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根本不是健康指南,这是人体使用说明书!

可言可语 2025-02-17 16:32:25

“我实在是太迷恋可乐了!”

“昨天半夜我实在是忍不住了,去敲开了小卖部的门买了一桶可乐,在入口的那一瞬间,我能想象到可乐进入口腔、通过食管、进入胃部那个过程,真的是太爽了!”

这是很多年前,在农场医院上班的同事早上上班的时候给我说的她前一晚的经历。

作为一名医生,生活中的任何事似乎都可以和身体联系起来。

而很多年过去了,当我看到“消化的第一步并不是从食物到你的舌头的那一刻开始的。在你坐下来吃饭之前,这些齿轮早已开始转动了”这段文字的时候,我又想起了她。

除却医生,可能很少有人会被生活中的日常和我们的身体联系起来,但人体真的是个很有意思的器官,它会出问题,就像一个机器,某个部件会时不时地闹出点小毛病,所以才有了医院。

那么如果我们懂得点保养的知识,是不是就可以减少点障碍的发生呢?

卡兰.拉詹是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医学博士,他的《这本书可能救你的命:幽默有趣的人体维修指南》真的可以当作是人体知识的保养手册来看了。

同事凌晨敲开小卖部的疯狂举动,像一记重锤敲醒了我的医学直觉。卡兰·拉詹在书中揭示的"消化前奏曲",原来每天都在我们体内悄然上演。那个渴望可乐的念头一萌发,大脑皮层便化身指挥家,挥动神经递质的指挥棒,在迷走神经的琴弦上奏响序曲。唾液腺随之应和,胃酸在平滑肌的震颤中翻涌,这场交响乐的高潮尚未到来,消化系统已为迎接碳酸盛宴整装待发。

这让我想起那个精妙的比喻:人体就像24小时待命的米其林后厨。当手机收到美食短视频的推送,视觉中枢的神经递质便开始派发传单,胰腺主厨立即调配胰岛素储备,肠道菌群们摆好餐具严阵以待。

现代人沉溺的外卖软件,本质是在给这个精密系统发送虚假订单——深夜刷到的麻辣小龙虾图片,足以让肝脏加班加点准备胆汁,尽管最终赴宴的只有泡面。

拉詹博士用手术刀般的笔触剖开现代生活悖论:我们比任何时候都了解营养学,却放任消化系统在虚假信号中空转。就像同事明明储存着专业医学知识,依然败给凌晨的多巴胺暴动。

而一些病例也令人警醒:那个误将焦虑当饥饿的程序员,胃酸在无效分泌中蚀穿黏膜;把压力性暴食当作奖赏的主播,最终坐着轮椅来切除坏死的胆囊。

但希望总在认知觉醒处萌芽。当我将书中"饥饿量表"教给暴食症的朋友时,他们第一次分辨出胃袋的真实容量与情绪黑洞的区别。就像同事自己也在说:"原来那天半夜,不是我的胃需要可乐,是我的杏仁核在撒娇!"

拉詹的智慧在于,他教会我们聆听身体发出的摩尔斯电码——肠鸣音是胃肠道的晨间简报,舌苔颜色是免疫系统的晴雨表,就连指甲上的月牙都在诉说骨髓的造血故事。

还有一些我们经常掉的坑,比如很多人说吃维生素C能预防感冒,这基本就是“安慰剂效应”。感冒是病毒干的“坏事”,维生素C最多只能让你少流点鼻涕,根本不能把感冒病毒“赶跑”。所以,别再被这些“谣言”骗了,多喝水、多休息,才是对付感冒的“硬道理”!

你知道拔鼻毛有多危险吗?鼻毛可不是摆设,它是我们身体的“天然过滤器”,就像一个“毛茸茸的保安”,帮我们把灰尘、细菌这些“坏蛋”拦在门外。

要是你一时冲动,把鼻毛拔了,那可就等于把“保安”开除了,灰尘和细菌就会大摇大摆地闯进来,让你的鼻腔变成它们的“游乐场”。而且,鼻毛下面可是有血管的,搞不好还可能会导致感染,甚至引发颅内感染。

书中每一章都有“自救妙招”,这些小贴士不仅能帮助我们应对日常的小毛病,还能在关键时刻救命。

比如,如何用意念缓解疼痛?为什么癌症没有统一的治疗方法?这些问题的答案,不仅能让我们更好地照顾自己,还能在面对疾病时少走弯路。

适合谁读?不管你是不是医学爱好者,这本书都值得一读。如果你是上班族,经常熬夜、久坐,这本书能帮你改善身体状态;如果你是养生小白,想了解一些健康常识,这本书绝对是入门佳作;

如果你只是想读一本有趣又有料的书,这本书也不会让你失望。你不用担心看不懂它,通俗易懂的语言、幽默风趣的方式,完全可以让你重新认识了人体,同时也让我们如何照顾好自己。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了解了身体这台车你就不用担心路上抛锚啦!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