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目前汉传佛教影响最大的有两个宗派,一是达摩东渡,后经六祖慧能推广传播开来的禅宗思想;另一个就是以慧远大师为倡导的净土思想,后经唐朝的善导大师等人的推弘,成为中国民间佛教信仰最大的宗门。但凡是念阿弥陀佛之人,大多为净土宗。玄奘法师虽然西天取经的故事广为人知,但传下来的唯识宗却对中国后世的佛学思想影响不大,这究竟是为什么?
按理说,玄奘法师的佛学理论极为高深,他曾游学与印度各地,并在有名的寺院那烂陀寺做过副主讲,与当时佛教外的一些派别论战的时候,玄奘的理论和对佛学的理解往往让论战之派节节败退。回到唐朝后,也很受唐太宗的赏识,之后,长安弘福寺组织译场,开始译经,其后在大慈恩寺,北阙弘法院、玉华宫等处举行。
可以说,玄奘的一生大部分时间用来翻译佛经,弘扬佛法,他自己写过的书有两部,一是在印度时期写的《会宗论》,这本书可惜的是没有流传下来,另一本就是著名的《大唐西域记》,写了他取经路上的见闻,国家情况,地理形势等等,这本书有着很重要的史料研究价值。他从印度带回佛经700多部,翻译过的经书有很多,大家知道的有:《解深秘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
玄奘也是唯识宗的奠基人,后来他的弟子窥基以大唐慈恩寺为传法基地,被人称为慈恩大师,后来唯识宗也名慈恩宗。玄奘的思想主要是来自印度大乘佛教的瑜伽行派的“唯识”思想。而唯识的思想极为深奥,可以说基本上继承了古印度佛教的体系,受到当时的上层阶级的认同,但并不具备在民间推广的基础。
用现代的说法,就是他的思想比较高冷,只属于少部分人的喜欢,并不具备“网红”的传播力度。
玄奘的唯识宗经过弟子窥基大力推广,成为一个宗派之后,又经过慧沼法师,圆测法师的推弘之后,这个宗派就逐渐的衰落了,直到近代唯识宗才被人们重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