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胆固醇高?易诱发胆结石?不妨听听专家是怎么说的

熊猫医学社 2025-04-28 11:30:45

鸡蛋作为一类常见的营养品,其蛋白质、脂肪、维生素以及矿物质含量都相当丰富,再加上其实惠亲民的价格,更使它成为了深受大众喜爱的食物之一。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听到“每个人每天至多只能吃一个鸡蛋”的说法,其依据在于鸡蛋中的胆固醇含量较多,如果摄入量过多,很容易增加心脑血管疾病、胆结石或胆囊炎症等疾病的发病率。

而就在前段时间,一位王先生就因突发胆结石被送进了急诊室,据其亲属反馈,王先生每天要吃5个以上的鸡蛋,因此,不少网友猜测,这或就是其患病的诱因。

那么,吃鸡蛋真的会增加胆结石发病率吗?吃鸡蛋到底要不要扔掉蛋黄呢?这3点或给你答案。

1.胆结石的发病诱因有哪些?

胆囊是人体的一个小型分泌腺,其主要负责将肝脏分泌的胆汁进行储存与释放,从而帮助人体更好地分解与利用脂肪类物质。

因此,当胆固醇摄取过多时,胆囊的工作压力就会变大,因此便可能诱发结石。但这也只是诱发疾病的因素之一,若是自身的体脂率过高,且常年不吃早饭、饮食不规律以及每日饮水量不足,那么同样可能诱发胆囊炎或是结石。

2.胆固醇是什么?

胆固醇其实是维持人体机能运转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其在中枢神经构建与保护、合成维生素A以及保护视力健康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不过,常言道:“物极必反”,若是胆固醇摄入量过高,对身体的危害同样不可忽略。

因为从胆固醇的分子量和结构来看,其主要分为高密度和低密度两种,其中,高密度的胆固醇对身体益处较多,而低密度的胆固醇则容易堵塞血管、诱发动脉硬化及其他心脑血管疾病。

因此,补充高密度胆固醇、清理低密度胆固醇,才是合理的调理方式。

3.鸡蛋与胆固醇

经过现代营养成分分析,研究者发现,鸡蛋中的确有较高份额的胆固醇,而且高密度和低密度类型都不少。但同时,鸡蛋中还有一定量的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卵磷脂,这些物质在进入体内后,反而具有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浓度的功效,还能将低密度脂蛋白分解成细小颗粒,从而利于其排出体外。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鸡蛋中的胆固醇虽然不少,但它却能自行实现降胆固醇的功效,因此,每天早晚各吃一个鸡蛋也是没有坏处的。

总之,鸡蛋对血管健康以及胆囊状况的威胁,或许并没有大家所想的那么大,日常食用时,也不必刻意去除蛋黄。

【本图文由“熊猫医学”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棉花,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0 阅读: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