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上午,徐汇区斜土街道日晖六村37-47号(单号)等旧房更新项目举行发布仪式,据悉,该项目于签约首日实现了全体127户的100%签约。
日晖六村37-47号(单号)等旧房更新项目发布仪式
日晖六村37-47(单号)居民楼,作为20世纪70年代建造的不成套系统公房,承载了无数家庭的生活记忆,居住总建筑面积4578平方米,共123户居民以及4户非居,均为使用权房。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房屋设施老化、居住空间局促、房屋配套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居民们对改善居住条件的渴望愈发强烈。
面对居民们的诉求,斜土街道携手区国资委、区建管委、区房管局、区规资局、区司法局等多方力量,决定对日晖六村37-47(单)等楼栋进行成套改造。项目秉承原址改建、原址回搬的原则,在不减少原有居住面积的基础上,实现厨卫配套、加装电梯、增设内阳台等使用功能,全面提升居住品质。
以旧谋新惠民生,原址改建展新篇
走进日晖六村,映入眼帘的是斑驳的墙面和略显陈旧的楼栋。这些建造于1979年的房屋,虽然年代并不算久远,但由于当时设计上的局限性,房屋结构存在诸多“先天不足”。斜土街道社区管理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道:“每户居民虽然拥有独立的厨房,但卫生间却是两户共用,且空间狭小,给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特别是没有电梯对于老年居民来说,上下楼梯更是成为一件难事。”
日晖六村37-47号(单号)等旧房外观
同时,楼栋设施老化,存在安全隐患,如楼顶女儿墙(建筑物屋顶周围的矮墙)脱落、楼道内公共管道堵塞、墙体脱落等,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存在一定威胁。
除了房屋的“硬件”老化亟需更新,居民们的生活质量同样因为居住空间的不足而深受影响。“我们平时下厨做菜很不方便,厨房在两户人家进出门的公共区域,空间非常小,一转身就可能把身后放在柜子上的锅碗瓢盆撞得叮当响。”居民沈建平向记者诉说居住面积狭小的诸多不便。
居民家卫生间
居民家厨房
针对这些问题,改造项目提出了一系列惠民亮点,斜土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首先,改造后的楼栋将新增6部电梯,为老年居民和其他住户提供便捷的出行方式。这一举措将极大地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让行动不便的老年居民也能轻松上下楼,享受自由出行的便利。其次,在居住空间方面,改造后的公有租赁房屋居住面积(不包含厨房、卫生间、阳台等区域的面积)将不低于原租赁凭证上所记载的居住面积。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居民们的居住空间将得到进一步提升,确保改造后居住条件不缩水,让居民们住得更舒心。”
记者还获悉,该旧房更新项目将通过精心设计,实现厨房和卫生间的独立成套使用。每户居民将拥有自己的独立卫生间和厨房,不再需要与其他住户共用。同时,每户还将拥有一个朝南的阳台,让居民们能够享受到更多的阳光。这些改造措施将全面提升居民的居住品质,让他们在新家过上更加舒适、便捷、体面的生活。
汇集众力办实事,为民解忧换新居
改造项目的推进并非一帆风顺。在预签约初期,虽然大部分居民对改造方案表示支持并主动签约,但随着签约率的提高,进程逐渐变慢。一些居民认为方案没有达到自己心目中的期望;还有一些居民对旧改项目细节缺乏足够的了解,签约意愿不强,导致签约进程受阻。
宣传横幅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迎难而上,采取了多种措施破解难题。我们的居民区工作人员积极与居民沟通,耐心解释改造方案的细节和益处,消除居民的疑虑和顾虑。同时,一批居民志愿者也主动站出来,他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去劝说那些还未签约的居民。” 斜土街道日六一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卢璟瑭告诉记者,居民志愿者们自发组成了一个宣讲队,将改造项目的好方案、好规划传递给每一位居民。
同心协力有温度,居民欢喜盼新家
经过项目组的不懈努力和居民们的积极配合,日晖六村37-47(单号)等旧房更新项目最终取得了圆满成功。在签约首日,项目就得到了全体127户的100%签约率。
如今,日晖六村37-47(单号)等楼栋的改造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项目经理杨晨光表示:“我们预计施工周期为一年半,即18个月,届时居民们将搬回焕然一新的家园。新的房屋将解决老房子的历史遗留问题,如漏水、沉降、潮湿等安全隐患。”
谈及新家,居民金丽川满心欢喜地说:“不仅上下楼梯方便了,我们的居住空间也增大了。阳台造好了之后,我们晒太阳的机会也就更多了。以后我们要下楼锻炼的话,就可以坐着电梯下去了。”金丽川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未来新生活的无限期待。
猜你喜欢:
萌宠也能坐高铁啦!“专属托运服务”已上线徐汇区内二处路段横道线新增信号灯设施上海唯一!5秒抢光!市民夜校也可以考证做家门口的“养老贴心人”,他们24小时在岗!探徐汇|每天都有新灵感!2025龙华庙会最全节目表来了→
记者:解景昇、李冠宇、陆海捷
编辑:邱彩红
校对:耿洁玉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