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腊月三十“除夕”,老人说“要想龙年过得顺,除夕习俗不能忘”,了解一下,过除夕有哪些习俗。

1、大扫除
除夕这天要大扫除,顺序要记清,要从里往外扫,寓意着把这一年的晦气和不顺,统统扫出去。除夕还要把一些旧衣服、破餐具、过期食物和药物,统统扔掉,换上新的,有着辞旧迎新,万象更新的寓意。

2、贴春联
除夕要贴门神和春联,是过除夕的传统习俗。除夕贴春联历史悠久,古人最早是在桃木上,书写一些吉祥话,被称“桃符”,除夕张贴在大门上,寓意着辟邪去祸,迎福纳祥,随着纸张的发明,逐步演变成现在的春联。
除夕贴春联,要选择在中午进行,要按上联右,下联左,先贴上联,后贴下联,再贴横批,后贴门神的顺序进行,贴出龙年平安。

3、放鞭炮
除夕放鞭炮这一习俗,历史悠久。相传古时,有一个叫“年”的野兽,每年的最后一天,会下山寻找食物,祸害人类。人们发现“年”害怕响声,人们就在除夕这天燃烧竹子,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就把野兽“年吓跑了”。随着火药的发明,逐步演变成了现在的炮竹。
除夕放鞭炮,也就成了驱邪避灾,辞旧迎新的传统习俗,也为节日增添了喜庆气氛。

4、包饺子
除夕这天要包饺子,吃饺子也是重要传统节日的习俗。饺子形似元宝,又谐音“交”,寓意着除夕吃饺子,可以在交接新年之后,财源广进。

5、给压岁钱
除夕夜给压岁钱,是过除夕的传统习俗。长辈要在除夕给晚辈发压岁钱,也被称为“带腰线”,寓意着在新的一年里健康成长,年年有钱,一生富贵。
6、上坟祭祖
除夕上坟祭祖,是传统习俗,是优良传统。上坟祭祖,是对先人的敬意,彰显了家族的凝聚力和孝道之意。除夕上坟祭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对家族情怀的延续和中华孝道的传承和发扬。
除夕上坟习俗,不是封建迷信,它是优良传统的体现。这一重要习俗,一定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让中华优良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除夕的这些习俗,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流传这么多年,是人们重要的精神寄托,也为传统节日增添喜庆的气氛,值得现代人了解和学习,让传统文化一代一代流传下去。
今日除夕,您们那边有哪些关于除夕习俗,请留言分享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