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犬】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格局中,极氪科技集团 CEO 安聪慧对外宣称,自极氪与领克完成合并之后,令人瞩目的是,两个品牌在规划车型方面均出现了显著的削减,降幅高达 20%以上。
步入 2025 年,极氪科技集团展现出强大的产品布局能力,计划推出多达 5 款全新车型。这一显著成果的背后,是对产品线进行统筹管理所带来的积极成效。
展望未来,极氪品牌精准定位,将核心聚焦于 30 万元以上的大中型车细分市场,旨在满足高端消费群体的需求。而领克则凭借自身独特的品牌优势,主攻 20 万元以上的市场领域,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就在 2 月 14 日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里,极氪正式宣布成功完成对领克的收购以及注资事宜。至此,领克成为极氪旗下的非全资附属公司,同时也标志着极氪科技集团的正式成立。在股权分配方面,极氪拥有领克 51%的权益,而吉利汽车则持有剩余 49%的份额。
2025 年,极氪科技集团雄心勃勃地制定了宏伟的销售目标,计划实现 71 万辆的年销量,与上一年相比,增长率高达 40%。其中,领克的目标销量设定为 39 万辆,极氪则为 32 万辆。
安聪慧满怀信心地表示,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极氪科技集团将全力以赴,致力于发展成为年销售量达到百万级别的全球领先高端豪华新能源汽车集团,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
近日,一则有关 SU7 质量差且被列入风险车型的消息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此消息源自一位博主的发声,瞬间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密切关注。
近日,汽车博主@饭团先生在开车于社交媒体平台发布了一张文件截图。在这张截图中,赫然显示 SU7 被归入“新势力重点观测车型”(第 3 类风险等级)。然而,目前该博文已无法查看。
针对这一情况,有网友对博主提出质疑,认为其可能伪造文件,恶意诋毁小米汽车。随后,@王化在评论区回应了询问此事的网友,表示:“人家主动送人头给法务加业绩,得支持。”
有网友直言不讳:“哈哈哈哈哈哈,是多想跟 XX 做室友啊?上赶着送业绩,伪造国家文件!! ”
还有网友发表看法:“说归说,闹归闹,别拿造谣开玩笑。最终结果估计是要置顶道歉+赔偿小米公司名誉、商誉损失,何必呢? ”
对于这一事件,究竟该如何看待呢?要知道,此前刚有车主造谣小米 SU7 断轴。这一系列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不得不让人深思,网络言论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究竟该如何保障?在信息传播如此迅速的当下,任何未经证实的言论都可能给相关企业和品牌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我们在发表观点和传播信息时,是否应该更加谨慎和负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