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多读书,长见识,免得当个冤大头,被人骗了还帮人数钱。
喻世明言第三十五卷《简帖僧巧骗皇甫妻》讲的是一件离奇的事。这个世界上总有那些胆大妄为,想着办法钻各种空子,坑蒙拐骗的不法之徒,笔者不知道怎么称呼这些人,应该起个外号叫:铁里蛆!我们生活中肯定会遇到这种人,所以建议大家不管干什么事还是多个心眼比较好,世界很美好的,但它总有两面性,我们不可避免的都会碰到它的阴暗面,大家且行且珍惜。这卷主要讲“骗”,讲一个胆大妄为的和尚将一个公务员的妻子骗到自己手里。
汴州开封府枣槊巷里住了一个官人叫皇甫松,娶妻杨氏,少年夫妻,还没有子女,家里也没有什么亲戚,只有一个十三岁的丫鬟迎儿。皇甫松是一个低级武官,前段时间因公出差,离家三个月,这几天刚回到家不久。离皇甫松家不远有个小茶馆。小茶馆一天来了一个客人,客人走进小茶馆找个位置坐下,四处张望,然后叫住小茶馆门口卖馄饨的小贩,这个小贩叫僧儿,只有十几岁,还是个孩子。客人叫来僧儿,指着皇甫松的家,向僧儿那是谁家?僧儿一五一十将自己知道的都告诉客人。客人打听清楚,从腰里拿出五十枚钱赏给僧儿,让僧儿帮忙送几样东西去皇甫松家,并且叮嘱只能给皇甫松的妻子,不能给皇甫松。这客人是要干什么?
僧儿收了钱很开心,拿着客人给的两件首饰和一封信来到皇甫松家门口。僧儿掀起门帘向里张望,只见皇甫松坐在院子里的椅子上,却没有看到皇甫娘子杨氏。皇甫松正坐在自家院子里养神,突然看到有人在自己家门前探头探脑,皇甫松就大喝一声,冲上去一把抓住僧儿。僧儿被皇甫松捉住,立即叫嚷起来:有个官人叫我送东西给你娘子,不能给你。这一叫皇甫松更加起疑心,忍不住暴躁起来,唬的僧儿将东西掏出来看。僧儿刚掏出东西,就被皇甫松一把夺过,打开一看,原来是几件首饰,一封信!皇甫松气急败坏拆开信,只见上面写的不尴不尬,皇甫松越看越气!怒喝道:谁叫你送来的!皇甫松听说是茶馆的一个客人,就立即拖着僧儿去茶馆找那人。
二人来到茶馆,那客人早就不见了。二人在茶馆扑了空,皇甫松又抓着僧儿,火急火燎赶回家里。皇甫松关上院门,把妻子杨氏从屋里喊出来,将东西拿给杨氏看,杨氏也是一头雾水,根本就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等杨氏看完那封信,不由得叫起冤来,皇甫松这时已经大脑充血,什么都听不进去,皇甫松又叫出丫鬟迎儿,将迎儿吊起来又抽又打。就这样皇甫松折腾半天,审了半天,也没问不出个所以然。毕竟杨氏是清白的,皇甫松要是能问出个什么来,那才见了鬼。皇甫松见审不出个所以然,又转身出门,跑去叫了几个官差来家里。然后让几个官差押着妻子,迎儿,僧儿三人去报官。到了开封府公堂上,杨氏什么亏心事都没做,官老爷也审不出什么,审来审去始终只有僧儿那几句话:一个粗眉毛、大眼睛、蹶鼻子、略绰口的官人叫我送信给皇甫娘子。看来只有找到这个客人才能继续审下去。但是皇甫松心里始终憋着一口气,就算审不出结果,也不愿意要杨氏。皇甫松竟然当堂将杨氏休掉,独自一人回家去了!
大家看看,皇甫松自从见到那几件东西,就开始暴走,心里先入为主的认定妻子偷情,窜上跳下,直到休了妻子才罢休。皇甫松从头到尾根本就没静下心来好好分析一下这件事情,难怪会落入别人的圈套!皇甫松走了,杨氏也哭着出了衙门,丈夫已经不要自己,自己越想越冤屈,现在举目无亲,怎么办?还不如一死了之!杨氏摇摇晃晃来到河边,正准备跳河自尽,身边突然出现一个老婆婆,老婆婆拉住杨氏说:我是你姑姑,你不认识我了吗,走吧,跟我回家!杨氏今天经历的怪事太多了,都晕了,这哪里又冒出个姑姑来?但是事情已经到这个份上,杨氏哪里还顾得上这人是不是自己姑姑,就跟着老婆婆回家了。
杨氏在老婆婆家住了两三天。有天中午,一个男人大声叫嚷着从外面走进来,杨氏躲避不及撞在当面,抬眼一看:粗眉毛、大眼睛、蹶鼻子、略绰口,杨氏心里咯噔一下,不由得怀疑这是不是那个叫僧儿送信的人?那男人并没有久留,打个照面就出去了。这时“姑姑”就开始说话,说那男人是个弃官从商的商人,有家财万贯,而“姑姑”现在欠那男人的钱,那男人要找个漂亮老婆,“你嫁给他吧!”杨氏现在身不由己,还能怎么办,只能嫁了。
至此这个客人通过一封信,先激得皇甫松休掉杨氏,再安排老婆婆将走投无路的杨氏接走,然后水到渠成的娶了杨氏。看这阴谋怎么样,环环相扣,一步步引人入蛊。
过了一年时间,到第二年的正月初一。皇甫松独自一人去大相国寺烧香,只见一个官人:粗眉毛、大眼睛、蹶鼻子、略绰口,领着一个妇人也来烧香,那妇人不就是自己妻子杨氏吗!杨氏也看见皇甫松,两人不敢说话,只是四目相望。看这客人计谋是不是很厉害!你皇甫松能说什么?妻子是你休的,我明媒正娶,打官司你都打不赢!
还好善恶总有报,坏事做多了迟早要败露。皇甫松远远看着妻子跟着那人去烧香,突然身边一个行者向着那客人方向恨恨的唠叨:“你害的我好苦啊!”皇甫松立即凑上去,问行者是怎么回事,行者就将自己的事情讲给皇甫松听。原来这客人是个惯犯,行者说这客人以前是个和尚,和自己认识,一年前偷了寺里价值二百多两白银的财物逃走,拖累这位行者先是被责打,然后被赶出寺院。行者现在流落到大相国寺,终于老天有眼,今天竟然碰到这和尚,行者自然气不打一处来,想找这和尚报复。皇甫松和行者两人一谈,发现都吃过这和尚的亏,两人就商量怎么办。行者要立即上去找那和尚厮打,而皇甫松是做公务员的,毕竟有点见识,先劝住行者:两人都无凭无据,一吵闹,这和尚跑了怎么办?所以不要鲁莽,先跟踪和尚回家,看看这和尚住在哪里,再去报官打官司,不怕他跑了。
其实这和尚也看到皇甫松,这和尚果真不怕皇甫松。和尚带着杨氏烧完香,回到家中,见杨氏还是哭哭啼啼,和尚就问杨氏:小娘子干嘛?看到原来的丈夫干嘛就眼泪汪汪的,还在想他呀?不要想了,想当初我在你家门口见到你,看你长得漂亮,就一门心思在你身上,后来好不容易才得到你,也很不容易的啊。杨氏一听这话,马上追问和尚:是不是你叫人送的那封信?和尚忍不住终于说出口:是我叫送的,没想到你丈夫果然中计,将你休了。杨氏以前虽然猜的七七八八,但是现在才真正听到和尚亲口承认,杨氏忍不住就叫喊起来。那和尚一看不对劲,立即就起了杀心,扑上去要掐死杨氏。真是恶毒之人!不愧是心狠手辣,胆大心细,一肚子坏水!
皇甫松和行者一直跟踪在和尚和杨氏的后面,此刻正在门外偷听,听到里面打斗就冲了进来救人。说时迟那时快,二人救下杨氏,然后将和尚扭去报官。在公堂上,和尚刚才杀人未遂,后面诸人再将他干的其它违法乱纪的事说出来,开封府尹听后大怒,立即大刑伺候,和尚熬不住大刑,全部招认,然后被当场重杖处死!
现在刑侦手段先进很多,比以前的社会治安好得多,所以现在骗子们也转移阵地,不再骗人或者拐卖人口,以骗钱为主。下面笔者再讲几个身边的“骗”的小故事,大家看看自己有没有遇到过,或者大家有其他的经历也可以讲来听听。
第一件“骗”的小故事,是笔者亲临的一件事。情节和《疯狂的石头》里演的,道哥三人组在轻轨上用易拉罐骗人的情节完全相同。只是笔者遇到这个骗局时,《疯狂的石头》还没上映。有一次笔者坐长途汽车从省城回家,因为那时的长途车半路允许客人拦车上下,所以开出省城没多远,一号骗子(扮演蠢人)先上了车,没过多久,二号骗子,三号骗子也分别上了车。这三个骗子全部坐在最后一排。没过多久一号骗子拿出易拉罐装的啤酒,打开易拉罐将时故意将啤酒不小心溅到二号骗子身上,二号骗子马上叫喊起来。两人争执时,发现啤酒罐里有东西,倒出来一看,是一个写有一等奖的小塑料片。两人就大呼小叫,喊得满车人都知道:1.中了一等奖三万元,2.要去北京才能兑奖。车上所有人的耳朵都被吸引过去。
两个骗子继续表演,一号骗子说:北京太远,我不知道怎么去。二号骗子说:你去不了没关系,那个东西你五千块钱卖给我,我去兑奖。此时三号骗子登场:人家那是三万,你只给五千,肯定不行。然后二号骗子和三号骗子就开始抬价。抬了价,两人带的钱就不够了,就要拉其乘客入伙。
说到这里,大家肯定想知道笔者当时是怎么想的,实话说吧,笔者当时也想去入伙,合伙赚那三万块,但因为笔者历来内向,很少愿意做出头鸟,所以一直犹豫着没敢出声。这时一个刚毕业的女大学生挺身而出,对二号、三号骗子说:你们这样对人家不公平。然后对一号骗子说:我银行卡上有七千块钱,先买你的那个奖,然后你留个电话给我,等我兑到奖,再把另外的两万三千元给你。骗子演了这么久,等的就是这一刻,双方很快交易完成,然后先后都下车离开。
当最后一个骗子刚走下车的时候,车内就有人立即喊起来:那是骗子!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所有人忽然间都恍然大悟,然后车上马上热闹起来。只听最早喊出对方是骗子的那人高声分析着,将自己怎样判断出那几个人是骗子的心里过程不断的重复描述着,然后那人又毫不客气的指出其他人的愚蠢和贪心!其他人有服气的,也有不服气的,不免又争论几句,叽叽喳喳的好不热闹。然后接着又有人立即喊起来,当时只有我一个人,要是有人和我一起,我就敢把那三个骗子从这车窗户全部丢出去!然后又是有人赞同,有人鄙夷,吵吵闹闹又是一阵。突然不知又是谁提了一句,大家话锋一转,这时车内又热闹起来。大家又都开始帮女大学生出主意,想要挽回那七千元的损失,有人分析说肯定来不及了,因为离骗子下车不远的地方就有ATM机,骗子打辆出租车不到五分钟就可以将钱全部取走。有人仍然不心甘,让女大学生赶快打电话给自己的朋友,让朋友赶快去银行挂失银行卡,也有人建议赶快报警。只是女大学生已经急的乱了阵脚,什么都干不了,急的那些出主意的人直骂女大学生废物,窝囊,傻!这么多年过去了,笔者经常还想起这件事:笔者因为贪念其实在那一刻也已经被骗!至于车上形形色色的人,笔者印象最深的还是最早看出是骗局的那个人,他机智精明但又明哲保身,当骗子在时他不敢说出真相,等骗子走了才说出来,可惜已经来不及了。
第二件“骗”的小故事是,是发生在笔者老父亲身上。那时笔者还小,父亲带着笔者也是从省城准备坐汽车回家。因为汽车客运站挨着火车站,所以我们要路过火车站,那时候火车站比较乱,藏污纳垢,鱼龙混杂。我们走到火车站附近时,突然冒出来一个年轻女的,说是可以免费抽奖,有这好事?父亲领着笔者跟着那个女的去到路边得一个小巷子里抽奖,父亲居然抽中了二等奖!奖品是照相机,衬衫,领带,皮带等。根据规定抽中二等奖,需要补288元的差价才可以拿走奖品,如果抽中的是一等奖则可以不用补差价,直接拿走奖品。这是旁边还有另一个女的也在抽奖,她的运气比父亲差点,抽到的是三等奖,虽然奖品都是一样的,但三等奖要补388元才可以拿走奖品。中三等奖的那个女的见到奖品丰厚,单是那个照相机就已经不止388元,所以就很痛快付钱拿奖走人,父亲一看也立即跟着付钱,拿东西走人。
中奖女原来也是去汽车站,既然同路,大家就一起往前走。一路上因为都中了大奖,大家聊得十分带劲,父亲更是聊得吐沫星子乱飞,双方直到汽车站才分开。老爸和笔者中奖的兴奋劲一直维持到家里,回到家,笔者马上将东西拿给母亲看,兴奋地将中奖的过程详细的描述给母亲听。没想到母亲看了东西,听了前因后果,只说了一句:你们被骗了!中三等奖的那个女的也是和骗子一伙的!那个照相机根本就是玩具,用不了,至于衬衫、领带什么的不知道是人家从哪里搞来的廉价货,这些奖品全部加起来估计不到五十元钱!这时我们才恍然大悟,但父亲煮熟的鸭子嘴硬,直到现在也不承认自己被骗,只是不再到处炫耀自己中奖这件事。后来我们陆续知道,这个骗局当时骗了好多人,单是我们确切听说的矿上有3、4个人被骗,老家的亲戚有3家被骗!
第三件“骗”的小故事和第四件“骗”的小故事,都是同一个人,这个人是笔者的大学舍友,叫他小王吧。
第三件“骗”的小故事,小王同学放完暑假回学校,刚下火车,走在火车站的广场上,突然被一个人拦住,那人神神秘秘的拿出一个手机给小王同学看,小王同学很识货,知道那是诺基亚最新款的手机,当时市面上卖三千多元,三千多元的手机在那时差不多是市面上最好的手机。对方将手机递给小王同学,让小王同学感受一下,培养培养手感。然后对方语言神态里就开始暗示:这个手机是在火车上偷来的,现在只要500元就可以转手给小王同学。小王同学一听有这好事,立即掏钱。对方收好钱,突然将手机抢回去,装进自己口袋,然后环顾四周,低声提醒小王同学附近有警察。真是又紧张又刺激,跟地下工作者接头一样,搞得小王同学的小心脏一跳一跳的。没过几秒钟,对方四周再瞄了一下,又以极快速度将手机掏出,塞到小王同学手里,暗喝道:快走!小王同学当然知道此地不宜久留,拿到手机后,迅速塞进口袋,抬腿就走。在从火车站回学校的路上,小王同学靠强大的意志力强忍着没有将新手机拿出来看,等终于回到学校,进了宿舍门,小王同学这才开心的拿出新手机,然后立即就展示给我们看。三千多块的最新款手机啊,大家都不由得凑过去伸长脖子去看。接着大家发现不对呀,小王同学手上拿的怎么是个模型,而且这模型也做的太假了,屏幕都是用反光纸贴的!小王同学这时也反应过来,嘴里骂着,顺手将手机模型丢在地上,摔了个粉碎,怎么会是粉碎呢?原来手机模型的塑料壳太薄,摔到地上时从里面溅出来一个大铅块!挂不得小王同学当时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小王同学这次被骗500元,有点小惨!
第三件“骗”的小故事,小王同学这次被骗金额小,不过讲出来也可以让大家乐一下。笔者读书的大学离市区很远,坐公交车还要转车,所以我们一般很少去市里玩。有个周末,小王同学忍不住跑去市里玩,早上去的,下午回来,回来后就说要给我们变魔术。说他有个魔法小人,这个魔法小人可以自己动,什么趴下,站起,坐着,跳舞,动来动去都可以。我们看着他手里拿着的那个魔法小人,不就是个用布做的只有3、4厘米高的一个小布娃娃吗,这么一个烂布娃娃,能有什么魔法?大家当然都不信。小王同学见大家不信就要开始施展魔法,只见小王同学坐在自己床上,然后开始表演。呀!小人果真会自己动!小王同学很开心,然后问大家,这个魔术小人三十块钱转让,有没有人要?这时终于有人忍不住问到:这条绑在魔术小人身上的透明线是干什么用的,值多少钱?惹得大家笑个不停。原来小王同学跑到市里,看到地摊上有人在表演这个魔法小人,魔法小人一跳一跳的,旁边有个牌子,上面写着“魔法小人,十五元一个,包培训,买后概不退款”。小王同学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掏十五元买下一个,买下以后才发现被骗了,哪有什么魔法,简单的不得了!摊主就是用一条透明丝线拉着小人动。只不过人家摆的是地摊,客人居高临下,自然看不见那条透明的丝线。但是小王同学回宿舍表演就不同了,我们宿舍在二楼,小王同学的铺位又是靠近窗户,一反光,透明丝线大家看得清清楚楚,把戏马上被拆穿。现在有时还回想大学时光,真美好,感谢小王同学带给我们的欢乐!
最后还是劝大家少贪小便宜,毕竟骗子成群结队,小心就可能被骗哦。
参考资料:
冯梦龙,喻世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