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临危受命登基,力保大明江山稳定,“姚子衿”却说他不仁不义

水晶面包 2022-03-28 21:12:36

朱元璋创建的大明王朝之后,深知历朝历代,因宦官专权而倾覆的朝代数不胜数。因此朱元璋颁布一条法令,就是宦官不得识字,虽然是一个笨办法,但是短时间内还非常有效。

有一次,朱元璋心情非常好,跟他最亲近的宦官,就随口说了一句涉及朝政的话,朱元璋直接恼羞成怒,将这位宦官逐出宫外,并且下诏永世不得录用。这还不算完,朱元璋又在宫中立了一个铁牌子,告诉众人宦官不得干政。从这样一件小事,就可以知道朱元璋对宦官专政的态度,绝对是深恶痛绝。

朱元璋的儿子朱棣,对宦官的态度就跟朱元璋截然不同,因为他发动“靖难之役”的时候,南京城的很多宦官都充当了朱棣的耳目,所以朱棣对宦官比较友好。尽管如此,朱棣是一个有雷霆之势的人,宦官在他的时代,并没有什么作威作福的机会。

一直到朱棣的孙子朱瞻基登基,朱瞻基为了有更多玩的时间,就把自己应做的事情,让宦官替他做。这还不算,最不应该的是朱瞻基把太子朱祁镇,全权交给一个叫王振的太监教养。

朱祁镇从小就亲切的称王振为“先生”,朱祁镇登基之后,也一直这么称呼王振。王振入宫前,还中过举人。所以说王振就是朱祁镇的第一位启蒙老师。

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瓦剌大举入侵明朝腹地,王振一直怂恿朱祁镇御驾亲征。朱祁镇当时是23岁,虽然说年纪不算小,但是他和朱瞻基不一样,朱瞻基17岁就开始跟随朱棣南征北战。而朱祁镇从小连紫禁城都没离开过几次,对率军出征更是一窍不通。他的“军事”王振,在朝中作威作福倒是信手拈来,对于军事也完全是门外汉。

孙太后和文武百官,都劝谏朱祁镇不要亲征,但是朱祁镇只听王振的。他们二人以为只要带领足够的人,剿灭瓦剌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于是朱祁镇和王振带着20万大军,浩浩荡荡发兵瓦剌。

王振完全把出征瓦剌视为儿戏,为了自己可以在家乡招摇过市,王振硬是让20万大军,陪着他绕道蔚州。即使没打过仗的人都知道,兵贵神速。王振和朱祁镇这样的行为,不是来打仗的,而是来送死的。所以大军行军至土木堡,也先率领瓦剌大军,将朱祁镇的20万大军,围困于土木堡。最终明军全军覆灭,朱祁镇被俘,王振被杀。

朱祁镇出征之前,仅有一个两岁的儿子朱见深,于是命自己唯一的异母弟弟朱祁钰监国。其实从朱祁镇让朱祁钰监国这件事来看,他们兄弟二人的关系应该还是不错的。他们二人年纪仅相差一岁,可以说他们是从小一起玩到大的交情。

北京城的众多大臣再三商议之下,为了避免主少国疑,在孙太后的主持下,先立朱见深为太子,然后拥立朱祁玉为皇帝,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孙太后的心思很明显,就是朱祁钰只是代替朱祁镇临时登基,皇位正统仍属于朱祁镇一脉。

瓦剌得到朱祁镇这个人质之后,直接挟持着朱祁镇,大军压境北京城。当时朝廷上出现两派,一派是不战迁都南京,一派是主战守卫北京。朱祁钰支持主战一派,于谦,石亨等人奋勇杀敌,终于将瓦剌军队击退。

一年之后,瓦剌发现一直挟持朱祁镇,好像也讨不到什么好处,于是想把朱祁镇送回北京,捞一笔钱就完事儿了。此时朱祁钰的心里已经发生了变化,他并不希望哥哥朱祁镇回来,一国不容二主,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但是在于谦等人的建议下,最后还是决定迎回朱祁镇。

朱祁镇回北京后,朱祁镇和其众妃嫔,被安排在南宫居住,说白了就是囚禁于南宫。而且为了防止朱祁镇跟外面的人勾结在一起,将南宫的大树全部砍断。对朱祁镇的吃穿用度上,一直也很苛刻。朱祁镇在这种惊恐不安中,渡过了7个春夏秋冬。

朱祁钰后来又将侄子朱见深的太子之位废除,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很明显希望无论是自己生前,还是死后,皇位都在自己这一脉。

但是朱祁钰对朱祁镇还是没有狠到底,因为整整七年时间,朱祁钰始终没有痛下杀手。

很不幸,朱见济不是一个有福气的孩子,成为太子一年后就因病去世。没过几年,杭皇后也去世。朱祁钰也没有别的儿子,开始慢慢心灰意冷,自己的身体也每况愈下。

大臣看到朱祁钰不久于人世,眼看着大明江山后继无人,所以在孙太后的支持下,发动“夺门之变”。

三天后,朱祁钰离奇病故,年仅30岁。按照亲王礼仪将其安葬,朱祁钰也是第一个没有进入明昭陵的皇帝。朱祁钰去世后,给其谥号为“戾”,孙太后颁布的废帝诏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将朱祁钰在位期间,全盘否定。

国库空虚,海内困穷。不孝、不弟、不仁、不义,臭名昭著,神人共愤,上天震怒,屡次降下预兆,朱祁钰不知反省,拒绝进谏、文过饰非,造孽越来越厉害。

从朱祁镇和孙太后的举动来看,他们母子二人有很强的报复心理。

虽然朱祁钰以窘迫告终,但是他登基之后,一系列的励精图治,是不可否认的。他跟朱祁镇完全不同,朱祁镇在位期间,专宠王振这个宦官,结果导致满朝文武,无人敢忤逆王振,整个朝廷王振一手遮天,他可以任意作威作福。

朱祁钰登基之后,开始着手清除阉党势力,重用被王振打压的贤臣。朱祁钰比起朱祁镇,最为高明的就是招贤纳士,广开言路。正所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而作为君王,这是非常必要的品质。

而且朱祁钰对明朝的军事、经济、政治等都有大刀阔斧的改革。比如在军事上,明朝戍军的集体作战能力一直不强。根本原因就是体制问题。因为每一个军队的将领,在作战的时候,都是单独指挥的。

朱祁钰一直重用的于谦,针对这一点,在扩充戍军人数的同时,逐步将各个军团的将领,都从京师中选拔,然后在这些将领中,选一个人来统一指挥全部戍军。毕竟以冷兵器为主的时代,数万人参战的战役,还是非常多。

朱祁钰还是一个体恤百姓的皇帝。他在位期间,曾经发生过水灾。他将百姓的税收大幅减少,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然后还派遣官员,重修河道,为民造福。

所以说,朱祁钰虽然是一个贪恋皇位的人,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否定他的功绩。

我们看朱祁钰的一生,最终已悲剧落幕。他得到这样的结局,小编总结一共有以下几个原因:

1.没有子嗣,君主最忌讳的就是后继无人

2.皇位来历不好,毕竟算是白捡的皇位

3.不杀伐决断,唐朝李世民就是最好的例子。虽然残忍,但是这也是最有效的办法。

那么,大家认为呢?欢迎大家留言,点赞,关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