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好运气,什么样的才算天大的好运气,动不动就听说哪里彩票中了一等奖,中了多少钱。按我们理解彩票中一等奖算是很大的好运气了吧。但是与本文讲的好运还是差得远,本文讲了两个人的好运,一个是虚构的,一个是真实的,偏偏真实的那个人的好运气比虚构的那个还要好,他的好运气,编书的编都不干编!具体是怎样的,我们后面看。
上篇看了《拗相公饮恨半山堂》读警世通言之拗相公饮恨半山堂,话题沉重,不符合我们看热闹的宗旨,今天我们看篇爽文。古典小说大部分都是大团圆结尾,看起来自然比较爽。其实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哪有那么多大团圆。可能就是因为人生太苦,所以古典小说作者们才喜欢大团圆结尾,好让大家在小说里寻求一点安慰。
今天我们看第六卷《俞仲举题诗遇上皇》,说的是南宋年间,一个落榜的秀才,流落在首都临安,身无分文,天天蹭吃蹭喝,自暴自弃,已经窘迫到准备自杀的地步,但是没想到“柳暗花明又一村”。原来是太上皇赵构闲来无事,四处瞎逛,无意中看到秀才的诗,一下就看中了……
倒霉秀才写的诗被一般人看中,一般人顶多叫两声好!但是太上皇看中了,那结果自然也就不同了。估计宋高宗赵构估计是以前受苦受难太多,当皇帝的时候,不是忙于逃避金兵追杀,就是忙于应付内乱。如果说别人当皇帝是作威作福的在享福,那赵构当皇帝简直提心吊胆的是受罪。所以当宋孝宗能够上手的时候,赵构赶快将皇位让给儿子,自己开开心心做起了太上皇。
赵构当皇帝时每天日理万机,疲于应付当得烦,一心想当太上皇,可等真的做了太上皇,人一下子空闲下来,反而感觉又空落落的。所以赵构一时感觉很不适应,很空虚,反而又总想再找点事干。这不赵构偶尔有一天出去闲逛,无意中看到那秀才提在饭店里的诗,觉得秀才的诗写得好,就没事找事的非要成全落榜秀才做官的美梦。当然,赵构更主要的可能是想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太上皇赵构回宫后,将落榜秀才推荐给宋孝宗,让宋孝宗给落榜秀才安排个职位。本来这事很不符合常规,现在人家公务员都是通过考试正规渠道录取,太上皇这不就是要走后门吗?再怎么说现在也是人家宋孝宗当政,赵构总是这么参和政事,又要走后门,多少使得宋孝宗有点为难。不过孝宗当然要以“孝”字当头,虽然心里再不情愿也无可奈何,只能暗骂着老爸赵构“糊涂”,帮那个落榜秀才安排了个职位。结果就是落榜的秀才摇身一变,成了市委书记!这秀才真的是撞了狗时运,真他妈爽!
这种文章读起来真是酸爽,读范进中举也是这感觉,前面惨惨惨,惨到无法形容!突然一个机缘,柳暗花明,什么好事都来了,好事多到你心发虚,多到你不敢接受,一定要过好长一段时间才能心安。所以说,北漂是有希望的,横店当群众演员是有希望的,买彩票是有希望的,万一不小心中了呢!人总是要给自己一点希望,说不定哪天就撞了大运呢。
说到这里就多扯几句,其实这一卷里面就隐藏着一个历史上真正的撞大运者—宋孝宗!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死后没有将皇位传儿子,而是传给弟弟赵光义。至于怎么传的,是“烛影斧声”什么的一桩千古谜案。所以北宋皇帝除了第一任是赵匡胤,其他的都是弟弟赵光义一脉。
靖康之变,北宋灭亡。不但徽钦二帝被俘,皇家其他成员除了康王赵构,也都被金兵一网打尽。赵构逃到临安,建立南宋,这就是南宋第一任皇帝宋高宗,本文的太上皇。宋高宗赵构逃亡时受到惊吓,失去生育能力,没有子嗣。怎么办呢?既然赵光义一脉已经被金人一网打尽,想来想去也只能在赵匡胤一脉里想办法。要知道这个时期离宋太祖赵匡胤已经一百多年了,太祖后代传了六七代人,都已经流落在民间变成普通人!现在就相当于在普通老百姓里选皇帝!那谁被选中不就是撞了天下最大的大运?然后宋孝宗就是这么被选中的。爽啊!宋孝宗小时候还是个平头老百姓家的小孩子,后来竟然成了皇上!我的天哪,想想,这是什么运气。
我们再换个思维看问题,因为任何事情都是辩证的,说完撞大运的,反过来,说说“送好运”的。
其实我们也可以给别人希望,就像太上皇赵构,兴致来了帮一个落榜秀才实现做官的愿望(当然现在评论这是不符合法制法规的)。我们因此也可以有样学样,虽然我们能力不够,没法像太上皇那样给人官做,但是可以给其他人小希望啊。大有大的善心,小有小的善心,日行一善,可能我们的举手之劳,在别人看来就是雪中送炭!这样既帮了别人,也满足了自己的小虚荣心。岂不是要可以暗爽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