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悬空庙赏菊宴为何会变成“神仙局”,陈萍萍到底想要什么?导致以至于刻意跑去和范闲对口供?
庆帝究竟想表达什么,让他不惜暴露自己大宗师的实力?
在抽丝剥茧中,真相越来越清晰。
悬空庙上,赏菊宴会里聚集了文武百官。
熙熙攘攘的人群,划分清明的等级,各怀鬼胎。
背景不同、出身不同、目的不同的三名刺客同时动手,杀机四伏、乱作一团。
范闲呢?
他原本只是个赏菊人,原本待在山脚下连热闹都不想凑,山顶走水,几个纵跃,挂在庙檐上,还被庆帝训斥了一顿。
他却一反常态,哪怕抗旨也要劝庆帝离开,言语间更是慷慨激昂。奇怪的是庆帝背后的几个儿子中,除了大皇子附和,其他都宛如呆鸡。
庆帝不高兴了。
一生中遭遇刺杀四十三次从未退过,这次也不例外。
这一幕,太子和二皇子释然的表情给了答案,庆帝决定的事情,没人能改变。
庆帝让范闲和二皇子喝一杯酒,算是当众杯酒释前嫌,但俩人言语间谁都不服气谁。
看戏的太子得意的一笑,看别人争斗才能坐收渔翁之利,恐高的三皇子则时刻战战兢兢。
殊不知,从庆帝转身落座之时,就已经注意到危险的到来。
动了,一个带刀侍卫先拔刀,范闲第一个发现,冲过去缠斗。
与此同时,一个飞身而来的白衣刺客也冲了过来,随之庆帝身边的一个太监也暗自亮出了匕首。
太子很不小心地刚好踩在了打碎的酒杯上摔倒了,大皇子也加入了战局,二皇子则心惊地喝掉了杯中酒,只有三皇子越是害怕越被挤到了最危险的位置。
权衡利弊下,范闲放弃对庆帝的保护,替三皇子挡了一剑,再转身才发现那个拿匕首的太监已经横尸躺在庆帝身边,第一个动手的侍卫也死了。
庆帝下令抓白衣刺客,范闲掠影紧跟,还不忘回头嘱咐守卫保护庆帝。
这是最精彩的神仙局,然而这是真相吗?
第一个问题是悬空庙走水。
这时候范闲还在山脚下,本来就是一个参加宴会的臣子,不过是半道上被负责守备的叶重拜托保护庆帝安危,才有看到山顶走水飞奔救驾的场面。
然而这场大火是人为的,从王启年找到的火折子可以确认,而且这场大火顷刻间就灭了。不过,菊花宴的格局变了。
其一:范闲上山顶了。
其二:宫典要被问责了,叶重也脱不掉关系。
先说范闲是庆帝的宠臣,至少在外人看来是这样的。
菊花宴本来未到时间,因为范闲推行库债,庆帝便明旨提前办菊花宴,而且要等范闲回来一起开始。随后是百官通往悬空庙的官道上,三品以上才能走近道,四品的居中郎范闲例外。
所以,不管这场大火背后是谁所为,范闲都不会担责任。
而宫典和叶重,一个负责庙内守备,一个负责山下守备,两个人都是首当其中要被问责的,谁都跑不掉。
那么这里有一个关系需要阐明,宫典和叶重是亲师兄弟,一个是皇宫大统领,一个负责京都守备,算是庆帝里外两道防线,但同时也是遏制庆帝安危的两个掣肘,那么同时拿下这两个人,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庆帝要动他们了。
这里从赏菊宴之后,宫典和叶重被流放都能说明,帝王疑心,万人遭殃。
宫典忠不忠心不难确认,因为作为九品高手,他是跪谢庆帝,而且任由惩罚。叶重明知道要受牵连,还是连上九道求情奏折,最终和宫典一个结局。
只能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因为帝王要的不是为什么,而是谁来负责。
第二个问题是三名刺客。
第一名刺客是胡人,曾经被庆国灭掉的小国,这次动手是为了国仇家恨;第二名刺客是叶轻眉死后的大清洗的遗党。这俩人的共同点是潜藏多年,连当初引荐之人也早已身死。也就是说他们成了悬案。
第三名刺客范闲认定是陈萍萍身边的影子,虽然刻意隐瞒功法,但生死关头的杀招还是能辨别出来,更何况影子曾多次想和范闲动手。
而这才是最巧妙的一笔。
庆帝想要找借口制裁宫典和叶重,单是一把火还不够,只有加上刺客刺杀,才能坐实守备不力的罪名。
而陈萍萍则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真正地把火烧到最旺,牵扯到更多的人,因为人一多就有了比较,而比较自然会有一个结果。
就山顶这出刺杀游戏里,范闲就成了最大获益人。
库债的发布成功补上了内库两千万的亏空,庆帝很高兴,但高兴之余却有些忌惮,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庆帝要的是绝对控权,所以才会不断设计让范闲成为孤臣。但如果这个孤臣太多奇思妙想,太过能力强大,那么难免有功高震主的嫌疑,更何况范闲身边有太多大人物协助了,这是庆帝不能容忍的。
而这个心思被陈萍萍发现,既然庆帝多疑,那么就让范闲好好表一表衷心。
范闲也很聪明,一个小小走水何必要他力竭表忠心,不过是在演戏而已。
加上舍身保护,又被影子刺了一剑晕厥过去,这一系列的动作让庆帝彻底相信范闲,还有太子怕死、二皇子看戏、三皇子无能,大皇子双拳难敌的陪衬下,范闲成了最大获益人。
可因为范闲真气突然枯竭,加上毒入肺腑,又暴露了手术救人的本领,再次被庆帝怀疑,不过这次不是衷心,而是怕范闲藏私,毕竟手术就相当于和死神赛跑。
那么这里有个问题,庆帝为何要暴露自己的身手?
其实,不是他想暴露,而是不得不暴露。因为在他的设想里,大皇子做戍边王爷,三皇子做闲散王爷,而二皇子则是太子的磨刀石,到时候也就在京都做个无权无势的王爷,但现在的问题是这几个儿子没有一个是真正关心他的。
也就是说如果他真的出现意外了,这几个儿子不拍手称赞,也会在心里叫好,这让他怎么甘心,他还没老,更没死,一个个的不孝子就死了心吧。
所以,他要展现实力,要让这几个蠢蠢欲动的儿子们忌惮。
终日玩鹰却被鹰啄了眼。
庆帝不知道陈萍萍才是背后真正布局的人,而其目的就是针对他。
那个胡人和余党真的是悬案,凑巧同日刺杀吗?哪有那么多巧合,不过是有人刻意为之而已。
陈萍萍清楚范闲越是表露才能,越会受到庆帝的猜忌,而被帝王猜忌不是死就是被贬,可这不是他想要的,因为他要让范闲成为整个庆国里最大的权臣,一个连帝王都动不了的权臣。
所以,他在范闲醒来第一时间就和盘托出刺客的来历。
陈萍萍交代范闲适可而止,不要拆穿庆帝动京都守备的心思,不要提白衣刺客是影子,也不要提及走水的真正原因。
可当庆帝发问陈萍萍都说了些什么的时候,范闲竟据实以答了,是不是很矛盾?
可谁又能想到这才是陈萍萍想要的。
庆帝要干将,更要忠臣。
范闲能做的就是把所思所想都如实回答,彻底消灭庆帝的猜忌,而至于陈萍萍,那就是属于他们的戏台。
陈萍萍不惧和庆帝斗,而庆帝也早存了让陈萍萍下台的心思,不过是心照不宣,就如林若甫所说的默契,其真实原因是时候未到而已。
现在范闲还在争取信任阶段,所以任何差错就可能万劫不复,陈萍萍要保驾护航,但庆帝已经不能再等了,尤其是研究炸药成功之后,更想治罪陈萍萍了。
而陈萍萍自叶轻眉死后就一心要报仇,而且从未动摇过。
这也是范闲为何说陈萍萍和刺客共情的原因,身有体会才能心有所思。
范闲有能力,但心太软,而这也是一个人最难能可贵的地方,陈萍萍不忍心改变,所以他要用最痛的方式,让范闲的心坚硬起来。
所以,他和庆帝之间的战争不会停止,而且终将迎来高潮,当然结局一定相当惨烈。庆帝不再隐瞒面目可憎的嘴脸,而陈萍萍将付出生命代价,而且以一种范闲不能承认的方式结束。
是结束也是开始,积攒了赖名成的死、林若甫的告老,再加上陈萍萍的惨死,范闲的心会坚硬,杀心才能不被动摇。
悬空庙是开始,是陈萍萍死亡倒计时的开始。
他要奔赴一个更美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有叶轻眉描绘的美好蓝图,有用半辈子追随人的影子,如同碑文所写:我希望庆国之法,为生民而立;不因高贵容忍,不因贫穷剥夺;无不白之冤,无强加之罪,遵法如仗剑,破魍魉迷崇,不求神明。我希望庆国之民,有真理可循,知礼义,守仁心;不以钱财论成败,不因权势而屈从。同情弱小,痛恨不平;危难时坚心智,无人处常自省。我希望这世间,再无压迫束缚,凡生于世,都能有活着的权利,有自由的权利,亦有幸福的权利。愿终有一日人人生而平等,再无贵贱之分,守护生命,追求光明,生而平等,人人如龙。
太过美好,所以要奉上生命,所以只能存在梦里,所以只能寄托在他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