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人】美国拟加征汽车关税,全球供应链面临洗牌

汽车人时刻变形 2025-02-17 21:02:43

美国加征关税的措施看似能保护本土汽车产业,但从过往的经验来看,能否实现预期效果持谨慎态度。

文 /《汽车人》张恒

当地时间2月14日,美国总统川普宣布,计划从4月2日起对进口汽车征收关税,目的是保护美国本土汽车产业。但这次未透露具体关税水平,也没有说明这一政策是否适用于所有进口汽车。

自上任以来,川普已宣布对来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并对来自墨西哥和加拿大的非能源类商品加征25%的关税,不过这些措施已经推迟了一个月。此外,从3月12日起,美国将对所有出口至美国的钢铁和铝产品征收25%的关税。

作为全球第二大的汽车市场,美国的进口车大约占美国市场的一半,主要来源国包括墨西哥、加拿大、日本和德国等地。川普政府如果全面加征进口汽车关税,必然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有机构测算,如果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征收关税,美国汽车市场将受到更大冲击。2024年在美国销售的1600万辆新车中,预计约23.4%由这两个国家生产。日本则是另一大汽车出口国,2023年向美国出口了148万辆汽车。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车企通过在墨西哥建厂来规避美国关税的方式,可能会被彻底堵死。

不少美国本土汽车制造商对额外成本和不确定性的增加表示担忧。有测算认为,若这些关税政策正式实施,每年在美国销售的1600万辆汽车中,近四分之一将受到直接影响,零部件供应链也将遭遇冲击,额外的成本可能大部分会转嫁给消费者。

最直接的,车企可能会重新评估自己的全球供应链布局,考虑是否应该把生产线搬到美国,以规避高额关税。这短期内可能导致生产成本的上涨,对于像通用汽车、福特汽车这样的本土车企来说,它们的零部件供应链与墨西哥和加拿大紧密相连。关税一旦实施,这些车企的盈利能力可能会受到不小的冲击。对车企而言,只能是两权相害取其轻。

而且,川普的关税政策不仅仅针对中国,欧盟和日本等所谓盟友也被卷入其中。例如,德国的宝马、奔驰在美国市场的份额不小,关税一旦上调,可能会引发欧盟的报复性关税,进而加剧跨大西洋的贸易摩擦,搞得大家“互相伤害”。

众所周知,中国对美出口的整车数量很少,因此加征关税对整车的直接影响其实有限。但中国出口到美国的汽车零部件却是个大问题,2024年上半年,零部件出口额已达到121亿美元,占总额的15%。如果美国扩大关税范围,很多中国零部件供应商将面临订单下滑压力。这可能波及到一条完整的供应链。

面对这些压力,中国车企显然也有所预估,因为这是川普的一贯行事风格。中国车企正加速向东南亚、拉美和中东等新兴市场扩张。

如果美国这些政策真的实施,必然改变整个汽车行业的格局,尤其是在全球供应链和市场布局上。短期内,汽车厂商可能会面临成本上升、供应链中断等问题;从长远来看,全球市场的重构也促使各方加速调整战略。

坦白说,虽然这些措施看似能保护美国本土汽车产业,但从过往的经验来看,对它们能否实现预期效果持谨慎态度。【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0 阅读:6

汽车人时刻变形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