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十景明,吴绶

灵雁淯阳 2024-02-08 09:36:30

三顾堂

贤人隐幽岩,帝子再三寻。

野处终身志,雄谈济世心。

路回山隐隐,树锁昼阴阴,

千载称鱼水,高风冠古今。

“三顾堂”位于南阳隆中卧龙岗武侯祠内。“草庐三顾屈英雄,慷慨南阳起卧龙。”历史上著名的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三国志》记载:“先帝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刘备请出卧龙先生后,也发出“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的感慨。诸葛亮在《出师表》写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六角井

庵前存古井,云是汉时穿。

周洁厨中物,灵通地底泉。

流香来一脉,遗泽永千年。

良夜涵明月,光澄六角天。

“六角井”又称“诸葛井”,井口用整块青石凿雕而成,青石内壁有多处井绳摩擦的深深沟痕,始建于东汉末年,为诸葛亮亲手所建,也是历代武侯祠内道人的主要生活水源。

古柏亭

古柏阴深处,先生结草亭。

千嶂云外绿,百尺雨中青。

地底龙蛇蛰,祠前翠葆灵。

恍如三顾日,雄论诉谁听?

“古柏亭”位于“南阳诸葛庐”左侧,此处原为一株参天古柏,传为诸葛亮亲手所植,柏树死后人们就此建亭,借古柏风格纪念诸葛亮的高风亮节,元、明、清历代都有修缮碑刻

躬耕田

食力安生业,山前数亩田。

雨晴耕白水,春暖放乌犍。

东作思无逸,西成望有年。

后来持此术,伯业富西川。

诸葛“躬耕田”位于卧龙岗下,“武侯躬耕处”石碑立于“南襄古道”旁边

梁甫岩

半山岩石好,梁甫昔时吟。

出处关成败,兴亡自古今。

云埋万丈地,德著百年心。

今日登临者,唯闻野鸟音。

梁甫岩位于“诸葛草庐”后面

抱膝石

躬耕田上石,一片绿生苔。

长得风云护,曾延将相来。

用非高卧榻,名重读书台。

李广休轻射,长留曲涧隈。

抱膝石在“明远楼”(又称藏经楼)前面。

老龙洞

泉深岩穴古,时有老龙眠。

门掩云中石,功成涧下田。

一溪青草合,千古碧萝悬。

欲觅英雄迹,高风尚宛然。

小虹桥

溪水流祠下,桥横一丈余。

曲通樵子径,荣过帝王车。

水涨蟾蜍没,云闲蜉蝣舒。

骚人风雪里,漫策觅诗驴。

半月台

山弯溪亦绕,一曲湛寒流。

月照玻璃缺,水涵玉珏浮。

淮阳空把钓,尚父漫垂钩。

灵物此中有,难将香饵投。

野云庵

英雄千古宅,僧舍静相依。

野色堆红叶,溪云锁翠微。

断碑书往事,残磬响斜晖。

行客祠前过,如瞻羽扇挥。

0 阅读:0

灵雁淯阳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