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登基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开始削藩。削藩这件事虽然势在必行,但是建文帝和他的书呆子智囊团却不明白,一口吃不成胖子的道理,吃太多是要出人命的。
果不其然,一直盘踞在北平的朱棣,看到自己的兄弟相继被皇帝侄儿收拾,他深知这些兄弟都是自己的前车之鉴。终于决定起兵造反。
起兵之前摆在朱棣前面有两条路可走
一是不造反,也许皇帝侄儿会对自己网开一面,优待自己。也许皇帝侄儿因为忌惮,而杀了自己。
二是造反,赌一把大的,赢了就是千秋万代的功业。败了就是身首异处,遗臭万年。
不管如何选择,风险都很大。唯一的区别就是如果选择造反,则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不造反之人则主动权掌握在别人手里。朱棣是一个久经沙场的人,怎能仰仗他人鼻息生存,于是最后决定造反。
虽然前面有父亲朱元璋造反的成功典范,但是朱棣从本质上跟朱元璋并不一样。朱元璋的出身很低,经常食不果腹,父母去世后,连一个埋葬的地方都没有。不管走哪条路,好像都不会比此时更惨了。
不但如此,元朝已经走到尽头,天下英雄纷纷揭竿而起,元朝政权已经岌岌可危。朱元璋只是众多起义军中的一支,大家都一样,没有谁是正统谁是异端,都是英雄好汉。
朱棣的情况截然不同,他造反造的是自己家的反,于公于私都说不过去。而且朱棣并不像曾经的朱元璋,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朱棣不但是穿鞋的,而且还是藩王,不造反也许一样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一旦起兵,就是射出去的箭,开弓没有回头的路。成了可以成为九五至尊,败了就是遗臭万年的乱臣贼子。而且人总有侥幸心理,纵使皇帝削到自己的头上,也可能保全性命和荣华富贵。所以这个决心并不好下。
正当朱棣举棋不定的时候,有一人比朱棣还着急,就是后来永乐朝的黑袍宰相姚广孝。
姚广孝一直帮助朱棣下决心造反,终于让朱棣心中没有任何顾虑。姚广孝还给这次造反活动,起了一个名正言顺的名字“靖难之役”。还有一个非常响亮的口号“清君侧,靖国难”。想表达的意思就是朱棣从来不想造老朱家的反,而是自己做为藩王,不忍看到朝廷、皇帝被小人蒙蔽,自己是来帮助皇帝除奸臣的。
虽然谁都知道朱棣的真实目的,但是毕竟也算是师出有名。
靖难之役开始了,这条路并不好走。朱棣不但是一个冒险家,更是一个身经百战的王爷,对于战争他并不陌生。
朱元璋去世前,为了自己孙子朱允炆能够驾驭群臣,把不听话的全杀光了。其实一直都有这样一个规律,但凡是个有能力的人,基本上都不是一个听话的人。剩下的武将,可以说都不是朱棣的对手。
朱允炆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只看到了朝廷佣兵雄厚,朱棣佣兵数量简直不值一提。没有看到朝廷中已经没有卓越的将领,打仗从来都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而朱棣本人就是最好的统帅,朝廷中无人能出其右。
单纯的建文帝下了一道圣旨“千万不让朕背上杀害王叔之名”,这简直是给朱棣一道不限次数的免死金牌。后来的大战中,朱棣从来都是身先士卒,因为从对面来的每一支箭,都可以非常完美地绕开朱棣走开。
后来朱棣攻入北京城后建文帝下落不明,也许建文帝正躲在某一个角落,为自己曾经这句天真无邪之语,毁得肠子都青了。
历尽万般苦难,朱棣的一场豪赌终于赢了。对于朱允炆来说,一切都已经结束了。而对于朱棣来说,一切还刚刚开始。
不管靖难之役有怎样冠冕堂皇的理由,但是造反就是造反,就算你成为天子,也没有能力堵天下悠悠众口。
朱棣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认真搞事业,告诉天下人我朱棣的能力绝对碾压朱允炆。
外交上不但多次出征北元,还派郑和多次下西洋,向海外诸国显示大明天朝上国的雄厚实力。在内编修“永乐大典”,为后世留下宝贵的宝典。
朱棣最后赢得了一代英主的称号,这一场“靖难之役”才算真正成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