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三十年,中国或将因癌症损失6.1万亿美元

蓝贵评健康 2023-03-25 23:33:01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如何减少癌症支出?

撰文 | 小驰

癌症是死亡的重要原因。据统计,全球每年约1000万人死于癌症,占总死亡人口的1/6,癌症也是造成经济损失最多的死亡原因,它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包括降低生产力、提高失业率、劳动力损失,以及减少投资等等[1]。

未来我们将为癌症付出多高的“代价”?近日,JAMA Oncology发布一项研究[1],针对癌症的全球经济成本及其在不同国家中的分布状况进行估算和预测。研究者预估,从2020年至2050年的未来三十年里,癌症造成全球经济损失高达25.2万亿美元,相当于在此期间对全球GDP征收0.55%的年税。

查看最新肿瘤资讯

中国与美国位居全球癌症负担前二

此前,已有一些研究对单个或部分国家/癌种的经济成本进行评估,另有两项研究估计并预测了所有癌种的宏观经济成本,但这些研究大多距今久远(≥10年)。再者,过往大多研究并未考虑到发病率与死亡率的动态变化,以及治疗癌症的成本之于储蓄(以及因此造成的资产积累)的影响。而该研究不仅涵盖了全球绝大多数国家与地区(204个)与癌种(29种),还充分考虑了不同教育与工作经验水平的人因癌症相关发病率与死亡率造成的生产力损失,以及因癌症治疗成本造成的储蓄和投资模式的变化。

从癌种来看,经济成本最高的癌症为包括气管癌、支气管癌及肺癌(TBL)在内的呼吸道癌症(3.9万亿美元)、结直肠癌(2.8万亿美元)、乳腺癌(2.0万亿美元)、肝癌(1.7万亿美元)与白血病(1.6万亿美元),这五种类型的癌症占据了全球癌症经济成本的一半。

但不同的癌症所致经济成本在各国家和地区间存在一定差异,如在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大国,呼吸道癌症仍是负担最高的癌症,但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由于嚼槟榔之风盛行,唇癌与口腔癌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对较高。宫颈癌、肝癌和白血病在部分中低收入国家(IMIC)中排行榜首,但在发达国家,这些与感染密切相关的癌症在预防、监测与早期诊断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因此相对而言排名较低。

图1各国宏观经济成本最高的癌种

从国家或地区来看,中国和美国两个大国分别占全球癌症负担的24.1%和20.8%。未来三十年内,中国的癌症经济成本预估将为全球第一,高达6.1万亿美元。

图2 2020年-2050年全球各国癌症造成的宏观经济负担

研究者认为,虽然都是癌症负担大国,但中美两国造成癌症高负担的原因却有所不同。在中国,癌症的高成本主要源自疾病造成的巨大健康负担。与美国相比,中国癌症死亡率与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比例更高。而美国作为典型的高收入国家,人均教育水平较高,因此,疾病造成的人力资源损失是其癌症所致高额经济负担的主要原因之一。

是时候采取行动了

基于该模型的预测结果和过往的研究证据,研究者认为,对有效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进行投资,以减轻癌症负担,对保护全球人类健康与经济繁荣至关重要。然而,目前仍少有国家在减少癌症和非传染疾病的国际目标方面取得有意义的进展。研究者呼吁,应加大投资,促进医学研究发展,鼓励创新,降低癌症的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

此外,研究者还特别指出,烟草是世界范围内癌症的主要可预防因素。早在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已获批实施,但目前仍有包含24亿人口的49个国家仍然未以最高程度采用公约提出的六项控烟策略(MROWER)中的任意一项。如过往有研究表明,如果中国将烟草税提高至其零售价的75%,并实施广泛的烟草控制政策,将在2015年至2030年间节省1万亿美元。

在同期评论[2]中,迈阿密大学西尔维斯特综合癌症中心Gilberto Lopes博士指出,评估全球癌症成本只是“第一步”,并敦促采取实际行动改善现状,如建立与发展覆盖全民健康的基础设施,制定和实施国家癌症控制计划,接种预防常见癌症的疫苗,控制烟草,促进健康饮食、锻炼和减少肥胖等。他表示,据估计,在资源匮乏的地区投资144亿美元实施癌症核心预防战略,可能将为未来节省高达10000美元的癌症开支。

“现在是时候了(The time is now)。”他写道。

参考文献:

[1]Chen S,Cao Z,Prettner K,et al.Estimates and Projections of the Global Economic Cost of 29 Cancers in 204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From 2020 to 2050.JAMA Oncol.2023 Feb 23:e227826.

[2]Lopes G.The Global Economic Cost of Cancer-Estimating It Is Just the First Step!JAMA Oncol.2023 Feb 23.

本文首发:医学界肿瘤频道

责任编辑:XU*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