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中国四大名关之一的雁门关!
为什么叫雁门关?因此关地理位置特殊,山势险峻,连迁徙的大雁都只能从关口上的山间峡谷飞过,所以叫雁门关。
中国公认的四大名关是:山海关、潼关、雁门关、嘉峪关。
山海关又称:天下第 一关;嘉峪关又称:天下第 一雄关;雁门关又称:中华第 一关;
而潼关,则有乾隆帝于城楼外横额上留下“第 一关”的鎏金御书;
这四大名关皆历史悠久,气势雄伟。
这就是山海关,天下第 一关
图片源自今日头条免费图库
山海关此前已游览过,今天游览了雁门关,这样,四大关己游览了两关,很好!
这是雁门关全景导览图
在撰写这个帖子时才发现,由于游览时间安排较紧,我们只匆匆游览了雁门关不到一半的景点:
景区全长是从后腰铺驿站到前腰铺驿站,其中,我们从历代名人壁、杨家将雕像群→明月楼→御马泉→豹突泉→边贸街→瓮城门→地利门→天险门→镇边祠→雁门关驿站,就转头回去了;
而接下来还有:观景台→云际泉雁池→马公杀虎处→分道碑→天竺寺→昭君出塞浮雕→雁靖坊→前腰铺驿站。
不过,雁门关的主要门楼景点看过了,也就能代表到此一游了!
下面就按游览顺序,逐一介绍:
(1)明月楼
附图就是明月楼。明月楼,明代建筑,由砖券洞台基和单层单檐歇山顶楼身组成,台基3孔门洞,正中上方嵌"雁门寨"石额,楼身为砖木结构,面阔5间,雄伟壮观,是古代雁门关城廓北口的第一道门户。
在边关要塞,为什么会起这等优雅名字的城楼呢?
据资料介绍:雁门关前明月楼的主要作用是让古代边疆将士望月思故乡,代表着边疆将士对家乡的思念。
明月楼作为进入雁门关的第 一道门户,在古代边疆关隘中普遍存在。这种建筑的设计,一方面是为了让远离家乡、长期驻守边疆的将士能够在望月之时,思念故乡,缓 解思乡之情。
另一方面,明月楼也象征着边疆将士深深思念的家乡。由于古代战事频繁,将士们很难回家,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要在边关度过,甚至因战争牺牲在战场上。因此,明月楼的设置,实际上是对这些将士思乡之情的具象化表达,同时也是对他们忠诚和奉献的一种纪念。
(2)御马泉
从明月楼往上走,路是青石板路,呈30度角往上,这样走的时间长了,是有点辛苦的。据说,斜坡利于擂石滚木防守,能有 效阻滞敌人的进攻,这种路况,一直延续到雁门关前。
路的两旁有很多商店食店等,在售卖一些本地特产和饮食,而建筑都是古色古香的复古建筑形式。
而第 二个在导览图标示的景点,就是这个御马泉。
御马泉,相传明末农民军领抽李自成带兵路过此地,士兵们长途行军,携带的水已经用尽,这时,他的战马突然仰天长嘶,在地上创出一个大坑,中间喷涌出一股清泉。补足水源后,农民军一路向东,攻克北京,推 翻了明王朝。据说为了纪念此事,李自成亲笔题词“御马泉”。
这是一个很神 奇的传说,和这个传说相似,往前走,还有另一个类似的故事
(2)豹突泉
这是另一个传说,但有实物具证,可信度更高。我相信这是真,天佑中华:
这是豹突泉,据明万历版代州志载:“平地突出,若猛兽然”,泉水北出塞口,流入桑干河,旱不涸涝不溢,千百年来一直滋 润着戍边战士。
这是豹突泉碑
此泉居功至伟!
(4)边贸街
从豹突泉往上,有三条路,右边往雁门长城,中间经边贸街后往雁门关,左边斜道,直接到雁门关
雁门关是兵家必争之重地,也是边关内外民众贸易往来之重镇。在明月楼与雁门关之间形成的边贸街,和平时期,就方便了戍边战士的生活,也为关内外百姓提供了贸易交流、商品交换的场所。
这里就是边贸街
古时的边贸街,是否牛马羊奶与丝绸锦锻、茶酒烟粮等的货物贸易不知道,现在的边贸街,买卖的都是当地特色商品
这是放置在边贸街里的云梯。云梯是古代用于攻城作战攀越城墙的工具。有的带有轮子,可以推动,亦称“云梯车”。
(5)雁门关之瓮城
从边贸街的后门出
沿斜坡道上行几十米
就到了大名鼎鼎的雁门关瓮城,这里就是雁门关的一部分了
关门正中上方嵌“雁门关”三字石额
千里迢迢来这里,就是想看到“雁门关”这三个字。但年代久远,字迹模糊,不容易拍得清楚。所以,在这个地方拍照是考验摄影技术的,请后来游人留意。
这里是瓮城,俗称小北门,为明代建筑。上悬石匾“雁门关”,两侧为砖雕对联:
“三边卫要无双地
九塞尊崇第一关”
——字为为傅山所书。
如此门被破,里面还有城墙炮楼及“地利门”,形成一个闭环的小环境,利于瓮中捉鳖,这就是瓮城的作用。
雁门关瓮城的来历十分久远,相传始于782年间的周宣王时期,为西周大将尹吉甫驻军于此而兴建。它的存在不仅为城池提供了一道额外的防御系统,还能够在敌军攻入时,通过关闭主城门与瓮城门,形成所谓的“瓮中捉鳖”之势,从而有效地困住敌人!
这是瓮城里备用的重武 器:冲撞车和寨门刀车
瓮城门口,矗立着世界文化遗产“长城一雁门关段”的石碑。
这么险峻的要塞,历史上经历了多少次战争呢?
据查资料:“从西周开始,雁门关共发生过大小战争2000多次,其中,影响历史进程的事件有穆天子西巡、胡服骑射、白登之围、马邑之谋、昭君出塞、孝文南迁、炀帝北巡、宋帝(宗)虏北、慈禧南逃、雁门关伏击战等。历代帝王周穆王、赵襄子、赵武灵王、汉高祖、汉武帝、隋炀帝、唐高祖、唐太宗、宋徽宗、宋钦宗、明武宗、慈禧、光绪帝及历史名人卫青、李广、王昭君、蔡文姬、李靖、薛仁贵、李白、郭子仪、李 克用、杨家将、徐达、毛泽东等,都在雁门关留下了行经的足迹和历史的华章。”
由此可见,这是真正的战略要塞,兵家必争之地!
(注:明月楼广场名人壁上的“雁门关”三字,是毛泽东主席于一九四八年四月,从延安到西柏坡的路上,途经雁门关时所写,字迹龙飞凤舞,气势非凡)(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