军队,最主要的是要培养高素质的军事干部,自己年龄已经大了,不适合在一线工作了,他希望去办军校培养人才。

收到这封信后毛主席很高兴,刘伯承高风亮节,不争名利,让他倍感欣慰。事实上,刘伯承想办军校的愿望,是在很早之前就有了的了。

这一次能抽身出来,既解决了中央的难题,又正合了他的心意。而刘伯承无疑也是办军校最佳的人选。为什么呢?

第一,他是公认的军事理论家,和实战家,曾创造过许多光辉的战例,被誉为军神。第二,他对创办军事院校,有一定经验。

在1931年的时候,他就在江西创办了第一所综合性的红军学校。并且亲自翻译了第一本苏联红军的战斗条令,作为军事学校的训练教材。

在抗战期间,他又担任过抗日军政大学的副校长。解放战争期间,他还兼任中原军区、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的校长和政委。

他为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做出了巨大贡献,培养了一大批的军事骨干,所以他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

可以说,他是我军院校工作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中央军委也认为刘伯承是创建陆军大学最合适的人选。

之所以刘伯承要在西南的战役结束后,才提出去办军校,是因为他是二野的司令员,他得听从军委的部署,去帮助贺龙解放大西南。战争结束后,刘伯承就认为自己没有留下来的必要了。

再有一点,刘伯承已年近60岁,虽然听起来还不是多大的年纪,但是对于刘伯承来说,经历了无数次的战争,多次负伤,医疗条件又不好,留下了许多后遗症,这也是建国后他退居二线的另一个原因。

1950年11月,刘伯承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的院长兼政治委员,到南京去筹建军校。

四、各得其所 成就斐然

刘伯承自从承办了军校以来,一颗心思全放在了教育上。他饱读了古今中外的军事著作,结合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经验,刻苦钻研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对游击战、运动战、阵地战和司令部工作都有独到的论述。

他的军事谋略和指挥艺术是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补充,他的主要军事成就收入到了《刘伯承军事文选》中。他在军事学院陆续创立海军、空军、炮兵、装甲兵、防化兵等学科体系。

他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中高级军官。他在培养我国军事人才方面,所作出的贡献,对国防和军队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

而贺龙在解放大西南战争胜利结束后,肩负起对起义、投诚和俘虏的国民党几十余万部队进行改造的繁重任务。

贺老总入川后,他就把这些人分为了五类:地方上层,国民党中央军,地方武装,趁乱改编,被俘人员。

他根据不同类别人员的特性,确立了不同的改编方式,对绝大多数人员,采取的是宽大政策,决不搞株连。

他用坦诚相待的人格魅力,恩威并施的霹厉手段,完美地完成了对西南上层的统战工作,实现了数十万起义部队的大改编,为西南地区的稳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领导了清剿土匪、恢复生产、建设边疆等工作,为解放大西南、建设大西南,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而彭老总也在兼任了西北军区司令员后,在解放军发起解放全中国的总攻中,彭德怀以军事进攻为主,和平谈判为辅的方式,让西北五省快速得到解放。

因此不能不说,中央军委和毛主席任命贺龙为西南军区司令员,从感情上来说不仅补偿了贺老总的缺憾,化解了彭总的尴尬,而且还圆了刘总的军校梦。

从结果上来说,让每一位老总,都在各自的领域作出了卓越成就,中央用人之妙,实在是高明之极 。

参考资料:

国共决战贺龙忙啥?部队保卫延安 打四川得借用友军_凤凰网资讯

蒲江“百年辉煌•红色记忆”22期∣李达:贺龙同志在西南

建国后,刘伯承为何拒绝担任总参谋长一职_凤凰网视频

0 阅读:0

史学调查不乱查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