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可以说是战国史上最惨烈的歼灭战。赵国举国之兵力45万,全部命丧于这场战争中。
通过这场战争,秦将白起成为令人闻风丧胆的“杀人狂魔”。赵将赵括,成为用于警示后人的成语“纸上谈兵”的主人。
长平之战最初是秦将王龁与赵将廉颇的长期对峙。后来因为赵孝成王对老将廉颇坚守不出的战略方案颇为不满,换成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秦昭襄王这边又秘密地将年轻的将领王龁,换成令人闻风丧胆的战神白起。
长平之战,以赵国45万大军全军覆灭为告终。
《风云战国》中的白起
长平之战的起因是韩国。公元前262年,秦国派军攻打韩国的野王邑,把韩国上党郡17座城池完全从韩国领土中隔离出来。
弱小的韩国根本不是秦国的对手,面对秦国的虎狼之师毫无招架之力。于是韩桓惠王赶紧派使臣前往秦国,许诺将上党郡的城池全部割让给秦国,秦昭襄王这才下令收兵。
韩国人打仗不行,脑子却很好使。去往秦国的使臣前脚刚走,韩桓惠王马上又派使臣去往赵国,想要把上党郡献给赵国。韩国来了出一女二嫁,让两个婆家互相攻击,自己坐收渔翁之利。
《大秦赋》中的韩恒惠王
不得不说韩国人很会看时机,赵孝成王继位刚刚4年,是一个20出头的年轻人,面对这样的诱惑非常心动,于是找来平原君赵胜和平阳君赵豹来商议这件事。
赵豹认为赵国不应该接受上党,毕竟秦国是虎狼之国,一旦得罪秦国,必将引来秦军的报复。而赵胜觉得赵国应该接受上党,因为秦赵早晚有一战,即使现在不接受上党,秦国也不会放过赵国。而且赵国的老将廉颇善于防守,完全可以抵挡秦国的虎狼之师。
赵孝成王心中本就打算接受上党郡,于是就接受了平原君赵胜的意见。韩国的如意算盘就此成功,秦国听说后马上兵锋直指赵国。
《大秦赋》中的赵孝成王
有一点值得深思的是,赵孝成王在决定是否接受上党郡的时候,只找到自己的两个叔叔来商议,并没有找其他老臣来商议。
更不可思议的是,赵孝成王明知道这样的决定一定会给赵国引来战争,却从来没有找廉颇商议过,似乎他认为廉颇只是武将,执行命令就可以,赵国的重要决策他不需要参与。其实这一点上就给日后换将埋下了祸根。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是君主最基本的素养,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君主最起码的沉稳。在这两点上年轻的赵孝成王显得非常不成熟。
《大秦赋》中的赵胜
秦国派年轻的将领王龁向长平的赵军发动进攻,老将廉颇在长平设置了三道防线,依次是空仓岭防线、丹河防线、百里石长城防线。没想到的是秦赵第一次交锋,骁勇善战的秦军,就突破了第一道空仓岭防线。
廉颇马上将兵力收缩在第二道防线中,自此秦国和赵国开启了拉锯战,赵军走不出防线,秦军也攻不破防线。
面对这样的僵局,秦昭襄王和赵孝成王都非常着急。60多岁的秦昭襄王是政治场上的老狐狸,他有足够的耐心等待赵国这边有什么举动。
赵孝成王在秦昭襄王面前显得格外稚嫩。赵孝成王看到廉颇一直坚守不出,经常派人责备廉颇。时间久了,赵孝成王对赵军能否打赢这场战争开始没有信心,于是赵孝成王在顽抗到底还是派使求和上,选择了后者,这和他第一次的选择截然相反。
《大秦赋》中的廉颇
赵孝成王派使者郑朱前往秦国求和,秦昭襄王一下子就知道了赵孝成王的底牌。秦昭襄王不动声色地,用隆重的礼仪在多国使臣面前招待了郑朱,让很多国家都觉得秦赵很快就要握手言和。这些国家也就不考虑协助赵国之事了。
虽然一边已经派使求和,但是另一边的战争还在继续。廉颇是一个老将,大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做派。赵孝成王对廉颇越来越不满,想换掉廉颇的想法与日俱增。
听人说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从小熟读兵书,与人谈论兵法的时候从来没输过,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赵孝成王决定临阵换将,将老将廉颇换成赵括,这是赵孝成王的第三次选择。
不难看出赵孝成王一连三次的选择,从一开始的头脑发热,完全变成自乱阵脚。
虽然我们后人都是事后诸葛亮,知道赵括成为主帅后,导致赵军全军覆灭的结果。但是一个国家的君主,竟然敢把举国的兵力交给一个从未做过主将的人,也是一件非常匪夷所思的事。赵孝成王这样反常的行为就是因为他沉不住气,没有办法一直面对拉锯战对内心的折磨。非常需要一个人来打破这种僵局。而赵括就是他最好的选择,因为他们都是年轻人,都有冒险精神。
从赵孝成王这些举措就知道,他只想到了赵国军事部署,却从来没有考虑过秦国的军事部署,他没有考虑过,如果秦国主将换成白起,赵国将如何应对。
《大秦赋》中的秦昭襄王
自信满满的赵括,带着20万军队浩浩荡荡地前往长平战场,加上之前25万人,赵国在长平战场上投放了45万兵力。廉颇老将和赵括交接完毕后黯然离场。
秦国知道赵军换将之后,马上将年轻的将领王龁换成名将白起,而且这一切还是秘密进行的,谁敢透露一个字就是杀头之罪。
此时秦赵两国形成非常不对等的较量。秦国的国君是老谋深算的秦昭襄王,秦国的主帅是有着“人屠”称号的白起。赵国的国君是少不经事的赵孝成王,赵国将领是从来没有主帅经验的赵括。
战争的胜负到了此时,已经一目了然。
《大秦赋》中的王龁
白起到了战场后,马上制定了全新的战略部署,使用了一招“诱敌深入”的计策。先让秦军佯装战败,诱使赵括主动带兵从老将廉颇设置的防线中出来,经验不多的赵括果然中计,带领主力部队全线追击秦军,一步一步地走进白起提前设置好的包围圈中。
很快赵括带领的作战部队和辎重部队被拦腰截断,赵括的部队陷入包围圈中整整46天,这也意味着赵军断粮46天。等了这么多天的赵括,知道等不来援军,而继续死守只有死路一条,于是决定强行突围,也许还有一线生机。
白起是一个从来都不给对手机会的人,赵括在强行突围中中箭身亡,其余赵军在失去主帅、失去粮食补给的情况下选择投降。
白起是一个以打歼灭战出名的将军,投降的赵军全部被处死,赵国举国上下陷入无限的恐慌当中。
《大秦帝国》中的赵括
赵括选择主动出击,某种程度上讲也是情有可原。如果他的战略方案和廉颇的一样,那么赵孝成王换将的意义何在呢?赵括前往长平战场上的任务,就是改被动为主动出击。
只可惜赵括第一次做主帅,就碰上了战国排名第一的“名将白起”,他根本就没有赢的机会。
赵孝成王急于发动总攻,其实也不仅仅是因为他沉不住气。要知道古代战争,消耗最多的就是兵力,赵国在长平战场上投入45万之人,每天消耗的粮食可以用天文数字来形容。
赵国的年粮食产量是秦国的三分之一,秦国面对40万秦军的粮食消耗,也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更何况是赵国呢?
《大秦赋》剧照
秦赵在长平打了这么长时间,为什么一直不见其他国家前来帮助呢?一开始是被秦昭襄王迷惑住了,以为秦赵两个国家很快就能握手言和。
但是时间久了,其他国家不可能不知道秦国和赵国已经进入焦灼状态。其余五国不帮忙的根本原因还是人心隔肚皮。
此时所有的国家,都被强大的秦国打怕了,都想留住自己国家仅存的兵力。实则秦国就是在山东六国这样的顾虑中,一步一步蚕食掉他们的。
这些国家中数齐国最富裕,长平之战还没结束的时候,赵国曾经向齐国借粮,齐国以自己国家有灾情为理由拒绝了。从这件事就可以知道山东六国从来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合纵”过。不然战国史上无数次的合纵抗秦,不是不了了之,就是以失败为告终。
《大秦赋》中嬴政统一六国
我们作为后人都知道,长平之战是战国史上最后一个转折点。自此之后,秦国开启了统一战争,山东六国彻底沦为鱼肉任秦国宰割。
六国合纵灭秦也好,弱秦也罢,但是每个国家都有自己小算盘,不能拧成一股绳,被消灭只是时间的问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