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机场落地,决心以最快的速度吃到成都美食,天府大道一个拐弯,我们就找了一家吃鳝鱼的店。

迎门就写清楚了自家的由来,原来起家在华阳,因擅烹田坎土鳝鱼而得名,店土土的,文辞倒颇有风骨。

我问嬢嬢:“现在鳝鱼还是从田坎来吗?”“都变高楼大厦了,哪儿还有田坎哟,不过都是问农民收来的,每天要卖出百八十斤呢!”

于是点了两个烧法,生烹类似水煮,深浓的红油里满是酸菜、花椒、干辣椒,撩底下还有炸土豆片和黄瓜,整盆麻辣香!

鳝鱼细嫩滑溜不说,特别带一份脆爽,划鳝的时候还留些许鳝骨,在嘴里咔嚓咔擦的,散发着野性。

藿香鳝鱼,意外藿香并不多,满是泡椒、泡豇豆和姜蒜,酸里带点儿甜,神似鱼香味,衬得鳝鱼灵动,去头留尾,夹起来还带卷儿。

跳水蛙用仔姜小米椒来做,偏自贡菜,够辣,浓浓一层油封,蛙捞出来滚烫,小活肉鲜嫩得很,感叹在成都,哪儿有什么粗笨的牛蛙,全是细巧的美蛙、稻香蛙、生态蛙。

还想吃豌豆尖,可惜卖完了,叫了份清炒凤尾,吃到后来,我把绿叶扔进红油增味。

店里有间凉菜间,我看一个漂亮的圆脸蛋姑娘在里面忙活,打理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舀了十来种料拌了份土鸡,看着就好吃,想到了三郎的怪味鸡。

十年老卤的拱嘴、拐肉、猪头肉都售罄,于是试了“激胡豆”,茴香豆炒得焦焦的,拌起藿香、醋和泡尖椒,还有一点折耳根,赞美这天才的复合味!


晚上九点多,员工开餐,嬢嬢们落座,来了位卖草莓的大叔,笑呵呵兜生意,难得还有这么复古的扁担郎!


出门走两步,就平常小马路,竟然还有这么多好吃的,根本不想回酒店,索性再吃一家!


花鲢大鱼头挨着鸭脑壳兔头,看名字感觉有趣,进店点几盘卤味续上。

五香兔头,腌得嫣红,药材味挺重,看得到兔舌和天梯,细细小小,又软又酥,还拆出了颧骨。

麻辣鸭头,脸皮一撕就脱落,能吃到脑花,小小一块儿,但不小心扯出一团眼珠,还是有点怕。

鸡脚脚、鸭爪爪,叫人想起九眼桥畔的胖妈卤菜,忆当年,老雪又干掉三瓶。

咦?草莓大叔也串来了,这缘分!怎么也要买一点儿,“自家种的草莓,甜!”“实在吃不下了,买包花生米下酒吧!”

十块钱一袋,竟然是生的水果花生,湿润微甜,吃不完后来还带回了上海。

看我们出门,大叔热心帮忙拉门:“慢走啊美女!”

只是成都平凡的一晚,都叫人爱上她……写完这一篇,马上又要飞,成都是怎么也去不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