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经历了无数次战斗的27军,迎来了它的“转折点”——换防。
这支老部队原本隶属于南京军区,但根据上级指示,他们将被调往北方的张家口。
从南方的鱼米之乡到北方的干旱高原,部队面临着一系列困境。
而一次“大米风波”更是让27军军长尤太忠直接给许世友将军打去了电话。
“司令,这是你办的事嘛”
究竟发生了什么?又是如何处理的?
27军的转隶1969年8月,南京军区的第27军接到了来自中央军委的命令——转隶至北京军区,驻防地点从江南水乡的南京,转移至北方的张家口宣化地区。
对于27军的军长尤太忠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地理迁移,更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此时的27军,正值壮年,战力强悍,士气高涨。
转防北上,几乎意味着从“鱼米之乡”到“风沙之地”的改变,这对长期驻扎在湿润南方的27军来说,适应这片干燥而多风的高原,绝非易事。
当命令下达后,尤太忠没有丝毫犹豫,迅速召集军官会议,指示各单位做好充分准备,确保部队的装备、物资以及各类后勤需求的顺利转移。
尤太忠没有选择等待,他亲自到各个营地检查准备情况,确保每一项任务都有条不紊地进行。
为了赶时间,他亲自带着后勤人员加班加点,确保所有的装备和物资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装车。
那几天,尤太忠几乎没合眼,部队的顺利转移关系到每一位战士,不能有丝毫松懈。
接下来,先头部队已经开始向张家口进发,此时,许世友的身影却出现在了火车站。
他作为南京军区的司令员,亲自前来看望这支即将离开自己辖区的部队。
尤太忠早已知晓,许世友对27军的感情深厚。
许世友站在尤太忠面前,紧紧握住了他的手,言语中带着一丝不舍。
“尤太忠,你一定要把这支部队带好,不能让那些曾为国家和人民流血牺牲的战友失望,有什么困难就和我说。”
尤太忠默默地点头,肃立在许世友面前,向他致以一个标准的军礼。
“司令,请放心,我一定会带好这支部队,不辜负您的期望。”
随着27军的迁移,新的问题接踵而至,虽然部队已经顺利抵达张家口,但当官兵们开始安置自己的生活时,他们才真正意识到,环境的变化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复杂。
张家口的气候与南京截然不同,干燥的风沙让很多官兵感到不适。
特别是一些长期生活在温暖湿润地区的士兵,他们的皮肤开始出现红肿、干裂等问题。
更令尤太忠忧心的是,张家口的食物口味和南方差异巨大。
南京的士兵们几乎一餐不离米饭,但在这里,军中的伙食却被粗粮和面食取代。
许多官兵的肠胃不适应这些北方的食物,出现了严重的腹痛和腹泻等症状。
尤太忠看到战士们的情况,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不仅会影响士气,更可能影响到部队的正常训练和战斗力。
大米风波尤太忠下定决心:无论如何,必须为部队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
他知道,部队在许世友将军的手下经历过无数艰难的战斗,许世友对他们的关怀如同亲兄弟一般,自己一定能通过老司令的帮助,解决眼前的困境。
于是,尤太忠拿起电话,拨通了许世友的办公室。
电话那头,许世友的声音依旧那样洪亮,带着一股久违的亲切感。
“尤太忠,有什么困难尽管说,别客气。”
许世友的话让尤太忠略微松了口气,但他心里知道,这并非是一件小事。
“司令,我们这里的战士吃不惯北方的粗粮面食,肠胃出现了不适,很多人腹泻腹痛,影响了训练。”
“如果可能的话,能否为我们支援一批南方的大米?让大家慢慢适应。”
许世友听后,立刻表示支持:“你放心,我这就让后勤部安排,无偿支援,尽快把大米送过去,你们的困难,我一定会解决。”
尤太忠心中一喜,感谢地说道:“谢谢司令。”
挂掉电话后,尤太忠稍微安心了一些,心想着,许世友虽然已经不再是自己直接的上级,但对27军的关心,依旧如昔。
几天后,27军收到了许世友通过后勤部调配的大米。
这批大米的到来,仿佛给全军带来了新的希望,战士们迫不及待地卸下大米,准备改善伙食。
可当后勤人员与尤太忠对接时,才知道,大米并非无偿支援,而是要求27军支付费用。
“尤军长,这批大米需要结账。”一位军需处的人员说,“这批大米的成本非常高,既然你们现在已隶属于北京军区,按照规定,物资支援需要支付费用。”
尤太忠愣住了,他们现在有困难,这不是许世友将军特意安排的无偿支援吗?没想到竟然变成了要“结账”。
尤太忠有些愤怒,“这些大米可是许司令亲自安排的支援,怎么会要求我们付钱?”
军需处的人员显然也感到尴尬,但仍坚持自己的立场:
“尤军长,您知道的,27军现在已经不属于南京军区了。”
尤太忠没有再与军需处的人争执,而是转身走到一旁,拨通了许世友的电话。
“司令,这是你办的事嘛,不是无偿支援,怎么还派人要账来了”
许世友愣了一下,显然未曾料到会有这样的事发生,尤太忠简短地讲述了与军需处对接的情况。
挂掉电话后,许世友毫不犹豫地召集了后勤部的负责人。
得知真相后,他骂了一顿后勤部负责人,立刻取消费用的收取,并将要账的人叫回来。
要知道,当初农场种植的时候,27军可是给各处供给大米,事怎么能这么办呢。
此时的尤太忠,站在自己的指挥部里,挂掉电话后,他也感到自己有些过于激动了。
而这时,许世友将军把事情解决完,又打来了电话。
一切误会烟消云散,这次不过是没有沟通清楚,军需处的人才会去结账,许世友将军当然知道他们的难处。
不改初心大米风波已经尘埃落定,许世友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的南京街头。
这个城市曾见证了无数历史的波澜,而他与27军的故事,也早已在这座城市的每一寸土地上烙下了深刻的印记。
尤太忠和那支曾经在他手下奋战的部队,已经不再是自己的直属部队,但那份带着亲情的责任感,却依旧牢牢地系在心头。
尤太忠是他一手培养出来的军官,而这支部队,也是他亲自调教、精心栽培的“孩子”。
人生的轨迹总是会有变化的,27军已经移防到张家口,虽然远离了南京,但尤太忠会继续带领这支部队走得更远。
他们这份深厚的感情和责任,早已超越了空间和时间的界限。
此时,张家口的尤太忠也正忙于处理移防后的各种事务。
自从部队到达这个北方小城后,面临的困难不计其数:从生活条件到士兵的适应问题,每一个细节都需要他亲自操心。
尤太忠知道,许世友将军对他们的关心并没有因为他们的移防而改变,这时深厚的战友情谊。
而对于27军,无论身处何地,他都会带领这支部队坚强前行,为那些曾经并肩战斗的战友们,书写属于他们的辉煌篇章。
他们会始终坚持着那份属于军人最真实的初心与责任,面对挑战时毫不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