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贵州发生了一件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一个老伯在流动煤炭商贩那里买了3600多斤煤,结果商贩居然足足少给了他2400斤,真是欺负老实人啊。
不过这还不是最气人的,最气人的是老伯向自己所在的清镇市市监局新店分局反映情况以后,该的局局长直接告诉老伯这件事不归他们管,老伯应该去煤炭商贩的所在地息烽县市监局投诉,这就让老伯犯了难。
我看了一下,新店镇跟息烽镇虽然都在贵州,但两个镇足足隔了100多公里,开车都要两个小时,新店镇发生的事情让一个老伯跑到100多公里外的息烽镇市监局去投诉,新店镇的市监局局长也是说得出口。
没有办法,老伯只能求助记者。
当时记者来到清镇市市监局新店分局采访的时候,该局局长张忠海告诉记者,由于煤炭商贩是息烽县人,他属于息烽县市监局管,所以老伯就应该向息烽县市监局去投诉。
而且当时他明确告诉记者,假如有外地人在清镇市买东西出了问题,他们应该向我们直接投诉,而不是去他们本地的市监局投诉。
说实话这个局长说的话让人听着有点晕,反正我是分不清楚了,我也不知道他们这些单位之间到底能不能互相协调一下,总之听起来很麻烦,但大致的意思也很简单,那就是:这件事不归我们管,老伯应该去找息烽县市监局投诉。
如果你要一直这么说,那也行,但在记者接下来的追问下,跟这个局长接下来说的话,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当时记者问他,首先这个老伯是清镇市新店镇的群众,在你们辖区内跟你们反映这件事你们该不该管?
接着记者又问,是不是有个属地管辖原则?而且管辖地是指事情发生地,而不是对方户籍地吧?
然后记者又打了个比喻说,假如这个卖煤炭的商贩在北京或者上海,那老伯难道要去北京或者上海维权吗?
说实话,我觉得这个记者是懂行的,几个问题一抛出来,局长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只是跟记者说了一句,把姓名跟地址给我,由我们这边移交给息烽县市场监管局。
这前后不一样的说辞,突然让人摸不着头脑。
这件事先放一边,我们先来看看张老伯维权的情况。
12月9日,在记者的陪同下,老伯来到了息烽县市监局反映情况。
结果息烽县市监局反应相当及时,态度也很好,他们的副局长马上表示会对案件进行详细调查,并且会对息烽县全县的煤炭经营者进行排查,加强管理。
说实话,息烽县市监局的这个动作,才是让我们满意的,不仅会要解决老伯的事情,还要对全县的煤炭商贩进行排查,态度不可谓不好。
重拳出击效果很明显,流动煤炭商贩当天就把老伯买煤炭的1547块钱全部退了。
不过当时息烽县市监局副局长还表示,其实这种事情发生地的市场监管局是可以处理的,如果他们在处理上有难度,可以通过市局指定经营者所在地的市监局进行处理。
好家伙,合着刚开始清镇市市监局新店分局局长,刚开始就是不想处理这件事呗。
时间来到12月11日,这一天清镇市市监局打电话给王老伯的儿子,让他们去一趟市监局,对这件事做一个现场协调。
现场煤炭商贩先是跟买煤炭的老伯还有市监局的各位领导道了歉,然后说老伯买煤炭的1547块钱已经全部退给他了,至于煤炭的话,他全部送给老伯,并且保证以后再也不会犯这种错误了。
不得不说息烽县市监局的动作还是很迅速的,而且肯定也对这个商贩进行了教育,不然他不会有这么好的认错态度。
不过我倒认为他最后说煤炭全部送给老伯,有一种做贼心虚的感觉。
但老伯的儿子却不认可这个结果,因为他觉得商贩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
老伯儿子的诉求我觉得也没有毛病,对这种商贩必须严惩。
清镇市市监局的动作也很快,第二天该商贩主动跟老伯取得联系,再次跟他们道歉,并且又额外赔了3000块钱。
老伯跟商贩的事情结束了,但清镇市市监局新店分局局长的事情还没有结束。
与他这种失职行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息烽县市监局以及清镇市市监局的雷厉风行,在接到老伯反应的情况以后,不仅第一时间找到煤炭商贩,解决了老伯的问题。
还在全市全县对所有流动商贩的计量工具进行清查,杜绝短斤少两的情况再次出现。
最后清镇市市监局副局长表示,对于新店分局局长工作失职的问题正在进行调查,如果调查结果显示他工作确实有不妥的地方一定会进行严肃处理。
目前清镇市市监局新店分局局长张忠海已经停职调查。
我只想说,这个结果大快人心,明明自己可以办理老伯的诉求,但他却选择推脱,这是典型的德不配位,必须严惩。
另外我想说,这个流动商贩也真是缺德,做生意应该以诚信为本,不能因为对方是老人就坑人对吧?
不过现在的社会还是好人多,为群众办实事的单位也是不在少数,息烽县市监局跟清镇市市监局就是这样,在接到老伯反应的情况以后,仅仅两天不仅让商贩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并且对失职局长也进行了停职处理,必须给他们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