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总统当众抱怨哈梅内伊:如果不是他,我们早跟美国“和好”了

热土说 2025-03-04 15:51:28

伊朗议会大厅的穹顶下,佩泽希齐扬总统的发言激起千层浪。这位曾被视为温和改革派的领导人,在公开演讲中罕见地将矛头指向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某些固执的决策正在让国家错失解除制裁的良机。"此言一出,议场内保守派议员集体离席抗议,这场被外媒称为"伊斯兰革命以来最严重的政治裂痕"的戏剧性场面,通过社交媒体瞬间传遍全球。

这场权力对抗的导火索,是白宫与德黑兰之间持续46年的死结。佩泽希齐扬2024年上台时高举的改革旗帜,在哈梅内伊"三不原则"——不体面、不谨慎、不明智的定调下黯然失色。转折点出现在今年2月,当特朗普在椭圆形办公室对泽连斯基拍桌子的视频被伊朗国家电视台反复播放后,哈梅内伊用乌克兰语在社交媒体写下警世箴言:"依附西方如同在流沙上建宫殿。"

美国的极限施压策略正在显现复合效应。石油出口量跌破每日50万桶的历史冰点,里亚尔汇率过去三个月暴跌37%,德黑兰街头面包价格涨幅达280%。这些数字催生了奇特的政治光谱:大学教授与巴扎商人共同集会,要求政府采取"更灵活的外交策略";而革命卫队高层则在霍梅尼陵前宣誓,将用"新型导弹技术突破封锁"。

佩泽希齐扬的困境折射出伊朗的世纪难题。他推动的"经济解封计划"在议会遭遇71%的反对票,亲密盟友经济部长诺巴里更成为二十年来首位被弹劾的内阁成员。分析人士指出,这场清洗运动背后是革命卫队与巴斯基民兵组织的联手运作——这些掌控着伊朗60%经济的实体,绝不会允许改革动摇其利益根基。

华盛顿的施压手段已升级至4.0版本。除了传统石油禁运,美国财政部最新将制裁触角伸向数字货币领域,冻结了与伊朗央行有关的17个加密钱包。五角大楼则通过强化阿联酋空军基地的F-35部署,完成了对霍尔木兹海峡的"三维封锁"。

在这场风暴眼中,伊朗普通民众的生存智慧令人动容。伊斯法罕的手工匠人开始用银饰雕刻隐形反美标语,设拉子的葡萄农转向地下酿酒维持生计,而德黑兰大学的学生们正在秘密研发绕过SWIFT系统的区块链结算技术。这些民间自发的"抵抗经济",恰与官方宣传形成微妙呼应。

国际观察家注意到,中国、印度与土耳其的油轮仍在波斯湾若隐若现。三国通过"石油换商品"机制,为伊朗维持着最后的经济血脉。这种东方式的务实外交,或许正在为美伊僵局孕育新的破局变量——毕竟,当全球南方国家集体绕过美元体系时,单极霸权的制裁效力终将迎来临界点。

0 阅读:16

热土说

简介:目光所及满是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