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王阳明说,知行合一有3个层次

三自国学 2024-09-29 10:09:43

我是董三自,身为市井小民,咱就是要做草根国学。治国平天下是精英们的事,我只分享普罗大众关心的幸福自在、修身立命的古人经验与智慧。欢迎关注。

今天继续学习王阳明的心学典籍《传习录》。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

他认为,人的本心(良知)即天理。

天理无所不通,无所不知,因此一个人的本心中就具有一切“知”;

而行为之所以无法跟知做到一致,是因为每个人良知的通透程度不一样。

因此,每个人知行合一的境界并不等同,可分为3个层次。

一、生知安行

阳明先生说,能做到生而知之,是心性明彻的人,极少的圣人才能达到。

这种人仿佛生来就知道应该做什么,也知道怎样正确的行事。

他们的状态是“尽心知性知天”,啥意思呢,心即本心,尽心就是尽性;

性是指人的天性,与天理,天道相通。

天下唯有至诚才能感通天地,一个人了解了自己的本心本性,即了解了天道。

这类人的特点是:质朴,纯真,不管什么年纪都能保持赤子之心。

个人感觉似乎古时候这类人比较多。

现代社会可能是人心的染着太厉害,一个人生下来很快就变得世故、机巧。各位有没有同感,近来,“赤子之心”这种东西,在小孩子身上都很难见到了,大人就更难得了。

因此,现在有理想,有情怀的人越发少见了,心里大都只装着一个钱字。

所以重提“致良知”,知行合一,很有必要。

二、学知利行

阳明先生认为,这类人算得上贤人,是“存心养性事天”。

存心,比起尽心来,意思就差了那么一些,不过也是在有意识地修养自身。

因为对自己的心性不够了解,也就做不到通达天意;

但他们尽力学习,以提升学识、修养身心;

然后学以致用,勤恳地做那些有利于他人之事,以此来接近本心。

他们虽做不到完全的合一,不过也在努力地朝这个目标靠近。

三、困知勉行

阳明先生用了一句话来形容这类人,叫:

“夭寿不二,修身以俟”

意思是,这种人目前还不清楚自己的使命;

不过他们不论长寿或短命,都不会改变自己一心一意修养身心的想法,以此来等待天命的降临。

听着他们的境界也挺高的对吧。

不过先生却说,这类人不过算得上好学之人罢了。

您觉得第三类人到底差在哪呢?

我是董三自,喜欢此文欢迎关注、点赞、分享、收藏。谢谢。

更多精彩:

国学:“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是在指责天地吗?

提升能量的简易方法——《传习录》读后(先生游南镇)

国学:阳明先生说,世上有两种人不可改变​

一切为了提升认知,开启智慧。欢迎加入!诚恳邀请您探讨、交流。

0 阅读:33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