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病逝后,李淑贤拒不改嫁,为独吞遗产打了10年官司,结果如何

易享人生欢乐多 2025-02-18 16:35:55

我前半生本无突出事迹可言,自一九五七年起,却日渐渴望将自身经历公诸于世。

溥仪在自传《我的前半生》序章中,真挚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想法与感受。

溥仪身为清朝最后一位皇帝,自然备受瞩目。

他幼时宫廷生活引人探究,而在伪满洲国时期的自我沉沦,更激起人们的愤慨。

关于他的众多话题,最为人所熟知的是他的历任配偶。

他的第五任妻子李淑贤,据传与他情感最为深厚,两人相处也最为融洽。

但鲜为人知的是,李淑贤在溥仪逝世后,为争取遗产,历经长达十年的法律诉讼。

【溥仪的最后一任妻子】

溥仪前半生多受他人摆布,甚至婚姻选择亦不由自主。

他一生中娶过五位妻子。

皇后婉容因精神失常而不幸去世,淑妃文绣与福贵人李玉琴均和溥仪解除了婚姻关系。

溥仪对这几位并无真心相待,仅视她们为依附之人。

溥仪深爱的祥贵人谭玉龄,最终因疾病不幸离世。

溥仪的感情史堪称大型悲剧,身为傲慢的末代皇帝,他命中注定难以获得真爱。

或许因命运安排,溥仪经历改造后,一切皆变得迥异。

他邂逅了第五任妻子李淑贤,迎来了期盼已久的爱情。

1962年,溥仪偶然间翻阅到一张关厢医院护士的照片。

照片中的女子笑容温婉,瞬间触动了他长久干涸的心灵。

溥仪经多番探寻,得知了那位护士的名字,她叫李淑贤。

经人民出版社编辑沙曾熙引荐,两人最终得以正式会面。

李淑贤对末代皇帝溥仪早有耳闻,但一直未曾谋面。

得知溥仪欲约见,她感意外且紧张。

见面后,她发现溥仪行为举止温文尔雅,言语间流露出非凡气质。

离异多时的她瞬间放松,望向溥仪的目光愈发柔和,觉得他愈发顺眼。

溥仪此时获悉李淑贤的基本状况,明白她曾有两次婚姻经历。

见李淑贤本人比照片更显温柔,溥仪便未将这些细节放在心上。

两人迅速建立了联系,并很快走到了一起。

1946年4月30日,溥仪与李淑贤正式登记结婚,成为夫妻。

溥仪时年55岁,而李淑贤仅35岁。

然而,年龄差距并未阻碍两人情感,他们相处极为融洽,甜蜜无比。

结婚后,李淑贤常因工作至深夜才归家。

每逢此时,下班较早的溥仪会前往医院,接李淑贤返回家中。

李淑贤常逗溥仪:“几十年前,谁能料到能被皇帝接送?这想法多不可思议。”

每当此时,溥仪便面露羞涩,轻声向她说明缘由。

告知她,自己仅是接妻子归家的寻常百姓,非帝王之身。

李淑贤值夜班时遇大雨,溥仪在医院门口撑伞守候一个多小时。

李淑贤出现时,溥仪兴奋过度,急忙奔向她却险些落入未盖盖子的下水道。

从日常琐事可见,溥仪与李淑贤之间存在着深厚的情感,这一点毋庸置疑。

新时代自由恋爱的两人,其爱情成果相较于封建婚姻,更加甜美。

1967年,两人的幸福生活戛然而止,因溥仪逝世。

此后,李淑贤未再嫁他人。

这从侧面表明,李淑贤对溥仪情感深厚。她对他的付出与关心,均体现了她对他的真挚情感。

但她随后的一举动,令旁人对她的诚意产生了质疑。

她为争夺溥仪遗产,历经长达十年的法律诉讼。

【溥仪遗产风波】

1967年,溥仪因尿毒症病情严重而逝世。

尿毒症治疗费用庞大,因此溥仪逝世后几乎未留下财产。

溥仪任文史馆员期间,月薪为一百元。

经过长时间治疗,他离世时,家中仅余几十块财产。

这处原本几乎无瓦片留存,因此谈不上有任何遗产存在。

然而,随后发生的一桩事件,使得溥仪意外地获得了大量财产。

溥仪于抚顺战犯管理所改造期间,撰写了自传《我的前半生》,表达悔过之意。

该书因包含诸多宫廷秘闻及溥仪作为皇帝的内心历程,而广受欢迎。

群众出版社负责该书出版,承担了其校对与整理等工作。

出版社员工李文达曾与溥仪携手,共同完成《我的前半生》一书的出版筹备工作。

溥仪与李文达合作获得稿酬,总额达5850元。

此本是溥仪生前之事,相关稿酬亦已早早用尽。

随后的一部电影,再次让该书备受瞩目,成为热门之选。

1983年,电影项目《末代皇帝》正处于筹备拍摄阶段。

为精准再现溥仪幼时生活与内心变化,《我的前半生》成为电影不可或缺的元素。

拍摄电影使用他人书籍需支付版权费,那么版权归属何方?版权通常掌握在书籍作者或其合法继承人手中。

溥仪逝世后,其妻李淑贤依法成为《我的前半生》版权及财产的继承者。

但她对价格存有疑虑,因此持续徘徊在是否授权《末代皇帝》剧组的决定边缘。

尽管她不愿给予,但仍有他人愿意提供。

李文达,曾与溥仪共编《我的前半生》,未经李淑贤同意,直接与剧组签署了合同。

李文达认为,他曾与溥仪共同参与编修校对,促成了书籍的出版,据此认为自己拥有该书的部分版权。

李淑贤坚信此书乃溥仪亲笔,故版权应归她这位唯一在世的妻子所有。

两人因争夺天价版权费,均欲独占,遂展开了一场漫长持久的法律诉讼。

1986年,法院判定,《我的前半生》一书的著作权归属溥仪与李文达两人共同所有。

溥仪逝世后,相关书籍附带的经济权益由李淑贤与李文达共同享有。

李淑贤对该判决深感不满,决定再次提起上诉。

案件历经曲折,反复审理与搁置,直至1996年终得定论。

1996年,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作出了终审判决。

《我的前半生》一书,被认定为主要由溥仪撰写,李文达并未参与其创作过程。

故判定该书版权及经济权益初归溥仪,溥仪逝世后则转归其妻李淑贤所有。

李淑贤于1993年因肺癌去世,因此无法亲眼见到最终的判决结果。

她去世后,因无儿无女,所著《我的前半生》遂变为无主遗产。

溥仪留给李淑贤的遗产不多,唯有一本自传,其中记载了诸多风波。

李淑贤意图独占该书经济收益,导致官司旷日持久,历经十年方得裁决。

人已逝去,即便此书版权价值连城,亦失去了其原有意义。

【结语】

李淑贤与溥仪的结合最初并不被众人看好。

他们超越了年龄的界限,结成一对令人称羡的夫妻,感情甜蜜。

然而命运弄巧,溥仪的骤然逝世给予她沉重打击。

她本可获得一本预示大富大贵的自传,却因版权纠纷陷入长达十年的法律诉讼。

直至逝世,她始终未能迎来案件的最终裁决。

命运多舛,令人不禁思索,她是否曾对嫁给溥仪的决定感到后悔?但这一想法,终究只能深埋心底,无从得知确切答案。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