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康熙的三任皇后都早逝?其中有何隐情?康熙最爱的是谁?
清圣祖康熙皇帝一共册立了三位皇后,第一位是赫舍里氏,第二位是钮祜禄氏,第二位是钮祜禄氏,第三位是孝懿仁氏,但康熙皇帝的命格实在是太重了,三位皇后都死得很早,自从孝懿仁皇后死后,康熙皇帝就再也没有册封过皇后。
难道康熙三位皇后都死得很早,这里面还有什么秘密吗?三位王后,他最喜欢的是哪一位?
正妃赫舍里氏孝诚仁后
孝诚仁后赫舍里氏,为康熙正妃,是康熙朝索尼的外孙,其父为索尼长子噶布喇,三叔为康熙朝大学士索额图,其母为大学士,其母为大学士,其母为大学士。
赫舍里氏和康熙年纪相仿,却要大康熙三个月,是康熙太后孝庄娘娘亲手选出来的。
当年康熙的父亲顺治去世之时,将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人赐给他。索尼年事已高,苏克萨哈又不得人心,遏必隆又无主,所以四卿之中,鳌拜渐渐得势。
孝庄陛下之所以将赫舍里氏嫁给康熙陛下,是因为他想要拉拢索尼一家来对付鳌拜,所以在康熙陛下和赫舍里氏的婚礼上,闹出了不小的动静。其实鳌拜本是要康熙迎娶自己的义女钮祜禄氏,后来孝庄公主坚持要康熙迎娶赫舍里氏,这才将鳌拜镇住,康熙四年(一六六五年),当时只有十一岁的康熙与赫舍里氏成了亲。
赫舍里氏十六岁给康熙生下了承祜,只可惜他只有两岁就死了,这让赫舍里氏和康熙都很伤心。在历史上,成虎死后,赫舍里氏和康熙一样,整日以泪洗面,伤心欲绝。
不过,身为一个男子,康熙必须要安慰自己的妻子,为了不让赫舍里氏伤心,康熙将所有的时间都用来照顾自己的妻子赫舍里氏,就连康熙自己也因为失去了儿子而伤心欲绝,却要装出一副坚强的样子来安慰赫舍里氏,让她安心。从历史上的记载来看,康熙是一个很有责任心,很有责任心的男人。
之后,赫舍里氏经过一年多的休养生息,渐渐从失去儿子的痛苦中走了出来,等到赫舍里氏从失去儿子的痛苦中恢复过来,她又再次受孕,并在康熙十三年(一六七四年)生下了第二个儿子。康熙生下二胎后,欣喜若狂,康熙为此子祈福,特地为其起名叫宝成,以求其平平安安地长大。
结果,她的孩子被救了下来,她的身体也变得健康起来,只是赫舍里氏因为没有孩子而产后失血过多,康熙让太医全力救治,可惜,赫舍里氏在早上生下孩子后,第二天晚上就死在了康熙的怀中,那年只有二十一岁,康熙封她为孝顺皇后。
赫舍里氏一死,她的寝宫坤宁宫里的气氛就从欢快转变成了哀伤,原本欣喜若狂的康熙还没有来得及庆幸,就被妻子的死给弄得心烦意乱,这种大喜大悲的感觉旁人是无法理解的,唯有身为当事人的康熙自己才能理解。
按照宫规,皇后驾崩后,她的梓宫就会被安置在坤宁宫内,不过康熙不按常理出牌,他特地下令将赫舍里氏的梓宫安置在自己所住的乾清宫内,所以赫舍里氏成为了满清第一个将自己的梓宫安置在自己所住的乾清宫内的皇后。
康熙对赫舍里氏的死很是痛心,也很是内疚,于是在翌年,他便将赫舍里氏的儿子保成定为皇储,并将其改为胤禛,这便是中国历史上的末代明立皇储。
因为赫舍里氏英年早逝,康熙墓尚未建好,康熙便将赫舍里氏的“梓宫”搬到了巩华城(明、清两朝的御用宫殿,位于今北京昌平区沙河镇附近)。康熙的陵寝是康熙15年(1676年)建造的,一直到康熙20年(1681年)时景陵完工,从赫舍里氏过世到景陵完工,一共七年,在这七年里,康熙竟然前往巩华城祭祀赫舍里氏百余次,光是康熙14年(1675年),康熙便前往巩华城祭祀赫舍里氏34次,由此可以看出康熙对于赫舍里氏是何等的爱戴。
而每一次赫舍里氏的忌日,都是胤禛的生辰,康熙白日欢天喜地的为胤禛祝寿,到了夜晚,他却一个人在自己的寝宫里流泪,再加上赫舍里氏的忌日,康熙从来没有叫别的妃子来陪她睡觉,《清圣祖实录》中有记载,每逢这个夜晚,康熙都是一个人坐在房间里,哭到很晚才去睡觉,直到康熙的晚年,这一现象才得到了改善。
由此可见,赫舍里氏虽然只在康熙身边呆了十年,不算太久,可是她却俘获了英明神武的康熙半生的芳心,足见康熙对赫舍里氏的爱有多深。
就连被废除太子也跟康熙对赫舍里氏的宠爱有关系,康熙很同情这个孩子,所以他将所有对赫舍里氏的宠爱都转移给了这个孩子,他没有让别的妃子抚养这个孩子,自己抚养这个孩子,所以康熙对这个孩子太宠爱了。
康熙自己还算节俭,即便是后宫妃子们的支出,也要他亲自过问,加以节制,唯独胤礽一年的支出,他从来没有节制过,他在东宫一年的支出,基本上是康熙的三四倍,由此也可以看出康熙对这个皇子的宠爱。所以胤礽也就被康熙两次废黜,但是从康熙对他的宠溺中,可以看出他对赫舍里氏的感情有多深。
钮祜禄氏,第二代皇后鳌拜的养女孝昭仁后
康熙皇帝的继母孝昭仁,是钮祜禄氏,钮祜禄氏是遏必隆的次女,遏必隆没有自己的主张,只知道依靠鳌拜,而鳌拜又和他的感情很好,所以鳌拜就把钮祜禄氏收为干女儿。当初孝庄陛下给康熙陛下选妃的时候,他曾经举荐过钮祜禄氏给康熙陛下做妃,不过孝庄陛下拒绝了。
赫舍里氏死后,康熙十五年(一六七六年),孝庄皇帝不忍看到康熙一直沉浸在悲伤之中,便将鳌拜推荐给钮祜禄氏,让她进宫成为自己的后宫。
钮祜禄家世袭名门,祖父是满清开国元勋,父亲遏必隆是宰相,是鳌拜的干女儿。孝庄之所以选钮祜禄氏做皇后,是因为鳌拜和他的心腹都已经死光了,就连遏必隆也死了两年。
这样,钮祜禄氏就不会受到鳌拜的影响,康熙娶了她,还可以和大清王朝的开创者阿依都一家通婚,康熙的权力就更稳固了,于是孝庄公主就把钮祜禄氏立为康熙的继位皇后。
其实,钮祜禄氏的两个姐姐,一个是遏必隆的三个,一个是赫舍里氏的三个,一个是赫舍里氏的三个,但是孝庄娘娘依旧把钮祜禄氏立为皇后,因为她才是遏必隆的嫡女,而钮祜禄氏已经有了一个新的皇后,所以赫舍里氏的人自然不会再有下一个了。
但钮祜禄氏的命运却并不好,她被册立为皇后,只有半年的时间,就在康熙十七年的二月去世,康熙给她加了一个“孝昭皇后”的称号。
从钮祜禄氏的去世就可以看得出来,到底是康熙更看重她,还是赫舍里氏更看重她,康熙对她的丧事并不像赫舍里氏那么上心,所以钮祜禄氏在康熙的心目中远不如赫舍里氏。
佟佳氏,康熙的堂姐,孝懿仁后
孝昭仁皇后死后,康熙开始怀疑自己,认为自己的命运会不会影响到自己的妻子,所以孝昭仁皇后死后,康熙并没有册立新的皇后,取而代之的,是康熙的堂姐佟佳氏。
佟佳氏是康熙叔父佟国维的女儿,因为康熙的母亲孝康章皇后早逝,佟佳氏一家又没有什么显赫的家世,所以康熙登基后,对自己的叔父佟国维、叔父佟国纲等人十分重视,佟国维的二女也先后被康熙招进宫为妃,佟佳氏就是佟国维的长女。
孝昭仁皇后一死,康熙就把佟佳氏封为“皇贵妃”,相当于“副后”,如此一来,后宫中的正室之位就空了出来,而佟佳氏则成了“皇贵妃”,掌管后宫。
佟佳氏是一个很好的女人,她是一个很好的女人,在她的后宫里,她从来不会嫉妒别人,反而会把所有的女人都聚集在一起,而且她还会向康熙举荐一些有能力的女人,比如皇四子胤禛,也就是雍正的母亲乌雅氏,还有皇八子胤禩的母亲卫氏,都是佟佳氏举荐给康熙当侍女的,这也是为什么康熙会有雍正和胤禩的原因。
佟佳氏和康熙生下一女皇八女,两个月后就死了,康熙怕佟佳氏伤心,便将幼年的雍正托付给了佟佳氏抚养,所以佟佳氏现在也算得上是他的养母。
佟佳氏是康熙朝的后宫之主,大臣们向康熙进贡过很多次,康熙担心佟佳氏会被自己的妻子夺去生命,所以并没有进贡,而是封了佟佳氏为后宫之主,即便如此,佟佳氏也拥有了一定的权力。
康熙二十八年(一六八九年)七月九日,佟佳氏病重,康熙为安抚,便下诏书,向世人公布佟佳氏为后,总算是有了个正室的身份。然而,佟佳氏只做了一天的皇后,第二天就病死了,佟佳氏作为皇后,执掌后宫十一年,死后康熙又追封她为“孝懿王后”。
佟佳氏死后,钮祜禄氏的亲姐姐小钮祜禄氏掌管后宫,小钮祜禄氏死后,康熙又把佟佳氏的亲姐姐小佟佳氏封为侧妃,从那以后,康熙再也没有册封过后宫,所以小佟佳氏就成了侧妃。
但是,除了三妃之外,皇帝的陵墓中,也有一妃一妃一妃。
康熙在世时,一共册封了孝诚仁、孝昭仁、孝懿仁三个皇后,这三个皇后都被安葬在了康熙的陵墓里,但是康熙的陵墓里,却有一个皇后,一个皇妃。
而与康熙帝一起下葬的四后,则是康熙帝的母亲乌雅氏,乌雅氏死后,康熙帝又追封乌雅氏为“孝恭仁皇后”,并将其与康熙的陵寝一同下葬。
而与景陵同葬的,则是子怡王胤祥的母亲景敏皇后章佳氏,胤祥的母亲章佳氏,原本只是一位敏妃,以她的身份,以及康熙对她的宠爱,根本没有资格与景陵同葬。
康熙三十八年(一六九九年),章佳氏死的时候,康熙陛下为她建了一座陵墓,把她埋在了景陵附近。不过因为胤祥深得雍正的宠信,所以章佳氏在登基后被册封为“敬敏”,安葬在了康熙的陵墓里。
雍正册封章佳氏为康熙帝陵陪葬,原因很简单,她的儿子胤祥如此优秀,自然要册封为她陪葬,而章佳氏之所以能安葬在康熙的陵墓里,也是雍正一手提拔起来的。
结束语
这也是为什么康熙的三位妃子都是夭折的原因,其中康熙最疼爱的就是赫舍里氏孝诚仁皇后,康熙在对赫舍里氏的悼词中说她“德高望重,文采斐然,文采斐然,文采斐然”,“执掌阴教,治理六宫,恩仁之极”。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赫舍里氏是一个非常有教养的女人,有着女王的气质。而一个贤妻良母,对于一个丈夫来说,其影响是非常深刻的,康熙之所以能创造康熙盛世,其中一定有赫舍立氏的原因。
并且从康熙对于赫舍里氏的感情中可以看出,他心中最喜欢的女子依然是赫舍里氏,毕竟妻子还是原来的样子。所以,尽管康熙与赫舍里氏的婚事是政事联姻,但二人之间的感情还是很深的,赫舍里氏与康熙相处的时间虽短,但她凭着自身的风姿与品质,已经成为康熙念念不忘的女子。
是胤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