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朝律夕拾

一男子精心准备相亲饭局,却被女子带来的23位“亲戚团”包了场,一顿饭吃掉近2万元。男子直接把自己这桌5000多结了,然后扭头一走了之。女子无奈支付了1万多元后,转头将他告上法庭索赔。法院会如何判决?一起来看看吧!01案例回顾(为保护当事人隐私,本文人物均采用化名)小刘是30多岁的大龄青年,别人儿子娃都能打酱油了,他还没个对象。这回,媒人给介绍了个叫小美的姑娘,说人长得漂亮、性格温和,最关键两人还聊得挺投机。他一激动,立马定了酒店包间,准备好好表现一下。中午十一点四十,小刘到了包间,一边让服务员上菜,一边打电话给老爸老妈,让他们也过来帮着把把关。眼看快十二点了,小丽终于来了。只是——她不是一个人来的。她后头跟着浩浩荡荡一队人,七大姑八大姨,小舅子表妹,前前后后来了二十几口!小刘当场人都傻了:“这……是你们家办家庭聚会?”小丽笑得自然:“我们家讲究相亲要家里人一起看看,合适不合适,大家一起定。”小刘嘴角抽了抽,但还强撑着笑了笑,“那行,大家都来了,那就坐吧。”原本定的是一个小包间,他临时又加了个大包厢,把小丽的亲戚安排进去。为了不丢面子,他咬咬牙,让服务员按同样标准再点一桌。小丽家属那边酒开得飞起,烟点得整齐,桌上全是高档货,吃是随便吃,烟是直接拿,酒喝完还问服务员有没有“更好的”。小刘这边和小丽谈得倒挺愉快的,还以为自己“稳了”。等两人聊完感情,他想着去隔壁包间看看亲戚们吃得怎么样,一推门,差点被呛晕。烟雾缭绕、酒瓶成堆,菜基本都没动,光是烟盒就四五个,还是清一色中华,有人坐着打盹,有人打着酒嗝。“我这还是相亲吗?”小刘心里顿时拔凉拔凉。他悄悄去了前台结账,一听金额当场愣住——两桌饭加起来一共两万元。他自己这桌五千多,那边小丽家属吃掉了一万四!愤怒的小刘直接把自己这桌结了,然后扭头一走了之。小丽那边等了半天没见人回来,心想他该是结完账走了,就也带着亲戚们往门口走。结果刚一出门,就被服务员拦下了。“小姐,请把另一桌账单结一下。”“啊?”小丽瞪大眼,“不是小刘请的客吗?”“他只结了他那桌的。”服务员一脸职业微笑。小丽当场脸绿了,可亲戚们都看着呢,她也不好撂脸子,只能硬着头皮把钱付了。吃完饭,亲戚们炸锅了。“这男人不靠谱!”“就是!人都请了,还敢跑单?”“还没结婚就这么抠,嫁过去能好?赶紧告他!”小丽也火大了,觉得自己被羞辱了,回家第二天就把小刘告上了法院,要求他还她那一万四千多。那么,从法律的角度如何看待此案呢?02案例分析本案核心争议:女子相亲带23名亲友,男方拒绝为该部分费用买单是否合法?根据《民法典》规定: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在本案中,小美未经协商,擅自携带23名亲属到场,并超预期高额消费名贵烟酒、餐饮,造成共计近两万元费用,显然违反了日常社交礼仪,构成不当得利和不诚信行为。小美主张小刘应支付该高额费用,但其既未与小刘达成明确约定,又未能证明该消费是双方共同意思表示下产生的费用,因此无权要求小刘返还。此外,从消费行为来看,该费用并非小美为小刘支付的“必要支出”或因男方不当行为导致产生的经济负担。法院最终判决:驳回小美的全部诉讼请求,并由其承担全部诉讼费用。03深刻教训相亲变“鸿门宴”,带23个亲戚来蹭饭还点好烟好酒,这不是找对象,是薅人一把血。感情讲的是诚意,不是算计,更不是把人当冤大头。有网友热议:“23人一顿饭花销2万多块,把男孩当冤大头,男孩不买单是正确的。”还有网友回复道:“据说后来这个女的建了个群,要求大家AA平摊这个钱,所有人都不出钱,大家都闹翻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