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军官救下9万红军,开国后被判死刑?主席:那是红军的恩人

鲜衣怒马讲文史 2025-04-18 16:13:29

【前言】

在中国近现代的历史篇章里,有这么一位人物,他原本是国民党里的一个重要官员,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独自一人做了件大事,救下了好多红军战士的性命。

不过,在国家成立以后,他差点被老百姓判了死刑,多亏了毛主席亲自出面,在要执行死刑前的6个小时,才把他从刑场给救了回来。

【向我党传递“铁桶计划”】

莫雄的爹妈都是那会儿社会最底层的人,所以他小时候过得特别不容易。

那时候,广东的教育正赶上清朝快结束的时候,受到国内外好多事情的冲击,正经历着变化和革新的阶段。

莫雄挺走运的,赶上了当地教育变革的好时候,九岁那年进了私塾,念了整整两年书。

莫家生活条件确实不好,加上穷人家的孩子懂事早,到了12岁那年,莫雄因为家里没钱,只好放弃学业,出门打工养活自己。

莫雄因为生活的压力,很早就开始接触社会的底层圈子,这让他对社会现状有了很透彻的理解。因此,他内心产生了强烈的愿望,想要去推动一些改变。

莫雄在16岁那年,决定去当兵,他心想着,或许在军队里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后来他辗转于宁、泸、赣、闽、滇、黔、粤这些地区,并且还投身到了北伐战争中。在战场上,他因作战勇敢而出名,多次获得战功的荣誉。

到了民国那会儿,莫雄已经是粤军里响当当的人物,而且在国民党里头也有不小的政治分量,能跟蒋介石较上劲。

那时候,蒋介石搞了个“党务整顿”的招数,想要清除那些跟他不对付的人。莫雄呢,因为触了蒋介石的霉头,没过多久,手里的兵权就被剥夺了。

就在那会儿,莫雄自个儿找上了中共的地下党。后来,多亏了周总理、李克农他们的一番努力,他成了中共隐蔽战线上一个特别重要的帮手。

1934年的时候,莫雄被国民党任命为赣北第四行署的专员,同时还兼着保安司令的职务。不过,他手下那些部门啊,其实都是中共的地下党员在管,像刘哑佛、卢志英、项与年这些人,都是实际上的头头。

1934年的时候,蒋介石和德国的军事专家赛克特琢磨出了一个对付中央苏区的法子,他们管它叫“铁桶大行动”。这个计划说白了,就是要把红军给团团围住,一举把中央苏区给端了。

那时候,莫雄是江西德安的行政一把手,还兼着德安这块地方的保安头头,他也去参加了那场秘密的军事商量会。

莫雄察觉到了“铁桶计划”会给红军带来大麻烦,于是打定主意要把这个军事行动的消息透露给我们党。

严希纯和项与年他们几位党员,接到了莫雄传来的消息,一下子就明白了这事有多关键。他们赶紧行动起来,让对那一带特别熟的项与年,换上了教书先生的行头去探情况。

揣着四本学生字典,里面用特制药水藏着“铁桶计划”的精髓,我冒险穿越敌人的地盘,目的就是要把这份重要情报亲手交到中央苏区的周总理那儿。

根据这份重要情报,中共中央迅速行动,比原计划早了10天开始了战略性撤退,我们称之为长征。这次及时的行动,确保了8.6万名红军主要部队没有被国民党的军队团团围住。

传说那时候,毛主席瞅着那份“铁桶计划”的密报,直呼“这可比在战场上干掉敌军好几个师都来得金贵”。长征大功告成后,他还屡屡提起,“要不是莫雄,咱们长征那会儿可没那么容易及时杀出重围”。

【和蒋介石分道扬镳】

莫雄在年轻的时候,就跟着孙中山一起闹革命,他和蒋介石都是粤军里的头头。在攻打陈炯明那些战役里,他俩搭伙合作,一起打仗。

莫雄两次在战火纷飞中把蒋介石从鬼门关拉回来,这让蒋介石把他当成了“大恩人”,还说他们是“过命的交情”。

蒋介石刚开始掌权那会儿,莫雄因为朋友多,路子广,就被他看中了。蒋介石还借助莫雄的能耐,去拉拢那些地方上的大佬。

那时候,他特别看重莫雄,给了他不少重要职位,就像让莫雄去当赣北第四区的行政督察专员,还兼任保安司令这些。

不过,当蒋介石的权势越来越稳当后,两边的好处就开始有了没法解决的冲突。

例如,蒋介石为了加强自己的地位,硬是把莫雄带领的粤军第十一师的武器给没收了,还把他从重要的军事圈子里踢了出去。

莫雄那时候是粤军第十一师的领头人,但因为不是蒋介石亲手带出来的人,所以就变成了要被整顿的目标。他的军队指挥权被拿走了,只给他留了个没实权的职位,这样一来,他在政治上的地位就大幅度下滑了。

莫雄心里头对蒋介石那套独裁做法,还有他老是打压那些不是自己心腹的将领,感到非常不舒服。这样一来,他们之间的不和就摆到了明面上。

后来,莫雄跟我党有了联系,他借着在国民党里头当的官,像江西德安的保安司令这些,给中共送去了不少情报。

1934年的时候,有人悄悄给红军送去了“铁桶计划”的情报,这一举动直接打乱了蒋介石想要“剿共”的计划安排。

那时候,莫雄心里盘算的是,要通过打击蒋介石的势力来出一口政治上的恶气。

不过这事儿得看行动别看心思,说实话,我军这回是捡了个大便宜。后来,莫雄在解放战争那会儿,偷偷地给中共送军需品,结果蒋介石就开始怀疑他,还打压他。

到了国共内战那会儿,莫雄因为跟共产党有来往,直接被蒋介石给盯上了,列进了要暗杀的名单里头。

那时候,毛人凤真就派了国民党的特务到广州市区,打算对莫雄下手,总共试了两次。不过呢,都因为中共地下党提前得到了消息,所以他们的刺杀行动都没能成功。

那时,莫雄已经完全丢掉了国民党里的军政头衔。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他借助我党的协助,伪装成一个做生意的,悄悄通过澳门跑到了香港躲起来。

【回归大陆】

建国以后,莫雄被有关部门接回国内,一开始他被分配到了广州,负责一些基础性的工作。

莫雄是个社交高手,没多久就和当地人打成一片了。但话说回来,社交既是他的长处,也成了他的软肋。

莫雄的人脉特别广,那时候战争结束还没几年光景,没过多长时间,他的真实身份就被别人给认出来了。

那时候,全国正在进行土地变革,莫雄这位国民党少将兼地主的身份不小心露馅了,立马就被当地的百姓逮住进行批判斗争。当地政府还想根据规定把他给处决了。

毛主席知道这事后,立刻让人给地方政府发了封加急电报,电报上说得很清楚:“先别急着处决莫雄,把他送到广州再审一审。”

后来决定一定要全力保护莫雄,还特地让叶剑英亲自来负责莫雄之后的安排事宜。

叶剑英遵循主席的指示,把莫雄安全转移到了广州,并妥善安置。没过多久,中央就在全国范围内宣布,莫雄是一位“对中国革命事业有着非凡贡献的爱国志士”,不仅洗清了他所有的冤屈,还让他担任了广东省参事室的参事职务。

有传闻说,毛主席专门下了命令:每个月都要给莫雄生活费,还给他安排了住处和保镖。

莫雄过世之前,他在政治上所享受的待遇,一直都比大多数原国民党起义将领要好得多。

莫雄的事迹能够引起中央的重视,甚至让毛主席亲自过问他的生活和工作安排,首要因素无疑是他早期对我党的鼎力相助以及在隐蔽战线上的长期付出。

那时候,毛主席亲自讲过:“莫雄对红军那可是有大恩的。”后来,主席对莫雄的照顾,就像古时候人们“重金求马骨”那样,并不是真的在乎那马骨,而是有更深的意思。

而是通过这样做,向世人展示对人才极度渴求的真心,从而引来那些真正有才华的俊杰。

莫雄以前是国民党里的一名高级将领,他最后能得到政治上的妥善安排,这事儿挺有代表性的。

说白了,莫雄算是蒋介石的“大救星”,他后来站到了中共这边,还受到了很好的待遇。这事儿对国民党的“忠诚宣传”打击可不小,也让台湾当局对那些残余势力的掌控力大打折扣。

没过多久,中央就发布了新的规定,这里面关于莫雄事件的处理原则,主要就是两大点。

一、设定一个评估准则,就是“立下大功的人,不管他以前是什么身份,都不受限制”,这样以后碰到类似的历史人物时,我们就能有法可依地去处理。

二、把“把对手变成伙伴”的思路放到对台工作的规划里,直接帮忙实现和平统一的大目标。

后来,莫雄回到大陆的经历,还有他在那边碰到的事儿,比如毛主席出手阻止了对他的死刑判决,再加上他在大陆上任的新消息,这些都透过报纸啊之类的途径,传遍了港澳台地区。

它变成了击溃国民党残余力量心理防线的一把利剑,这事儿也被记录在对台工作的资料里,成了后来促进两岸交流的历史凭证。

【结语】

1979年,两岸关系开始变得不那么紧张后,莫雄老先生多次出来讲话,用自己的故事来解释“爱国这事儿,不分早晚”的理念。

1980年,莫雄离世后,广东省委中共方面为他举办了一场缅怀仪式,认可了他“在革命中有着独一无二的贡献”的重要身份。

这一评定意味着他的政治角色实现了彻底转换,从被视为“国民党里的罪犯”变成了“统战工作的榜样”。

莫雄,被誉为“党的忠实伙伴与优秀同志”,这一称号记录在清远市人民政府的档案中。信息参考日期定格于2023年3月30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