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中村”都市中的繁华孤岛

陕西杂谈 2025-04-22 10:48:27

“如果说吉祥村是南郊的泰山北斗,那么南康新村就是北郊的中流砥柱。”这是网络上对于西安南北两个城中村的描述。

近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先后来到西安城北的南康新村和城南的吉祥村实地探访。2003年经过一次拆迁的南康新村,无疑是西安城北最大的城中村,22年之后,它被包围到高楼大厦中,成为新的“城中村”。而历史悠久的吉祥村地处西安城南,村子里6条主要街道狭窄,商贾云集,显得更加拥挤。城中村里便宜的房租和方便的配套措施,吸引了不少年轻的打工者。他们在这里一个月花五六百元就能租到属于自己的“房子”,10元钱就能吃饱肚子。

南康新村,曾经的花园洋房

——如今犹如孤岛被包围在高楼大厦中间

“油茶,麻花——”“豆腐脑——”清晨,南康新村在小贩的吆喝声中拉开了序幕。

早上7点,刚毕业不久的李伦匆忙下楼,买了5个水煎包、一份豆浆,就骑着自行车赶往凤城二路图书馆地铁站。他供职的单位在西安高新区,需要在小寨倒三号线。

南康新村位于西安市未央区凤城一路与开元路交会处,是西安城北最大的城中村之一,常住人口约1.2万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占比超过80%。这里曾是未央区2003年在北二环建设拆迁的安置村,建成时为规划整齐的“花园洋房”,但随着城市扩张,村民为追求租金收益,将房屋加盖至六七层,在门前屋后又不断地扩建,形成“握手楼”“贴面楼”的密集格局。

“我记得很清楚,当时安置是2003年,大家都戴着厚厚的口罩,三层高的花园洋房,房子前后都有空地,种植绿植。”出嫁多年的王丽回到南康新村回忆说。“现在村子住的基本都是打工人员,房子没有暖气,故而本村人不少人都在附近买了楼房。”

南康新村有原住户454户居民,而在村内南北两条主干道两侧分布着347家商铺,涵盖餐饮、零售、汽修、超市、快递等业态,形成热闹的商业街。

空中俯视,处于西安经开区高楼林立中的南康新村,犹如孤岛被包围在高楼大厦中间,六七层高的居住环境与四周的现代化城市形成了鲜明对比。

违建导致基础设施超负荷,电力系统因超负荷多次停电,消防通道被挤占,2022年曾发生5起火情。随后政府专门对整村的线路进行了整改,对垃圾堆放进行了清运,目前村子里严禁汽车驶入,有效缓解了交通拥堵。

吉祥村,历史悠久的城中村

——烟火与文明共生

穿过小寨西路与含光南路的十字,西北角密集的楼宇间突然涌出一片市井天地。这里是西安吉祥村,一个在现代化浪潮中倔强生长的城中村,四百余年的时光在此沉淀出独特的生存哲学。

吉祥村的历史悠久,据传,明代嘉靖年间,吉姓人家在此开荒种地,吉家村的名字随炊烟升起。清同治年间修筑的“吉祥堡”石匾,见证着朝代更迭。

清晨六点,村口的胡辣汤摊点前已排起了长队。河南烩面、四川冒菜、陕北油旋在此汇聚,形成独特的“城中村美食联合国”。10元一份的快餐盒饭,500元月租的单间公寓,让这里成为10万外来人口的温暖驿站。

夜幕降临,吉祥村变身不夜城。霓虹灯下,理发店、旅馆、酒店、足浴店、网吧、KTV鳞次栉比,与传统的裁缝铺、修鞋摊和谐共存。村民老王经营的“鸿运招待所”已有30年历史,斑驳的墙面上贴满“吉庆有余”的剪纸。平时以拍照为生的80后阿强在村子的篮球场边转悠,由于小腿受伤,他已经三个月没有收入了。自从受伤后,他不能上班,经常在下面转悠,和大家聊天。虽然住的时间不是很长,但他对这个村子很熟悉,和不少人都成为了朋友。“时空错位”在村子里尤为明显,旁边是几十层的高楼大厦,村里的房子基本都是六七层,各种网线、电线交错林立。

城中村,都市中的底层繁华

——是不少年轻人梦想起飞的地方

城中村里,不少年轻人在这里相识相爱,也有不少人在这里创业打拼。虽然他们都从事着不同的工作,但他们都有一个致富的梦想,那就是买车买房然后搬出城中村。

不少大学毕业的青年男女,选择在城中村里租一个小屋,先安一个家,工作生活。南康新村的篮球场,是村子里最宽敞的地方,有人开玩笑说:“这里是南康新村的CBD”。记者看到一群男青年正在打比赛,旁边的乒乓球台前也有排队打球者,更多的是带着小孩子的老人们,一边晒太阳一边瞧热闹。

城中村,就是都市里的小社会,一个缩影。夜幕降临,城中村周边高楼上的灯光尚未亮起,村内街头商贩们的霓虹灯却早已点亮,下班后的青年男女陆陆续续坐在了街边的烤肉摊前,就着啤酒饮料烤肉,在暮色中书写新的故事。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陈团结 文/图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0 阅读:57

陕西杂谈

简介:说说陕西文化、历史、娱乐圈的事 谝文化栏目的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