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车骑将军廖化:一生见证蜀汉从兴起到灭亡的全过程,最后结局如何

船长趣谈 2023-01-20 19:08:54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

一提到廖化,我们就想到他是三国时期的“活化石”,见证了蜀汉从兴起到灭亡的整个过程。那廖化一生经历了那些事情,最后结局如何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

一,跟随关羽

廖化字元俭,本名淳,中卢人也。世为沔南冠族。(襄阳记)

廖化(本名廖淳)是荆州襄阳郡中卢县人,出身当地大族,所以自幼受到良好教育,熟读政书与兵书。虽然史书并未记载廖化的生年,但根据其好友宗预的话来推测,他的生年当在190年左右,出仕为官应在赤壁之战以后。

当时正值汉朝末年,丞相曹操与荆州牧刘备、徐州牧孙权为了荆州九郡的归属权争斗不已,而襄阳就处于曹刘双方的争夺区。此前刘备在荆州牧刘表手下寓居多年,拉拢了不少荆州名士,在荆州很有名望。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廖化没有选择跟随离家近且代表朝廷的曹操集团,选择了割据荆州的刘备集团。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雄踞荆州与益州的刘备自称汉中王,封镇守荆州的大将关羽为前将军。廖化也首次在历史上出场,担任关羽的主簿。因此《三国演义》说廖化是黄巾军出身并不符合历史,首先廖化当时是个小孩,不可能成为黄巾军将领;其次廖化出身世家大族,也不可能去参加黄巾军。

二,离吴归蜀

然后关羽领兵北伐,与曹操爆发了樊城之战。然而孙权却趁虚袭取荆州,导致关羽兵败被杀。当时廖化当是留在后方处理军务,在荆州失陷后投降孙权。虽然廖化归降东吴,但心里却时刻思念蜀汉,便决定逃离荆州前往益州。然后廖化就假装身亡,带着老母亲西逃。

章武元年(221年),蜀汉皇帝刘备为了替关羽报仇,于是出兵讨伐孙权。然后廖化就在秭归遇到了东征到此的刘备,因为忠心耿耿而获得皇帝的大力称赞,得以出任宜都太守。接着廖化担任别督,随军伐吴。但蜀军在夷陵之战惨败,廖化便随刘备逃回巴蜀。

章武三年(223年),刘备病逝,命丞相诸葛亮辅政。廖化则担任丞相府参军,协助诸葛亮处理军务。此后诸葛亮多次出兵北伐,却没有廖化随军出征的任何记录,可能是廖化更擅长文职,所以诸葛亮就让他担任广武督,负责镇守地方。建兴七年(229年),蜀军夺取曹魏的阴平郡,所以廖化又担任阴平太守。

三,参与伐魏

延熙十一年(248年),蜀汉卫将军姜维为了安置投蜀的凉州羌人,便命廖化在成重山筑城,自己则亲自前去接应他们。魏将郭淮为了防止羌人投蜀,便带大军袭击廖化。姜维得知此事,只得回兵救援廖化。虽然蜀军没能完成筑城任务,但羌人却被成功迁入蜀汉。

延熙十二年(249年),姜维见曹魏发生高平陵之变,于是再次领兵伐魏。廖化于是随姜维出征,在白水南面与魏将邓艾对峙。结果邓艾识破姜维袭取洮城的计策,抢先进入洮城,姜维攻城不克,只得退军。

(廖化)稍迁至右车骑将军,假节,领并州刺史,封中乡侯,以果烈称。官位与张翼齐,而在宗预之右。(三国志·廖化传)

景耀二年(259年),果敢刚毅的廖化升任右车骑将军、并州刺史,还获封中乡侯。此时廖化终于成为蜀汉集团核心人物,地位与左车骑将军张翼相等而在征西大将军宗预之上。但此后廖化对姜维屡次伐魏无功持反对态度,认为这只会虚耗国力。

四,随主降魏

时都护诸葛瞻初统朝事,廖化过预,欲与预共诣瞻许。预曰:“吾等年逾七十,所窃已过,但少一死耳,何求于年少辈而屑屑造门邪?”(三国志·宗预传)

景耀四年(261年),诸葛亮之子诸葛瞻辅政,廖化于是前去找好友宗预,邀请他一起去拜访诸葛瞻。但宗预认为自己和他都是年过七十的老臣,现在去拜访一个三十多岁的青年人有失颜面,便予以婉拒。

炎兴元年(263年),曹魏趁着姜维屯田沓中之时,分三路大举伐蜀。魏军一路进展顺利,深入益州腹地。刘禅于是派廖化与张翼及辅国大将军董厥北上支援姜维,抵御魏军。此时姜维已经逃出魏军包围圈而退守剑阁,廖化等人于是前往剑阁与他汇合,共同对抗钟会所率魏军主力。

魏将邓艾出其不意,走阴平小道袭取江由,还乘胜夺取涪县与绵竹,迫使蜀帝刘禅投降。然后刘禅派人前往剑阁,命姜维、廖化等人投降。众人无奈,只得献出剑阁投降钟会。咸熙元年(264年),廖化与宗预等蜀汉旧臣被曹魏迁往洛阳,但在路上病逝,终年在75岁左右。

0 阅读: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