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9年3月8日,太行山深处突然传来密集的枪声,八路军129师供给部财经干部学校政治指导员王根英暗道一声“不好”,于是在房间内紧急将党内重要文件和公款装进挎包中,随后跟随部队突围,结果不幸的是倒在日军的枪口下。

王根英烈士
而此时,她的丈夫陈赓正在率部在晋东南地区抗敌,当噩耗传来的那一刻,这位身经百战的将军依旧掩藏不住内心的悲伤,抱头痛哭,并在日记中写下:“三·八,是我不可忘记的一天,也是我最惨痛的一天!”
这对相爱的革命伴侣用生命书写的一曲血色浪漫,成为中国革命史上最悲壮的爱情传奇。

1923年的上海,杨树浦一家普通的纱厂里,17岁的童工王根英第一次走进了工人夜校,也正是在这里,她遇到了改变命运的引路人——20岁的陈赓,当时他已经脱离了湘军部队,刚刚加入中国共产党,白天陈庚在粤汉铁路湘局做办事员,夜晚便化名在夜校授课。
课堂上的陈庚充满了激情,他用通俗的语言向工人们讲述“劳工神圣”的道理,教唱《国际歌》,每次授课王根英总是坐在第一排,她明亮的眼睛里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在一次课后,陈赓突然发现有一个瘦弱的女孩正偷偷用粉笔在黑板上练习写字,便将自己珍藏的《共产党宣言》送给了她,这册带着油墨香的小册子,如同火种点燃了王根英心中的革命理想。

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王根英在陈赓的引导下加入中国共产党,她剪掉长发,穿上工装,成为沪东工人运动的骨干,在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中,这位"小钢炮"般的女工领袖带领小姐妹们运送弹药、救护伤员,与军阀展开殊死搏斗,而陈赓此时已投身黄埔军校,成为“黄埔三杰”之一,两人在不同的战场都在为同一信仰而奋斗着。

1927年4月,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共五大在汉口秘密召开,陈赓奉命率特务营担任会场警卫工作,当他在会场看到一位身着蓝布旗袍的年轻女子时,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正是分别四年的王根英,此时的她已成长为全国总工会女工部部长,干练中透出成熟的气质。
会议期间,陈赓写下三张纸条:“王根英同志,我郑重向你求婚!”“根英,我请求你做我的妻子!”“不达目的誓不休!”,可是没想到这三张纸条都被王根英当众贴在了墙上,引发与会代表们的善意哄笑,就连周恩来都知道了此事,他把陈庚叫到身边,笑着批评陈赓:“你这个常胜将军,怎么连谈恋爱都要打攻坚战?”,随后周恩来和邓颖超亲自马做王根英的工作,最终王根英红着脸点了点头。5月的汉口,在战友们的祝福声中,陈赓与王根英结为了革命伴侣,周恩来更是亲自为他们证婚,成为他们爱情的见证者。

婚后第三天,陈赓便率部参加南昌起义,起义失败后,夫妇俩辗转来到上海,在中央特科并肩战斗,王根英化名张王氏,以裁缝铺老板娘的身份建立联络站,一次陈赓在街头遭遇特务跟踪,王根英机智地将情报藏进婴儿襁褓,巧妙化解危机,在这段刀尖上的日子中,他们的儿子陈知非出生了。

1933年,陈赓赴鄂豫皖苏区任职,王根英留在上海继续工运工作,次年,由于叛徒出卖,她在闸北被捕,狱中三年,在敌人的酷刑王根英没有她吐露半句机密,严守党的秘密,1937年8月,在周恩来的亲自运作下,王根英被营救出狱,而此时的这位昔日的女工领袖已被折磨得遍体鳞伤。

回到延安时,陈赓已是八路军386旅旅长,两人在短暂相聚后,王根英主动要求到抗日前线,1939年春,她来到太行山区的财经干校担任指导员,负责培训抗日经费管理人员。3月8日清晨,日军突袭驻地,突围时王根英发现装有文件和公款的挎包未带出。在战友们的劝阻声中,她毅然跃上马背返回村中。当她找到挎包冲出村口时,迎面撞上日军机枪阵地,身中数弹的她仍紧紧护着挎包,用最后的力气将文件抛向山沟......

陈赓得知噩耗后,连续三天粒米未进,他在日记中写道:“根英的牺牲,是我不可弥补的损失。我将永远记住这个教训,为她报仇!”,此后三年,他信守为她守节的誓言,直到1942年与傅涯结为革命伴侣。而王根英留下的两枚弹头,成为陈家世代相传的红色记忆。

陈赓与王根英的爱情,是战火淬炼的钢铁玫瑰。他们用生命诠释了革命者的情感密码:爱,不仅是花前月下的呢喃,更是对信仰的忠诚守望;情,不仅是卿卿我我的缠绵,更是为理想赴汤蹈火的决绝。当历史的硝烟散去,这对革命伴侣的血色浪漫,永远绽放着信仰的光芒,照亮后来者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