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手写教案:“100%必要”还是“0价值”?

雨旋玩转趣事 2025-04-22 08:24:53
期中检查开始了,学校将教师手写教案列为期中常规检查的硬性要求,这一规定引发了教师们的广泛讨论。 少数支持手写教案的一方认为,手写教案的过程是教师深度备课的过程。教师在一笔一划书写教案时,需要精心梳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设计教学环节。这一过程能让教师更好地熟悉教学内容,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理解,进而在课堂上更加流畅自如地讲授。而且手写教案能体现教师的个性化思考,不同教师的教案各具特色,是教师教学风格和教学智慧的体现。 很多教师对此规定存在抵触情绪。在数字化时代,电子备课和精美的课件已成为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电子备课方便快捷,可以随时修改、补充内容,提高备课效率;课件则能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要求教师必须手写教案,无疑是加重了教师的负担。一些教师为了应付检查,不得不照抄教参,这样的教案失去了原本的意义,无法真正服务于教学。 学校的出发点或许是希望教师重视备课环节,提升教学质量。但在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教师的实际需求和时代发展的趋势。是否可以将手写教案作为一种鼓励方式而非强制要求呢? 对于有个性化教学需求、愿意手写教案的教师给予奖励和支持;同时,对于选择电子备课的教师,制定合理的审核标准,确保备课质量。这样既能尊重教师的选择,又能保障教学效果,让备课真正回归到为教学服务的本质上来对吧?
0 阅读:4

雨旋玩转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