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灾民买不起米,范仲淹竟下令米价继续涨,灾民:不愧是好官

墨染青天白鹭 2024-11-29 15:59:35

在古代,对于任何朝代来说,赈灾都是仅次于战争的大事。

然而,古人碍于组织能力、粮食产量、交通运输等各方面原因。导致效率低下,无法及时地救助百姓,控制灾情。

更有甚者,一些地主、奸商趁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他们的行为无异于火上浇油,让人们苦不堪言。

面对以上种种,地方官吏只知道将一切都甩给朝廷。但是北宋名臣范仲淹就不一样,他在苏杭一带的赈灾堪称教科书,让人眼前一亮。

不过有意思的是,他所做的一切,看上去和赈灾一点关系也没有。更离谱的是,他竟然还帮着地主、奸商们抬高粮价。

而百姓的反应也很有趣。人们不仅不反感,反而感叹:范大人不愧是好官呀!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范仲淹的难题

庆历五年,范仲淹由于受到排挤,被赶出朝堂。他先是贬为邓州知州,后来于皇祐元年调任杭州知州。

祸不单行,范仲淹不仅仕途不顺,而且在杭州知州的任上遇到了一件麻烦事,那就是天灾。

以他当时的处境,如果他无法妥善处理赈灾一事,那么他在朝堂上的那些敌人一定会落井下石。到时候他将永无翻身之日。

然而,久居朝堂的他最是清楚,赈灾这事可没那么容易。

别的不说,就朝堂上那些六部尚书、几位宰执,就很难意见达成一致。一些人甚至会将此事当作攻击对手的借口。

最后等他们讨论出个章程来,少则一个月,多则半年。

然后等户部调拨粮食和银两,又是几个月的时间。

最后等赈灾物资送达,黄花菜都凉了不知道多久了。

也许,对于朝堂上的那些“大人物”来说,赈灾只不过是争权夺利的借口罢了。但是对于范仲淹来说,却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毕竟范仲淹可是写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及“久居庙堂之上忧其民”的人。他对于民间疾苦是十分看重的。

正是这种对于理想的执着,才使得范仲淹最终被“贬官外放”。

范仲淹心里明白:既然朝廷指望不上,那就只能靠自己了。可是,朝廷都难以解决的问题,他区区一个知州又有什么办法呢?

还别说,范仲淹竟然想出了三个“歪招”,凭借一己之力,顺利缓解了灾情,让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被忽悠的寺庙

宋朝不比其他朝代,地方州府的权力极其有限,绝大部分权力都掌握在朝廷手中。地方州府但凡想要做点什么,都是无能为力,只能指望朝廷。

这范仲淹的情况也一样,他想赈灾,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现在朝廷一时半会指望不上了,他只能指望当地的有钱人。

那么在地方上,什么人最有钱呢?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地主和商人。确实地主和商人确实有钱。但是这群人大多吝啬成性,想从他们身上雁过拔毛,可没有那么容易。

其实,还有一群人也一样很有钱,那就是寺庙。

古人信佛的多,以至于大多数寺庙都香火鼎盛。而且宋朝十分富庶,这就导致了寺庙的香火都要比其他朝代旺盛不少,寺庙的和尚们一个个肥头大耳的,一看日子就过得十分滋润。

此外,寺庙的田产、土地极多,甚至不少商铺都是寺庙的。比如宋朝有名的大相国寺,其门口的一整条商业街就都是大相国寺的。整条街上每天生意兴隆,人声鼎沸,这店铺的租金就是大相国寺的一笔不菲的收入。

范仲淹在短短一周时间里,就将杭州城内外大大小小的寺庙全都跑遍了。

每到一个寺庙,他就劝说住持:“大和尚,你看你这寺庙,好多殿宇、屋子都很陈旧了。这样很影响香火的。你看现在遭灾了,人工便宜。此时不大兴土木翻修建筑,更待何时?你看隔壁XX寺,已经开始翻修了。等他们修好,你这香火少说也要被抢走一半。”

这些住持一听,顿时急了。都说同行是冤家,香客就那么多。别的寺庙香火旺盛了,那自己这边的香火自然就差了。那这一寺的和尚,生活水平就要下降。

这些住持一琢磨。反正早修晚修,迟早是要翻修的,那确实不如趁着现在人工便宜翻修寺庙。就算不能让香火变得更旺盛,至少不会变差。这么一算下来,也不算吃亏。

于是乎,在范仲淹的忽悠下。杭州城大大小小的寺庙展开了一轮疯狂的建设,以至于几年之后才陆续完工。

而此举使得不少百姓有工作做,有钱赚,自然也就能填饱肚子了。

赛龙舟也能缓解饥荒?

前面说了,地方上的有钱人,除去寺庙,还有地主和商人。范仲淹自然不会放过他们。

只不过如何忽悠这群人为赈灾出一份力,着实让范仲淹困惑了一阵子。

后来,范仲淹想到一个主意,那就是赛龙舟。

苏杭一带本就有赛龙舟的传统。范仲淹以官府的身份发出告示,宣布要举行一连串的龙舟大赛,并且还拿出了不菲的奖励。

要举行比赛,那就要有参赛队伍。范仲淹就杭州所有有头有脸的人物都叫到知州衙门,这些人全都是杭州举足轻重的“大人物”。随便一个人跺一跺脚,杭州城都要震三震。

范仲淹劝说他们组织船队,参与龙舟比赛。这些人中,不少人之间或多或少都有着矛盾,更是有几户人家是世仇。范仲淹稍微一挑拨,他们就起了争强好胜之心。一时间踊跃报名。

很快,几十支船队就诞生了。

这些人一心就想着争一口气,在这龙舟比赛中赢过自己的仇敌。没曾想到,他们全都中了知州大人的算计。

龙舟比赛,首先就要雇佣船员,而且还要勤加训练。这船员的薪资待遇自然差不了。

此外,虽然各家多少都有一两条龙舟。但是那只是节日庆贺时小打小闹用用,朕要进行比赛,就要打造新的龙舟。这又是一大笔开销,且需要无数能工巧匠,以及打下手的小工。

以上这些人,赚到钱自然会去消费。不仅他们的家人可以吃饱饭,更能带动一波经济,让更多的人有饭吃。

此外,龙舟比赛会持续数月,吸引无数家境殷实之人。比赛举办期间,官府在附近设立了无数凉棚,供百姓摆摊用。那些看比赛的人,一边吃着点心,一边看着比赛,好不快乐。而这摆摊也能养活一部分人。

到最后,那些“大人物”满意了,而无数百姓也因此有钱买粮食了,可谓是双赢。

提高粮价彻底解决问题?

不过范仲淹最绝的一招还是强行抬高粮价。他给那些奸商们上了一课,让他们知道哄抬粮价最后反而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随着天灾的发生,接着便出现了粮食供不应求。再加下来,便是一些地主、奸商们囤积居奇、哄抬粮价。以至于百姓种地种不出粮食,买又买不起粮食。

毕竟这只是苏杭一带遭灾,其他地方依然是粮食丰收的。按理说灾情不会这么严重,这一切都是这些奸商们一手造成的。

即使官府限制粮价,也无济于事。他们确实会按照官府要求的价格卖粮,但是没几天就说卖完了,没粮食了。然后私下高价兜售粮食。官府拿这些人却一点办法也没有,毕竟对方表面上确实在配合官府。

如果换作其他知州,这事情最后只能不了了之,一切都指望朝廷了。但是范仲淹不是一般人,他可是千古名臣。他直接以官府的名义下令:粮价太低了,继续涨。

那些奸商一看,乐开了花。于是乎,一时间杭州的粮价翻了数十倍。

这些奸商不知道的是,范仲淹私下派人去外地散布消息,说杭州粮价多么多么高,知州大人是如何支持高粮价。结果就是,各地粮商纷纷运粮到杭州,打算大赚一笔。

做生意,讲究一个供需平衡。如果货物稀缺,价格就会上涨。如果极其稀缺,且货物十分有价值,就会出现上面的情况,翻了几十倍还有人买。

然而因为范仲淹的算计,使得大量粮食涌入杭州。一时间供远小于求的局面被打破,隐隐有供大于求的趋势。

而且那些外地粮商都是雇船运粮,如果不在杭州买粮,那么还要雇船把粮食运回去,更别提途中还会有损耗。为了尽快回本,他们开始主动杀价。

都不需要范仲淹出手,粮价已经开始回跌。短短几周后,已经快接近灾荒前的价格了。

这时候范仲淹出手了。他以官府的名义下令,规定粮价处于一个极低的水平。甚至比灾荒前的价格还要低。

这下子最受伤的就是当地的那些奸商。毕竟外地没有遭灾那些外地粮商采购粮食的成本很低。而本地奸商们的采购成本可就高了好几倍,甚至十几倍。

按照范仲淹规定的价格出售,那些外地粮商至少能保本。而那些本地奸商则一个个全亏死了。

但是他们不敢不接受范仲淹的规定。因为接受了,只是亏一部分。而不接受,则是亏光了。关键此时的粮价已经不可能涨上去了。

就这样,在范仲淹的计策三管齐下之下,还没等朝堂上那些“大人物”争论出个子丑寅卯来,杭州的灾情就被范仲淹给控制住了。

最后,朝堂上的那些尚书、宰执们成了笑话,反倒成就了范仲淹的大名。

当然,这种事情也就只可能发生在宋朝。毕竟宋朝商业发达,达官贵人们并不是那么反感商人。商人的地位也不低。更不乏像范仲淹这样懂商业、经济的大臣存在,才能想出如此绝妙的办法。

换作是其他朝代,讲究“士农工商”,商人地位低下,商业凋零,是绝对不会有人能够想出如此巧妙的办法的。

参考资料:

《宋史》

0 阅读: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