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衷——“何不食肉糜”的低能儿,为何被晋武帝司马炎立为太子

小瑀说史吧 2024-11-07 15:22:43
序言

司马衷,西晋第二位皇帝,是晋武帝司马炎的长子,在历史上以“何不食肉糜”这句名言闻名于世,也是史上公认的智商低下的皇帝。

司马衷继位不久就爆发了八王之乱,西晋政权宣告崩溃,中原大地自三国以来再次陷入空前动荡。

而这一切司马衷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毫不客气的指出:

“惠帝之愚,古今无匹,国因以亡。”

甚至连《晋书》都记载:

“古者败国亡身,分镳共轸,不有乱常,则多庸暗。岂明神丧其精魄,武皇不知其子也!”

要知道,《晋书》是二十四史的官方史实,对皇家尤其是皇帝的评价都不会有太激烈的评议,但对司马衷却是不吝贬低之词,甚至连司马炎也一起骂了。

但就是这样一位评价极低的低能儿,却被立为太子并坐上九五之尊的位置,不可谓不讽刺。

那么司马炎为什么执意选择司马衷继位呢?且听小编慢慢道来。

关于司马衷其人

259年,司马衷出生于洛阳,是晋武帝司马炎的第二个儿子,按继承顺位来讲,皇位宝座是轮不到他的。

但嫡长子司马轨两岁多就夭折了,所以司马衷自然而然晋位为嫡长子,并于八岁时被立为太子。

在封建帝国时代,太子具有极其重要且特殊的地位,作为帝国第二权力核心和未来接班人,不仅仅有尊崇的背景身份,还要有杰出的才华和过人的韬略。

尤其是大一统王朝开国时期能被立为太子者非身份、才华绝顶,也是人中佼佼者。

不过司马衷却是个例外,他的曾祖父司马懿、祖父司马昭、父亲司马炎都是三国后期的一代枭雄,手腕能力比曹操的后代宗室强的不是一丁半点。

也许是司马家族前三代把后代智商透支过度,亦或是对血腥屠戮曹氏宗室的报应,司马衷从小智商低下,没有任何思维能力,读书都很困难。

从太子时期到后来称帝都闹出不少笑话,比如《晋书·惠帝纪》记载,有一次司马衷游园看见青蛙叫就随口问道:

“此鸣者为官乎,私乎?”

大意是这个叫的东西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下面的随从倒也会哄:“在官家里叫的,就是官家的;若在私家里叫的,就是私人的。”

再如,在他当皇帝以后,全国发生大饥荒,在得知百姓饿殍遍野的惨象后,竟大言不惭的说:“何不食肉糜?”。

老百姓连饭都没有吃的,哪里还来的肉吃!由此可见司马衷智力能力之低下。

如果是寻常百姓或公卿倒也没人注意,但司马衷是太子,坐在这个位置上一言一行都被无限放大,更何况是一个低能患者。

一些朝中老臣实在是看不下去,就算是士族门阀再反动腐朽,也不忍心把泱泱大国交给一个低智商患者,哪怕他是嫡长子。

尚书令卫瓘、河南尹夏侯和都劝司马炎立人当立德,不必拘泥于立长的原则。那么当时有这种立德服人的潜力继承人吗?

答案是有的,这个人就是司马炎的弟弟齐王司马攸。

司马攸与司马炎都是司马昭的儿子,不过由于司马昭的哥哥司马师膝下无子,司马攸曾被过继给司马昭的哥哥司马师。

由于司马攸才华出众,司马昭曾经在他与司马炎中犹豫不决,直到司马昭晚年,才遵循嫡长子继承制,选择司马炎作为他的继承人,从此司马攸与皇位失之交臂。

司马炎执政后,司马攸依然是西晋权力集团的核心人物,其不仅仅形象得体,而且处理军国大事和政务得心应手,群臣们对其赞不绝口,视为倚仗。

不过在弟弟和儿子中间,司马炎可不像他的父亲,他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为了保住司马衷的位置,甚至下诏让司马攸出镇青州,将其排挤出权力中枢。

结果诏令一出举朝哗然,大臣们纷纷劝谏,但越是这样,司马炎就铁了心的要把司马攸赶走,不久气愤到极点的司马攸忧郁身亡。

司马炎选择司马衷的深层次考虑

对于司马衷的低能表现,司马炎并非不知,在很多时候表现出对这位儿子的忧虑,但有一点可以明确,司马炎几乎从没有过更换太子的行为,偶有这个念头也最终打消。

以司马炎的韬略,不会不知道司马衷的糟糕表现,那么是什么坚定了司马炎的决心呢?

从表面上看,按照传统儒家观点,一直有着“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封建伦理。

也就是说只有正妻所生的儿子享有优先继承权,并且以年龄长幼为序,而无关乎他们的才智。

对于这两点硬性条件,司马衷几乎是最无解的存在,司马衷的嫡母是司马炎的皇后杨艳,杨艳出自大名鼎鼎的世家大族弘农杨氏。

东汉时期,弘农杨氏与袁绍出身的汝南袁氏是仅有的“四世三公”家族,即家族连续四代做到三公的位置。

可以说,杨艳是西晋初期显赫富贵于一身的顶级士族,其根基之雄厚让朝臣不敢小觑。

同时司马衷又是皇后所生嫡长子,无论是血统还是法统,都占据绝对优势地位。

再者,司马炎也是以嫡长子身份从司马昭手中继承权力,司马炎建立西晋后一直标榜西周政治体制,追求复古,大行分封,对于帝国未来的接班人自然十分敏感。

如果改变嫡长子继承制,也就破坏了他长期践行宣传的政治标准。

当然,由于司马衷的表现实在是太拉胯,仅仅一套儒家纲常伦理还不足以稳固其太子之位。

作为帝国统治者,司马炎很清楚权力制衡对稳固皇权的重要性。司马家族能够篡位夺取曹氏政权,很大程度是因为曹魏宗室衰微。

所以他吸取曹魏宗室力量薄弱的教训,在即位之初就大封同姓诸侯王,不仅赋予宗室实权,还让他们统领重兵,镇守全国各个军事重镇和要害地方,以此拱卫皇室、消除隐患。

同时司马炎以皇后之叔父太傅杨骏掌管朝政,以杨艳在宫闱之内压轴,杨氏凭借超然的权力和地位执天下士族集团之牛耳。

这样一来,西晋形成杨氏士族在内秉政,宗室诸侯在外拱卫皇室的局面,两大集团相辅相成,互相制约,互相牵制。

如此看,司马衷的位子将安如磐石,就算是再低能,也任谁都篡夺不了。

除了以上两点,司马衷能保住自己的位置还要感谢他的儿子司马遹。

虽然司马衷智力低弱,但司马遹却非常聪明,老天对司马家很公平,司马懿祖孙透支了司马衷的智商,但到他儿子辈,智商又补了回来。

《晋书》记载,有一次宫中着起了大火,司马炎站在城楼高处观望,当时年仅五岁的司马遹将他拉到黑暗处,低声说:

“暮夜仓卒,宜备非常,不宜令照见人君也。”

大意是作为一国之君在混乱之中却如此显眼,很有可能遭遇暗杀。司马炎没有想到自己五岁的孙子的心思竟如此缜密,不由得感叹“此儿当兴我家也。”

司马炎的言外之意很明显了,孙子司马遹才是合格的皇位继承人人选,如此推断,司马炎选择司马衷继位其实是在给司马遹铺路。

按照规律,一个王朝能够兴旺三代就会迎来盛世,司马炎看不到这一天,但他冀希望自己的后代子孙能够实现。

所以综上来看,司马炎选择司马衷的疑问也就迎刃而解了。

立司马衷是司马炎无奈的取舍

除了以上三点原因,司马炎坚持立司马衷很大程度上与皇后,也就是司马衷的生母杨艳有直接关系。

司马炎与杨艳育有三子三女,伉俪情深,而且杨艳聪明贤慧,善于书法,天生丽质,在后宫事务和政治上给予司马炎很大支持。

更关键的是杨艳背后是强大的门阀士族势力,故杨艳在很多重大问题上能够影响司马炎的决策。

当司马衷年长之后,司马炎看出其智力有问题,认为他没有能力继承帝位,打算另立继承人时,被杨艳以“立嫡以长不以才”为由劝阻,年龄永远比才华重要。

到司马衷成年以后到商议婚事时,司马炎本想让其迎娶尚书令卫瓘的女儿,但是另一重臣贾充却贿赂杨艳,在杨艳的运作下,成功使女儿贾南风入主东宫。

而贾南风在成为皇后后却为了权力诛杀杨氏满门,并引发长达十六年的八王之乱。

当然这是后话,总而言之,杨艳在司马衷维持太子之位这件事上起到关键作用。

至于司马炎,尽管知道司马衷难以承担大任,但碍于杨艳,只能隐忍不发,274年杨艳病危。

此时她要做最后的斗争保住司马衷的位子,保住弘农杨氏的权力,临终前,杨艳头枕着司马炎的膝盖,挣扎着对司马炎说出最后的遗愿。

一是不要废黜太子,二是要求立自己的堂妹杨芷为皇后,做太子的监护人。

对于司马炎来说,虽然与杨艳有时政见不同,但相濡以沫多年,一路走来历经多少斗争暗算、刀光剑影,这种大苦大难、凤凰涅槃的感情是任何因素都取代不了的。

在这一刻司马炎动容了,这位高高在上的皇后最终还是回归了一位母亲的本真,悲怆之下,司马炎妥协了。

他的眼泪一边不自觉的往下流,一边坚定的点头答应她,史载:

“因悲泣,帝流涕许之。”

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不管出现什么样的波折,司马炎再未动过废太子的念头,只不过司马炎还是为自己的犹豫和感情用事付出代价。

在他死后没多久,外戚杨骏、皇后贾南风、宗室诸侯王便为争夺最高权力而相互混战,前后持续16年时间,史称“八王之乱”,同时为西晋灭亡埋下祸根。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