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岁当广州市长,61岁主政贵州,盘活贵州经济,退休后在大学当教授

商业汇评 2024-05-30 14:12:35

1979年,我国的改革开放正式进入新阶段,作为第一批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省份,广东省可以说是一直走在这条道路的最前面,并为全面开放后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能取得如此令人瞩目的成就,广东省的官员们功不可没。在这其中,有一位来自汕头的官员,他不仅在广东省改革开放时做出了贡献,还在之后主政贵州时,凭借着自己积累的经验,盘活了该省的经济。

他就是林树森同志。

林树森同志是广东和贵州两省的重要官员和建设者,他在任期间为两省的经济和交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林树森同志履历

林树森,男,汉族,1946年12月出生,广东汕头人,1970年8月参加工作,198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华南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工程系工民建专业毕业,大学本科学历,工程师。

曾任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十一届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

1965年9月至1970年8月,在广东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系工民建专业学习;

1970.08——1976.04,广东省和平县纤维厂技术员,县工业局干部、县工交办干部、县计委干部;

1976.04——1980.09,广东省和平县化肥生产办公室副主任;

1980.09——1983.07,广东省和平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1983.07——1983.10,广东省惠州市(县级)副市长;

1983.10——1984.08,广东省惠阳地区经委副主任;

1984.08——1988.06,广东省惠阳地区行署常务副专员、党组副书记;

1988.06——1992.09,广东省惠州市(地级)常务副市长、党组副书记(其间:1991.09—1992.07 在中央党校中青班学习);

1992.09——1994.04,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正厅级);

1994.04——1996.06,广东省计划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

1996.06——1997.03,广东省广州市委副书记、副市长、代市长;

1997.03——2002.09,广东省广州市委副书记、市长;

2002.09——2003.02,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市长,广州警备区党委第一书记;

2003.02——2003.03,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广州警备区党委第一书记;

2003.03——2006.06,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广州警备区党委第一书记;

2006.06——2006.07,贵州省委副书记;

2006.07——2007.01,贵州省委副书记、副省长、代省长;

2007.01——2010.08,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

2010.10——2013.03,十一届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

1946年,林树森同志出生在广东汕头,父母都是普通的工农阶级,每天为了生活辛勤劳作,家风淳朴。

1965年,林树森同志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华南理工大学,并就读于土木工程系。

时值新中国建立后的特殊时期,林树森同志因学生的身份得以留在理工大学继续学习。1970年,林树森同志顺利毕业,然后被分配到了一家纤维厂做技术员。这份基础工作,每天需要大量体力劳动,强度非常高。当时周围很多工人都认为,这个下来的大学生坚持不了多久就要走。可没想到林树森同志不仅没有走,反而将工作做得非常出色。

林树森同志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得到厂领导和同事们的肯定,后被推荐去县工业局上班,直接从普通厂工成为公务人员。

在这个更大的平台上,林树森同志展现出了极其强大的能力。任职期间用新潮思想打破一些顽固问题,经常赶赴基层实地考察,善于总结问题条理清晰。

当时和平县作为一个产粮大县,化肥使用非常不规范,有些甚至被查出化学物质超标。对于这些乱象,彼时担任化肥生产办副主任的林树森用雷霆手段加以惩处,让人们认识到他不仅是一个追求循序渐进的领导,必要时候还会雷厉风行。

凭借突出工作能力,只有34岁的林树森同志成为县人大副主任。1983年,林树森同志被任命为广东省惠州市的副市长,主要管理惠州市的经济发展。

刚一上任他就一针见血指出,必须盘活实体经济发展,这样才能推动经济繁荣。因此市里出台了大量优惠政策,同时还引进外地产业入驻,加快本市发展。

在城市不断进步的过程中,林树森同志也被不断提拔重用,甚至还获得了前往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深造的宝贵名额,回来直接进入省政府当副秘书长,此后两年重新回到地方在广州任代理市长。

为了把握好这个中国经济的南大门,他花了非常大的功夫仔细考察调研,不断促进基础建设完善以及百姓生活指标提高,白云机场工程项目就是由林树森同志在任期间拍板决定。

1996年,林树森同志从省委被调往广州市委工作,职务从副书记到副市长,并最终升任为市长。

林树森同志在广州市一共工作了10年,在这10年里,他为广州各方面的发展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可以说,广东省改革开放的成功有着林树森同志的一份功劳。

2006年,林树森同志离开了自己奉献多年的广东,前往贵州省担任省委副书记,在一年后,61岁的林树森同志又被任命为贵州省省长。

到任以后林树森同志发现,阻挠贵州崛起最大一个障碍就是交通问题。因为这里的特殊地形地貌,使得运输成本非常高,无法盘活内生动力,从而陷入经济窘迫。

找到问题关键所在,他也开始将省财政的钱花在刀刃上,大力促进交通建设。虽然短时间内直接掏空财政没有收入,但放长远来看却是一个省的经济命根所在。除了大力发展交通,林树森同志还将一些先进产业技术引进省内。

林树森同志在任期间,主持了贵广高速的建设,这个本来不在当年国家计划中的建设路线,因为林树森带队到中央各部门作报告得以快速的立项,同时在任期间还规划了多条道路的建设,正是有这些先决条件,才让贵州后续的经济增长变得不那么突然,一切都变得合理,原本四川和成都的铁路都打算走怀化而不经过贵阳,贵广高速的开通,使贵阳又一次成为了交通枢纽,成为了经济的纽带。贵阳这些年得到长足的发展,可以说是林树森同志打基础打得好。

贵广高铁背后的层层博弈

导读

1.贵广高铁原本未进“十一五”规划

2.将西南铁路枢纽从外省抢回贵州

3.贵广开工后力求长昆开工是在下一盘大棋

4.为了“战胜”南宁 主动放弃水城

5.迂回战术让凯里、铜仁都通高铁

6.修贵广贵州花了57亿,相当于贵州省本级2005年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一

如今的贵广高铁成为了珠三角游客们便利的交通出行方式,然而没有多少人了解,这条通往贵州之路曾经从“被抛弃”到成为“高铁大枢纽”,背后有哪些故事以及博弈?林树森同志在2015年回顾了贵广高铁做成背后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

2006年6月在北京,中央找我谈话要我到贵州工作,回住处后即从西单购书中心买了一张中国地图,想从中寻找贵州的出路,思索的结果便是直线打通贵阳到广州的大通道。

然而,贵广铁路在此前并没有列入“十一五”规划,当时“十一五”规划已经执行了大半年。按常规“十一五”计划没列入,列入“十二五”计划那是5年后的事。

“2007年4月中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后,由成都、重庆开往华东、广东方向的12趟列车不再走川黔线,而是经由通行速度更快、线路更短的渝怀铁路,‘甩开’贵州大片地区,不再经过遵义、贵阳等地。”

“南昆铁路本来是跨云南、贵州、广西三省(区),云南、广西说好了,从昆明拉直,甩开贵州接南宁,根本不用和贵州商量就开工了。在这样的体制下,贵阳先和周边什么城市相连就大有学问,关系到区域的线网布局。”

“贵州人并没有单方面找湖南人一起修长贵客专而是把准备好的材料送给云南人,希望一起来修长昆。尽管一开始云南人没有多大的兴趣,他们认为他们到珠三角应该是走新建的云桂铁路,到长三角、北上北京应该是再建渝昆铁路或者是成昆铁路,不管怎样说重庆、成都比贵阳风光得多,走贵阳没有什么吸引力。”

以上都是来自与各个地方对接后的反馈,然而地方博弈的阻力并没有让林树森放弃,相反,在他看来,贵广铁路不仅是一条让贵阳更快到达珠三角的通道,更重要的是,它能“四两拨千斤”,让昆明、重庆、成都为了能更快到达广州而主动选择连接贵阳,从而让贵阳成为高铁大枢纽。

2006年7月18日林树森从贵州省委到省政府上班,7月20日,在省政府全体成员会议上提出要建设贵广铁路和贵广高速公路(媒体称为“两高”)的建议。启动实施之后怕人家说我们搞“重复建设”,把贵广高速公路称作“厦蓉高速公路贵州段”(其实已改变了原“厦蓉”规划时在贵州境内的走向),在地图上看两条线路几乎是重叠的。

原来没有这个通道现在一下子又修高速公路又修高铁,肯定会引起非议,为了避人耳目,只好把贵广高速公司搭上国家高速公路网已有的厦蓉高速公司名字上,使两项工程可以同时进行建设。

8月18日,贵州省政府向国务院请示修建“贵广铁路”,准备好各种汇报材料和文件之后,林树森带着一班人于2006年8月23日至25日和9月19日至20日在北京就“两高”的建设开展各项工作。通过两次带队赴铁道部、发改委、交通部、国土部汇报。9月发改委正式同意将贵广铁路列入“十一五”。2007年5月,发改委批复正式立项。前后只花了10个月时间,可谓是一个奇迹。

据林树森回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贵广铁路建设一开始就得到国家领导人的支持。

在当时,贵州省的经济发展远不如广东,为了解决贵州省经济增长困难、发展停滞等问题,林树森决定从根源解决问题,那就是调整贵州省的产业结构。

对于山青水美的贵州而言,促进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是一个极好的选择,于是林树森大力推进第三产业,给国内外的旅客展现了贵州极具观赏性的自然风貌。

与此同时,林树森同志还大力推进了贵州省改革开放的进程,支持外资引入与跨国投资,使得贵州省的经济发展更上了一层楼。

除此之外,林树森同志也给予了贵州省的贫困人口非常大的关注。面对贵州省基数庞大的贫困群体,林树森迎难而上,做到了不抛弃不放弃。

在林树森同志任职的四年里,他以最大的努力发展了省内的社会公益事业,并致力于完善社会的慈善体系,为人很爱岗敬业。

2010年,林树森同志结束在贵州省的任期,在他的带领下,贵州的生产总值增长了约15%,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从2006年6月至2010年8月,林树森同志在贵州担任副书记、省长共4年零2个月。他已离开贵州多年,但他所做的事情依然被当地老百姓铭记。至今,贵州老百姓提起林树森同志,仍十分怀念和感激!

在这之后,林树森同志被调往中央工作,担任全国政协的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

2014年,已经68岁的林树森同志迎来了自己的退休生活。不过林树森同志在退休之后也还是闲不下来,后来接受了中山大学的邀请,担任了地理科学与规划这一学院的教授,开始了他的教书生活。

从技术员到省长,从政协副主任到教授,林树森同志的人生经历可谓丰富多彩,但始终不变的,是他那颗赤诚的爱国之心。

对这个国家和对这个国家人民的热爱,让林树森同志在几十年的工作中不辞辛苦,只为让国家更昌盛、让人民更幸福。这样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来源:广州日报、清澜说历史、枫叶历史观、历史戏说、百度、天下潮商等

0 阅读:9

商业汇评

简介:精选汇总商业领域第一手资讯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