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人装修不签合同,300平房子就想花10万?”男子委托朋友装修豪宅未明确预算,装修后收到22万账单却拒绝支付

江苏维哲律师事务所 2025-04-23 11:01:34

原创:朝律夕拾

鲍先生委托熟人装修自家300平大房,未签合同也不谈预算,先付9万元就让对方全权负责。谁料完工后,包工头一口报价22万,让鲍先生大跌眼镜。双方各执一词,闹上了调解平台。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一起来看看吧。01案例回顾(为保护当事人隐私,本文人物均采用化名)鲍某真没想到,自己一句“兄弟你全包了”,差点让友情变“仇情”。他这套300平的大房子,买了好几年一直闲着。最近想着装修好出租,就随口跟朋友吴某提了句。吴某干装修的,俩人又是老熟人,一听这事,立马拍着胸脯:“你放心交给我,保证让你满意!”鲍某也没多想,想着熟人总比外面装修队靠谱,连合同都懒得签,当场就转了9万块:“兄弟,先拿去用,后面结算。”就这样,装修直接开干了。接下来几个月,鲍某是真没过问过——设计、采购、施工,全都让吴某自己拿主意。吴某也是真上心,天天围着房子转,自己亲自盯进度,材料都是亲自挑的,想着给兄弟弄个“高配版”。但鲍某心里却一直想着,反正一共就预算10万,兄弟嘛,差不了。直到有天,吴某拎着一张“结算清单”来找他,说装修完了,要结账。鲍某拿过一看,脑袋嗡的一声:“22万?!”“你是不是搞错了?”鲍某皱着眉,“我当初可没说预算这么高啊!”吴某一脸委屈:“你也没说预算多少啊。300多平的房子,10万怎么可能装下来?光瓷砖都用了几万,你去打听打听这行情,22万我都没赚你钱。”“你装得再好,也不能这么搞吧?你有问过我要这些材料吗?”“你不是说我全负责吗?你一句话都没管,现在装好了你嫌贵?”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吵得不可开交。鲍某一看劝不动,对方还带着供应商来他店门口“围观”,气得差点报警。那么,从法律的角度如何看待此案呢?

本案核心争议:熟人装修未签书面合同,工程款超预期,施工方主张22万元是否有据?发包人是否仍应全额结算?根据《民法典》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根据《民法典》规定: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履行地点等内容未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交易习惯确定;仍不能确定的,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确定。本案虽属建设工程合同,但因双方基于熟人关系,仅口头约定并未书面签约,关键条款缺失,特别是关于工程总价、材料标准等约定严重不明,极易引发争议。由于分歧较大,双方联系调解员对本案进行调解,调解员提议,找第三方评估一下,按市场价评个理!最终,由第三方装修公司评估确认合理工程总价为16万元。考虑鲍某已支付9万元,剩余7万元经协商补足,纠纷妥善解决。

深刻教训朋友归朋友,装修归装修。这案子说白了,就是“讲情面不讲清楚”,最后伤了感情、误了账。一个觉得花多了,一个说不够花,谁也不愿吃亏。熟人办事不立字据,出事后只能靠扯。真朋友,不该靠信口开工,而是靠白纸黑字来保底。你说呢?有网友热议:“讲个良心话,22万,真是很少了,人家1 15平方,装修下来,基本上都有22万,朋友是没赚你的钱,够有良心的”对于此案您怎么看?欢迎您留言谈谈。感谢您的点赞与转发,您的支持是我持续码字的动力!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