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央企密集开会,新一轮风暴来了

明说这地产 2023-11-02 06:25:02
最近一段时间,楼市和股市的动态,牵动着数亿人的神经,摇摆着人们的悲欢。毕竟,这两大市场,与无数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其实,在这些喧嚣声背后,还有一个更大的事件或风暴,正在紧锣密鼓的酝酿,目前已经呼之欲出。根据财政部数据,其去年的总营收超80万亿,占GDP的68.25%。如此体量,其一举一动都深刻影响着经济发展全局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就是国企的新一轮改革。中秋、国庆假期后,国资委、国央企就密集召集开会,部署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目前大部分地方和中央企业的新一轮改革实施方案和工作台账已经制定完成,将在修订完善后正式印发。按照国务院国资委相关计划,实施方案和工作台账的制定工作将在10月底之前收尾。

也就是说,接下来国央企怎么干,已经定了。从《求是》杂志、官媒报道等公开的信息看,此次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亮点颇多,将深刻影响未来的经济格局。当然,首当其中的还是身处变革中央的国央企。

国央企必须聚焦主责主业

盲目扩张将被进一步遏制

做大,几乎是每家企业的信念。最典型的表现,是世界500强的情结。今天的人们,已经很难想象当年我们对世界500强的狂热。

1996年,在中国,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对世界500强的情结达到了一个高峰。据不完全统计,当时中国至少有30家企业的目标是进入世界500强。

这年秋天,当时的国家经贸委宣布,未来几年重点扶植宝钢、海尔、江南造船、华北制药、北大方正、长虹这6家公司冲击世界500强。2004年,宝钢首次进入世界500强企业之列,排名372位,比规划的时间提前了一点。

当时,国企改革的主方向之一,就是走向市场、组建集团做大、做强。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规模越来越大,涉足的领域也越来越多,逐渐变得缺乏重心,主责主业不够明晰,容易引发粗放管理。

前不久,国家审计署的报告就提到,通过对33户中央企业进行重点审计,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资产管理仍较混乱”,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资产不实,二是管理不严,三是违规经营。

央企,已经是国有企业里面的佼佼者,从各个数据维度上看,都遥遥领先绝大部分地方国有企业。佼佼者都还存在这样的问题,何况是其他企业。这种大而不强的状态,肯定不符合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十分鲜明的导向,一是更加注重突出做强做专,绝不盲目求大;二是强化核心功能使命担当。三是积极践行三个属性统一。

功能使命性任务是这一轮改革的最大亮点,国有企业就是要急国之所急、应国之所需,尽己所能、服务国家战略,更好发挥战略支撑作用。

为何强调功能使命性任务?因为,功能使命性任务是国有企业作为大国重器、强国基石的鲜明体现。重点是要找准定位,根据自身技术优势和禀赋条件,选择好突破口。这就要求企业对本行业、本领域的情况掌握准确。

之前,从中央到地方,为了遏制央企和国企盲目扩张的冲动,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比如,最近陕西省国资委更是发布《陕西省省属企业投资监督管理办法》,禁止业中无房地产开发业务的省属企业参与非自有土地竞拍、开发……

▲来源:陕西省国资委官网

当然,最典型的还是今年初,对央企的考核指标从“两利四率”改为“一利五率”。考核体系就是指挥棒。指挥企业向高净资产收益率高营业现金率转变,也就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之前,要完成“两利四率”的考核,最简单的是向外扩张并购,比如并购2020年以前建成的有补贴的绿电电站,这种电站的利润率很高,劳动生产率也很高(因为需要的人少),但是净资产收益率并不高,经营性现金流也较差。搞房地产开发,也比较容易完成“两利四率”的考核。“一利五率”的新考核体系下,并购必须找比自己现在主业净资产收益率高的现金流好的……难度剧增,从根本上遏制了国企盲目向外扩张的冲动。戳我,承接“一利五率”指标,稳增长,创效益

当然,广大地方国企普遍还没有采用这一新的考核标准,但在新一轮国企改革“强调功能使命性任务”的导向下,未来会势必会不断完善主责主业动态管理制度,引导国央企做强主业,坚决遏制部分国有企业盲目多元化、“铺摊子”倾向。

事实上,聚焦主业,也是可以在做强的同时做大的。比如,中国宝武(2016年,原宝钢集团与原武钢集团实施联合重组而成)位列2023年《财富》世界500强第44位,在全球钢铁企业中持续居于首位。

据界面新闻报道,中国宝武内部已提出,“十四五”以后,集团将不再参与世界500强评比,改由下属子公司参与。因为据中国宝武估计,到“十四五”末,中国宝武将有四五家以上的子公司能够入围世界500强。

重组整合,将会加速推进

并且,广度更广深度更深

今年三四月份,坊间传闻部分央企将进行深度整合,消息一经传出就引发广泛关注,其中涉及地产板块整合的内容,更是引人遐想,有人甚至将名单都列出来了,可谓有鼻子有眼,就差官宣了。

虽然传言中的央企,很快就出来辟谣:“内部未获悉上述消息”。不过,即便是真的,小明也并不惊讶。因为聚焦主责主业,做强做优做大国央企,很重要的一个路径,就是整合重组。

仅以央企为例,2003年国务院国资委成立之际旗下直接出资控股的央企就达196家,而后增至200多家,现在数量已经不足100家。至于地方国企的整合数量就更多了。

在近期公布的国有企业新一轮改革任务中,进一步加大市场化整合重组力度也是两大重点之一。国务院国资委党委近期在《求是》杂志刊发署名文章表示,要进一步加大市场化整合重组力度……促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接下来,国央企会面临全新的整合重组格局。

首先,速度会加快。近期,各地国企重组整合大动作不断。日前,黑龙江省政通大数据(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开始运营,标志着齐齐哈尔市国有企业整合重组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10月8日,海口市新组建的6家市属国有企业集体举行揭牌仪式,标志着该市形成“2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4家行业集团”的国资国企新布局。下一步,海口市还将加快实施市属国企整合重组。

……

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以来,共有333家地方国企上市公司有并购重组行为,主要聚焦在房地产,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等行业,同比大幅增长98%!

未来,速度还将继续加快。重庆市今年6月召开的全市国企改革发展工作座谈会就明确,要推动国有资本向主业集中、向优势企业集中、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加快重组整合一批、转型发展一批、做大做强一批……

今年以来,江苏省相继启动实施了省属贸易企业重组整合、省康养集团和省大数据集团组建以及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集群组建等工作。而江苏省国资委还将在新一轮改革期间大力推进13项重大重组整合……

其次,按照“做强做大”原则和功能定位,省属直管国企将进一步整合为竞争力更强的支柱性国资集团;按照“做优做精”原则,集团之间和内部也将进一步推进“一企一业”和“一业一企”的深度重组。

比如,去年以来,河南共完成17家省管企业新建或重组,组建了10家专业化子公司,布局优化力度空前。下一步,河南省国资委还将研究制定新一轮战略重组具体意见,推动省管企业钢铁有色、电子信息、航空、建工、物流等业务向优势企业集中,增强产业引领和价值创造能力。

最后,更多的障碍将被消除。重组整合可以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好处很明显,但要推动落地有非常多的利益问题。现在,各地的重组整合大都是在同一行政级别上开展的,整合也多位专业化整合。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会不会出现更多跨行政级别的整合?甚至出现跨区域、跨层级的整合?小明认为,完全有可能,而且这个趋势比较明显。因为,企业竞争,不只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更是背后的产业链的竞争。如果产业链的整合有利于国资国企更好的发展,产生更大的效益,即便前行之路障碍重重,依然会走下去。改革,不就是将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吗?

这样一来,对资产管理效率低下,收益差的国企来说,就将被其他更优秀的国有企业整合。戳这里,了解国企资产管理解决方案真正按市场化经营机制运营

国央企,也不能吃大锅饭了

专业化整合,可以从根本上减少重复投资和同质化竞争、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实现业务的做精做强:

“横向合并”战略性并购重组,有助于减少边际成本、提高市场份额;“纵向联合”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则能够强化产业链的上下游协同,提高经营效率……

重组整合,是“物理变化”,最终想要达到理想的效果,却还要“化学反应”,这里面的催化剂就是一系列的制度安排。

新一轮国企改革强调,注重巩固深化制度性改革,打造真正按市场化经营机制运营、充满活力的国有企业。

事实上,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一直被认为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因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是培育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决策、自我发展的微观市场主体。国央企,作为经济发展的压舱石,自然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任务。

上一个三年行动,大部分体制机制性任务已经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接下来,关键是要在扩大覆盖面、提升质量效果上下功夫。截至去年年底,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已覆盖8.4万户国有企业22万余人,但一些企业目标挑战性不足、刚性兑现不够。只有进一步向更加精准化和刚性兑现去深化,并参照这个逻辑在更大范围落实国有企业各级管理人员的经营管理责任,才能真正让体制机制落到实处、形神兼备……

人才和激励的市场化,对激发国央企员工的积极性,至关重要。某进取的城投总经理告诉小明,虽然城投公司面临着比市场化国企更多的约束,但公司近些年在框架允许范围内,积极突破,面向社会公开选聘和集团内部竞争性公开选拔等方式,引进和培养了大量各类专业人才,如今集团员工的平均年龄已经下降到40岁以下,本科以上人员超过70%。同时,面向中层以上干部及重点下属企业,已经全员推行绩效考核,彻底打破过去国有企业人才考核与激励机制僵化的问题。一套组合拳下来,公司的人均生产效率,相比3年前提高了50%,而且还有继续提升的空间……

该老总指出,过去,虽然很多体系内的公司经常讲,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促进“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但真正落实的还不够多。但这是国企改革的大方向,晚做不如早做。

最近,国务院国资委就再次强调,关于2023年中央企业和省级国有企业集团公司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相关制度要全覆盖,原则上,近两年制度的执行没有相应动作的要抓紧推进。

未来,诸如国央企减员、降薪,恐怕将会是常态,因为市场化机制下,必然是人员有进有出,工资有增有减,看绩效说话。

与之相应的,未来国央企的自主权也有望进一步扩大。比如,在精准化差异化个性化上,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王宏志举例说,如集团公司授权放权与子企业董事会行权要精准衔接,需要差异化甚至是个性化操作,促使企业更好适应市场变化。再比如,混合所有制企业如何更好发挥积极股东作用,也需要更加精准灵活地深入探索。

小结

从7月中旬召开的电视的电话会议拉开序幕,到9月份28日召开的专题推进会,再到最近方案完成,新一轮国企改革方案的推进速度可以说非常快。

之所以这么快,是因为形势紧迫,时不我待。一方面,当前世界正处于新的动荡变革期,正在经历大调整、大分化、大重组,不确定、不稳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另一方面,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国央企大多分布在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是实现国家战略意图、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的关键变量。但一些长期制约国有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尚未彻底破除,只有继续深化改革,才能以自身的高质量发展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这在上一轮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已经得到充分验证。以东北地区为例,通过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实施市场化运营机制、推进重组整合等,很多老企业焕发了新活力。数据显示,去年东北地区中央企业及子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7.2%,三省一区省级监管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7.3%。这让新一轮的国有企业改革十分令人期待。(作者:明源不动产研究院 凌峰)

0 阅读:0

明说这地产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