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最近在东北地区爆发的狗父母携带宠物与网约车的冲突,滴滴发布了情况通报,两起事故中狗父母或者是强行上车,而完全不顾司机的劝阻;在另一起事故中,狗父母居然辱骂和推搡司机,在两起冲突中,狗父母的低劣素质完全曝光在了大庭广众之下。
两个冲突事件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第一起事件发生在吉林市,狗父母在完全没有与司机进行任何沟通的情况下,却打算携带宠物强行登上网约车,居然连基本的礼仪都完全不顾。
第二起事件发生在大庆市,狗父母的所作所为就更加离谱,虽然没有经过任何的沟通,司机大度地让狗父母上了车,只是友好的提醒,应该抱着不能放在座位上,这本来是再正常不过的提醒,但是居然遭到了狗父母的大声辱骂。双方争执之后,司机下车,狗父母居然辱骂推搡司机,并且有打人行为,司机被迫报警。
整体事件中,司机都是谦和礼让,但是却被狗父母步步紧逼,被迫使用手机拍下视频,并且发布到了媒体。
在这两起事件中,充分暴露了狗父母的低劣素质,在日常的生活中,狗父母人见人弃、人见人厌,正常人都是躲着狗父母走,因为在他们那里根本没有正常人的逻辑。
之所以在这里支持滴滴,因为它一改负面形象,化身暖心平台有理有据,为了司机据理力争,还因为滴滴在这里坚持了正常人的原则,而没有随意被强势的狗父母裹挟,而正常维护了司机的权益。
第一,对于打人者,根据平台的规定,执行了22天内拒绝为打人的狗父母提供服务的惩戒。
第二,两名司机在整个冲突过程中理性克制,不和狗父母一个见识,得到了平台的“顺心补贴”奖励。
第三,再次强调了平台对于携带宠物上车的规定,并强调必须经过沟通之后的同意,坚持了平台的正常原则。
正如平台的通报中所言,由于有人对狗毛的过敏,也有可能影响下一位顾客的正常体验,拒绝宠物上车是再正常不过的合理要求,但是狗父母们只考虑自己,从来不考虑别人的需求,他们的处事原则就是“在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再次为滴滴点赞,正常社会中应当首先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空间,而不应当被狗父母们裹挟,更不应当让人的正常空间被狗们占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