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肯定都知道持续时间长达半个世纪的美苏冷战,这段历史时期苏联和美国这两个国家以非热战的形式采取一切方式进行对立。但是在美苏冷战之前的一个世纪,也有一场规模丝毫不弱的两个强国之间的博弈——英俄百年大博弈。大英帝国和沙皇俄国围绕着欧亚美洲大陆展开了持续时间接近一百年的争夺与博弈,冷战交织着热战,谍报贯穿始终,就算和日后的冷战相比也是不遑多让。

沙皇俄国从诞生以来就是一个侵略野心极强的国家,诞生之初的沙俄只有几十万平方公里,但是在经过四百余年的扩张之后,沙俄的版图扩张了几十倍,达到了230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殖民帝国大英帝国。从沙皇彼得一世开始,沙俄就制定了向四大洋出击的战略,将领土扩张到四大洋海岸线上,并寻找优良海港。
其中沙俄的扩张重点为巴尔干半岛、中亚和伊朗地区、远东地区等。在1853—1856年爆发了克里米亚战争,这场战争的导火索是沙皇俄国试图控制奥斯曼帝国的圣地管辖权,试图将势力范围延伸到东地中海,这一举动直接威胁到了英法之间的利益,于是英国和法国联合奥斯曼苏丹国对俄国宣战。

战争持续了三年,克里米亚战争暴露出来了沙俄军队的很多问题,武器装备落后、人员素质差、军官尸位素餐等等,这一场家门口的战争居然都能打输,让整个沙俄为之震动,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让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无法接受,直接自尽让尼古拉一世继位。尼古拉一世在接受投降之后迅速开始了改革,废除农奴制,进行工业化建设等等,而克里米亚战争成为了这场英俄百年大博弈的标志事件。
除了奥斯曼小亚细亚半岛以外,中亚地区也是大博弈的核心。在东亚的博弈从1830年就开始了,从1830年代开始,沙俄逐步蚕食中亚的哈萨克汗国,征服了希瓦、布哈拉、浩罕等三个汗国,逼近了今天的阿富汗地区。沙俄的咄咄逼人威胁到了英国在印度的统治。英国之后通过三个英阿战争想要控制阿富汗,制造一个缓冲国。

在解决完阿富汗问题后,沙俄又盯上了伊朗。英国又出来干涉,双方在1907年签订了《英俄协定》,规定波斯北部地区为沙俄的势力范围,南部则是英国的势力范围,中部设立中立区。英俄在中亚的博弈主要以谍报为主,很少进行热战,双方都试图拉拢中亚的游牧贵族们,让他们支持自己的统治,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展现了两国的斗争多样化。
远东也是沙俄的一个重点经营区。在克里米亚战争失败之后,沙俄将目光聚焦于远东地区,趁着清政府陷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沙俄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外东北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之后又巧取豪夺了外西北7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夺取了富庶的七河地区。之后在1890年代沙俄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试图连接欧亚,并且逐渐向东北扩张。
在1901年沙俄出动十几万大军,成功夺取了整个东北。严重威胁了英国河日本的利益,在1902年英日缔结了《英日同盟》,日本成为了英国的打手。在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英国帮助日本提供贷款,阻挡沙俄波罗的海舰队,最终让日本在对马岛海战中大获全胜。将目光重新返回到欧洲,在1860年代沙俄试图通过泛斯拉夫主义将势力拓展到巴尔干半岛,还是英国,通过联合奥斯曼和欧洲列强,在1878年的《柏林会议》上限制了沙俄的扩张。

克星[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