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隆中”襄王葬儿媳,广德寺碑文讲真相

灵雁淯阳 2024-02-08 09:36:28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八年,公元1482年,襄王庶长子朱见淑的爱妃杜氏,不知道得的什么病,20多岁年纪轻轻就死了。

这在襄阳是件大事,要报告给朝廷的,看到老叔的奏折,朱见深就责成礼部抓紧时间处理此事,礼部呢,就派钦天监的阴阳先生张景芳来到襄阳,他在襄阳城西三十里,找到一处龙穴,就大兴土木,修墓建陵,将杜氏安葬在半山中,襄王又想在离坟近一点的地方,自备工料,为儿媳盖一座寺庙,以后上山祭祀也有个落脚地,他就把想法上报给朝廷,他的皇帝大侄子,也很爽快,当即就准奏同意。

并“敕赐广德寺”匾额,礼部又安排高僧道圆,去广德寺做寺院主持,道圆领旨前往襄阳,主持焚祭道场。七年后,大明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朱见淑袭封襄王,不过他在位一年就死了,享年39岁,谥号简,就是我们常说的襄简王,死后与杜氏葬在了一起。

这就是襄简王与杜氏的陵墓,在襄阳“古隆中”风景区,今天已经成了诸葛孔明的“草庐遗址”,墓旁新建有遗址石刻和草庐亭。

配套的广德寺,在五六里外的山下面。

附广德寺碑文部分碑文,作者无从考辩,暂付缺如。

凡文中"□"处皆为残缺无未能确认之文字。

圣旨碑明·成化十八年

圣旨碑文阳面:

礼部为便益事口祭清吏口000本部送礼科抄出。襄府护卫总复妣口奏蒙本府批送口奏有王长子见淑妃杜氏病故,该礼部差钦天监冠带阴阳人张景芳到于襄阳,选地一穴,在城西三十里,造坟葬毕。近坟处所,本府自备工料,盖寺一座。具奏。钦奉圣旨,准王奏,与做广德寺。礼部知道,钦此,尊本寺见缺住持领众焚,如蒙圣恩,乞礼部将本寺僧人道圆给答付,住持看守便益,具奏,该通政使司官奏奉圣旨,礼部知道,钦此,钦遵抄出,送司,查得先该襄王奏称前因,要乞请赐寺额,该本部官,于奉天门钦奉,圣旨,准王奏,与做广德寺,礼部知道,钦此,遵今该前案呈到礼部,看得寺额,已蒙钦准,听据僧人道圆,给与答付住持,一节合准□,通行除外,合行削仰,本僧钦遵,前去该寺,住持领众,焚修施行割付者,若答付住持僧道圆准此。

大明成化十八年三月初二日割仰

圣旨碑文阴面:

成化十八年(1482年)

碑文中没有“云居寺”、“诸葛草庐”的任何记载,表明540年前,就没有什么“古隆中”和“诸葛故宅”!

0 阅读:0

灵雁淯阳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