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72岁的肿瘤专家楼钦元因为身患癌症,不得不前往美国治疗,然而仅仅过了一年的时间,就传来了他逝世的消息。
难道医者真的难自医,身为癌症专家的他又是怎样患上癌症的呢?
而他临终之前,他对患癌后的人生进行了反思,最后悔的就是那两件事。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部分细节存在艺术加工请注意甄别。
肿瘤专家患癌!上世纪80年代,楼钦元从浙江医科大学毕业后,怀揣着对医学的热爱远赴美国深造,专攻生物医学和癌症研究。
凭借着出色的学术成就,他成功进入美国礼来制药公司癌症研究所工作,逐渐成长为一名享誉业界的"癌症专家"。

退休后,楼钦元选择回国贡献自己的专业知识,投身于高等教育事业。
然而,命运往往喜欢开玩笑,2017年夏天,楼钦元开始出现喉咙不适的症状。

起初,他只是在清晨感到轻微的咳嗽,并未引起太多重视,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医学专家,他判断这可能只是普通感冒或风寒,选择通过增加锻炼来改善身体状况。
随着时间推移,咳嗽症状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日益加重,从早晨扩展到全天,痰液也从无到有,呈现稀白色。
9月初,楼钦元感觉身体越来越严重,选择前往医院进行检查,检查结果显示,他的左肺出现少量积液,右肺疑似有炎症,心包处也发现少量积液。

面对这些检查结果,楼钦元仍然保持乐观,他只是服用了一些简单的抗菌药物,并继续坚持日常锻炼,认为身体终会自愈。
然而,事态的发展并未如他所愿,咳嗽变得越发不受控制,甚至说话时也会引发剧烈咳嗽。
随着症状持续恶化,楼钦元终于在一位医生好友的坚持下,接受了一次全面深入的检查。

检查结果令人不安:左肺积液量显著增加,肺门区域阴影明显扩大。
更为严峻的是,血液检验显示多项肿瘤标志物异常升高,尤其是癌胚抗原,其数值竟然超出正常范围的六倍之多。
作为一名资深的癌症研究专家,楼钦元深知这些指标背后的含义。

他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自己很可能已经罹患晚期肺癌,而且癌细胞可能已经开始扩散。
在这个生命的转折点,楼钦元做出了一个关键决定:前往美国寻求最先进的治疗方案,希望能够挽回局面。

楼钦元抵达美国后,立即在儿子的安排下前往Asante医院接受全面检查。
检查结果无情地揭示了他的病情:非小细胞肺腺癌,为了寻求最佳治疗方案,他又转向了声誉卓著的安德森癌症中心。

在那里,医生们发现了一个关键信息:楼钦元的癌症存在罕见的RET基因变异,基于这一发现,医生们使用当时最先进的免疫治疗药物Keytruda(俗称K药)进行治疗。
起初,楼钦元的症状得到明显缓解,这给了他和家人极大的希望,然而,18天后,情况急转直下。
楼钦元开始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这是K药损伤正常肺组织的副作用,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继续注射第二、第三针K药,期间多次因副作用住院。
面对K药治疗的不确定性,楼钦元开始寻找新的治疗方案,他的专业背景和人脉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参与Blu-667的临床试验。

这个决定带来了令人振奋的结果,两个月后,他的肿瘤缩小到了1.6厘米。
然而,癌症的狡猾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九个月后,癌细胞再次开始生长,显示出对Blu-667的耐药性。
生命的沙漏正在快速流逝,医生们告诉楼钦元,他可能只剩下1-3个月的生命。
生命的最后阶段,楼钦元展现出了惊人的意志力,为了符合某项实验的条件,他甚至私自减少了常用药的剂量。

作为一名医学专家,他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人脉,不断寻求新的治疗机会。
然而,癌症的进展最终超出了医学的极限,2019年2月15日,72岁的楼钦元在美国与世长辞。

楼钦元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深深反思了自己的抗癌历程。
作为一名资深的医学专家,他意识到自己犯下了两个令人遗憾的错误,这些错误不仅影响了他的生命,也为其他人提供了宝贵的警示。

第一个遗憾源于他对早期症状的忽视,2017年5月,楼钦元开始出现持续的咳嗽症状。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医生,他本应对这种持续性症状保持警惕,然而,他却轻描淡写地将其归因为普通感冒或支气管炎。
这种轻视的态度部分源于他作为医生的自信,认为癌症离自己很远。

这种轻视导致楼钦元的咳嗽症状持续数月未得到适当的重视和处理,当他终于接受全面检查时,癌症已经发展到晚期。
这不仅大大限制了他的治疗选择,也显著降低了预后的可能性,楼钦元后来深感懊悔,如果能够早些重视这些症状,或许结果会大不相同。
第二个遗憾则来自于他对自身健康的盲目自信,楼钦元一直保持着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抽烟不喝酒,长期坚持锻炼身体。
这种生活习惯无疑是值得称赞的,但也让他产生了一种错误的认知:认为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完全避免癌症的发生。

这种想法导致他低估了其他潜在致癌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忽视了定期进行全面体检的重要性。
正是这种盲目的自信,使得楼钦元错失了早期发现疾病的宝贵机会,他后来意识到,癌症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无论其生活方式如何健康。

这个认识让他深刻理解到定期体检的重要性,即使对于那些自认为健康的人来说也是如此。
楼钦元的故事同样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癌症的早期信号往往容易被忽视,特别是肺癌,持续性咳嗽常被误认为是普通感冒,但如果这种咳嗽持续时间异常长,就应该引起警惕。
更值得注意的是咳痰带血,即使只是少量,也可能是肺部出现问题的信号,此外,无明显原因的反复低烧、胸背部疼痛,甚至是声音嘶哑,都可能是肺癌的早期症状。
除了肺癌,其他类型的癌症也有一些共同的早期信号,突然的体重减轻,特别是在没有刻意节食的情况下,可能预示着身体出现了问题。

大便习惯的改变,如长期便秘或腹泻,可能是结直肠癌的征兆,而身体某些部位,尤其是乳房或颈部出现莫名的肿块,更是需要立即就医检查。
预防癌症的关键在于定期筛查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对于40岁以上的人群,定期进行癌症筛查已经成为一种必要的健康习惯。

生活方式的调整对预防癌症至关重要,戒烟限酒是首要任务,因为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因素之一。
合理的饮食结构,增加蔬果摄入,减少高脂肪食物的消耗,也能有效降低患癌风险。
保持适度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帮助维持理想体重,因为肥胖与多种癌症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

一旦不幸被诊断出癌症,积极的心态和科学的治疗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能够提高免疫力,有助于治疗。
但同时也要理性看待病情,避免过度恐慌,及时就医,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诊治,严格遵医嘱,采取综合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等,都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展望未来,癌症研究正在朝着更精准、更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早期诊断技术,如液体活检等新技术的应用,有望提高癌症的早期发现率。
基于基因检测的精准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新疗法的发展,为癌症患者带来了更多希望。

在公共卫生政策方面,加强癌症防治知识的普及,提高公众对早期症状的认知,是降低癌症发病率的重要措施。
同时,环境治理和职业防护也不容忽视,减少环境污染,控制致癌物质的排放,加强高危行业的防护措施,都是预防癌症的重要环节。
癌症不再是不可战胜的敌人,通过提高警惕、及时发现、科学治疗,再加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们完全有理由对战胜癌症保持乐观。

每个人都应该重视自己的健康,关注身体的微小变化,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体检。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与癌症的斗争中占据主动,为自己和家人创造一个更健康、更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奎文发布——2024-01-05《72岁肿瘤专家患癌,抗癌一年病逝,他临终前的2个后悔,引以为戒》

39健康网——2024-07-01《72岁肿瘤专家患癌,赴美抗癌一年后离世,临终两个后悔,引以为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