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宴·金陵约丨同利肉燕红遍金陵匠心美馔香溢古都

善举之行 2025-04-13 06:52:32

春风拂面,舌尖寻味。这个四月,南京人的味蕾将邂逅一场跨越千里的非遗盛宴!

4月12日-13日,由江苏省餐饮协会发起,云几人文茶馆携手福州百年老字号同利肉燕 ,在文都·玄武门广场共同打造“福州肉燕非遗美食之旅”。

邀您用一碗“肉包肉”的玲珑燕香,解锁春日江南的诗意与烟火气。

【同利肉燕!一勺匠心藏百年】

“无燕不成宴,无燕不成年”,在福州,肉燕是刻入城市DNA的舌尖记忆。 它形似云燕,薄如蝉翼,以猪肉千锤百炼成皮,再裹入鲜肉为馅,方成“肉包肉”的绝妙风味。

自清光绪年间至今,同利肉燕坚守古法,以荔枝木槌击打猪肉成就燕皮的弹嫩劲道,让这门手艺成为 **省级非遗瑰宝**。而今,这枚“会飞的太平燕”携百年温度,翩然降落金陵城。

1、 看木槌起落间的千年回响,匠心至味,敲出一曲舌尖风雅

同利肉燕第四代传承人陈君凡亲临现场,演示同利肉燕非遗古法工艺。肉燕之奇,首在“燕皮”。精选猪后腿肉剔筋去膜,置于百年荔枝木砧板上,用重约三斤的荔枝木槌反复捶打,直至肉质纤维与油脂彻底交融,化作莹润如玉的肉泥。这一过程需挥槌上千次,多一分则过柴,少一分则欠韧,唯经验老道的匠人方能掌握“刚柔并济”的火候。

2、肉燕之“燕”,源于其形,指尖的温度赋予食物灵魂

现场朋友们在同利肉燕第五代传承人陈燕君的指导下体验非遗DIY!从放馅到捏出燕尾,感受指尖的温度如何赋予食物灵魂。摊开的燕皮轻拢成团,尾端捏出灵动的褶皱,恰似春燕展翅。

在“三山一水”的福州,燕子自古被视为吉祥之鸟,而肉燕则被赋予“海燕归巢”的深意:游子归家时的一碗太平燕,是母亲未曾言说的牵挂;婚宴寿席上的头道“大菜”,寓“平安圆满,福燕临门”

3、一枚肉燕,半部闽韵,一口鲜香穿越闽都金陵

刚出锅的肉燕汤清味醇,燕皮滑中带韧,肉馅鲜香爆汁。它不仅是味蕾的狂欢,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行旅——是匠人对传统的敬畏;燕尾轻扬的姿态,是寻常百姓对美好的寄望;而唇齿间流淌的鲜香,则是福州人用山海匠心写给世界的温暖情书。

木槌击打肉泥的韵律、燕皮透光可见的绝技、指尖翻飞捏出的燕尾褶皱……非遗不再是橱窗里的历史,而是一场可触、可感的匠心对话。

当六朝烟水遇见闽山闽海,当非遗技艺碰撞当代生活,这场春日之约注定不凡。 看木槌起落如舞,听燕皮舒展似歌,让舌尖替脚步远行,共赴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

0 阅读:5

善举之行

简介:发现身边的小事,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