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周天子已没了存在感,为何晋齐楚不敢取而代之?

海叔说 2022-06-25 11:05:48

公元前1046年,武王姬发领着正义联军打败了商纣,不但建立了周政权,还分封了天下的几百诸侯。不过稍微熟悉那段历史的人都知道:自从武王死后,周天子没传几代就沦为了打酱油的摆设,基本上没啥存在感,尤其步入了春秋战国时代,周王一个比一个悲催。

直到了战国末期,秦才敢冒天下大不为而灭了周。这里就有个问题了:既然周天子没了存在感,那些大诸侯国为啥就不取而代之呢?春秋时期,那会儿实力比较强的国家就数晋、齐、楚3国了,而且这3个国家的君主都曾当过那时的霸主。

然而比较有意思的是,晋文公、齐桓公、楚庄王这3人做了霸主时,基本上都是互掐,从没做出取代周天子的事情。即使楚饮马黄河之际,也就问鼎意思了下而已,但被别人几句话就给说跑了,压根儿不敢再挑战周王权威了。那晋、齐为何就没起过非分之想呢?

首先,那时周天子虽已没了啥存在感,但别人好歹是正统国君,而当时的“周礼”还比较有约束力,这个思想束缚着所有诸侯,他们当年得到了武王的分封,所以还不敢造次。而齐是姜太公的后代,他们的国君感先君厚恩,所以不会乱来,至少在外人面前得做出恭敬的样子。

在这种情况下,齐桓公想出来了“尊王攘夷”的办法来忽悠大家。这个口号高大上,又能实现霸主的梦想,所以齐桓公成功制霸。再说晋国。这个国家之前很强大,毕竟属于韩、魏、赵3合1的大国,自然很有分量。但晋文公重耳也就与楚掐了很久,做了霸主后也没对周天子采取行动。

至于他们为何不敢对周下手的原因,应该就是那会儿天下诸侯过多,晋根本没有统一天下的实力,同时晋要对周王下手的话,就肯定有人会借“保护周王”为由而反对晋,到时候楚、秦、郑、鲁等国来个“代周讨逆”,也许晋就悲剧了。

至于楚光耍问鼎的嘴功却不来真的,这又是为何呢?说到底,楚那会儿也不具备取而代之的实力。首先,那时候天下诸侯还有不少,楚很难收服那些国家。

其次,当时周依然为正统,楚要取而代之似乎有“篡逆”之嫌疑,这个锅他们背不起。再者,楚南方都还没统一,越、吴都是楚的潜在威胁。记得后来吴就曾破了楚,由此可见,楚的南方都还没整明白,哪有实力去玩统一天下的把戏呢!

同时,当时晋、楚、齐3国的政治理想还没到达取代周的地步。那会儿,晋主要想把中原的地盘抢个干净,而齐基本在向东发展,楚也在积极稳定南方的地盘。

客观来说,他们3国的工作做点在扩展地盘方面。换句话说,楚、齐、晋仅处于为将来夺取天下蓄力在,还不具备取代周的实力。综合来看,晋、楚、齐也就没有采取行动取代周王了。故周天子足跑了500多年的龙套才被秦所灭。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