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赛事蜂拥而至,赛事等级如何区分,一篇带你看明白

濮铭谈运动常识 2024-10-26 19:22:52

今年因为2024田协新规中规定:申办A1类赛事认证资格,要求主办单位 2 年内主办过至少 2 场同距离或更长距离的路跑赛事(须在中国田协路跑赛事认证申请系统中可查询)。

影响了很多本来是A1级别的赛事,比如2024天津马拉松降成B级,2024郑州马拉松C级,就连最热门的广州马拉松也受到牵连,为了保住A1级别,最近被迫举办了一场鸡肋马拉松,让人惊呼不已。

在一个工作日,围着一个湖跑圈,全马仅仅只有50人,这种骚操作也是绝了!

很多人对马拉松级别不太了解,今天我就用一篇带大家看明白。

根据《中国田径协会路跑赛事管理办法》,将路跑赛事分为A类(A1类、A2类)、B类及C类。

A1类赛事指赛事的赛道、丈量、距离、计时、裁判、兴奋剂检测等核心竞赛组织工作达到世界田联、全国纪录、成绩认证标准(承认纪录及达标成绩)。

A2类赛事指赛事的竞赛组织工作基本达到在中国田协认证标准。赛事成绩可上传中国田协但不计入成绩排名。

B类赛事指赛事的竞赛组织工作可达到选手之间公平竞赛的基本标准。赛事成绩可上传中国田协成绩库但不计入排名。

C类赛事指社会力量办赛、地方(省、自治区、直辖市)田径协会或省级路跑赛事监管单位归口管理的赛事。

如何看出是中国马拉松赛事等级呢?

(1)看《竞赛规程》中的认证单位是否是中国田径协会;

(2)看赛事宣传海报是否有中国马拉松和中国田协的LOGO;

A1、A2类赛事:可使用中国田协LOGO和中国马拉松LOGO。

B类赛事:仅可使用中国马拉松LOGO。

C类赛事:不能使用中国田协LOGO和中国马拉松LOGO。

其实除了中国田径协会划分的马拉松等级,还有世界田联划分的一套等级体系。这个可能对于广大资深跑友来说,更有说服力。

根据国际田联(IAAF)的规定,马拉松赛事可以分为白金标、金标、银标和铜标四个等级。

白金标:这是最高级别的马拉松赛事,需要满足一系列严格的条件,包括赛道质量、赛事组织、参赛选手水平等,国内只有2017-2019年连续三年获得金标资格的赛事才有资格申请升级为白金标赛事。目前全球有12场白金标赛事,包括世界大满贯赛事和其他顶尖赛事。国内仅仅只有厦门马拉松和上海马拉松有此资格。

金标:次于白金标,同样需要满足许多高标准,比白金标略低一些,每年都需要进行复评以保持其资格。在国内有12场金标赛事,具体如下:

精英标:也成为银标,赛事需要具备基本的国际影响力和组织能力,确保赛事的顺利进行。

精英标赛事在国内都24场具体如下:

标牌:也成为铜标赛事,主要强调本地或区域性的影响力和参赛选手的参与感受。这些赛事虽然规模不大,但往往更接地气,更容易让普通跑者参与其中,体验到马拉松运动的乐趣。

国内去年有29场铜标赛事,具体如下:

跑友该如何选择马拉松赛事?

以专业发展为目的跑友可以多选择A1类赛事或者世界田联认证的赛事。这些赛事一般来说,组织能力服务能力是有保障的,当然也是最难中签的,所以跑这类赛事还是要凭借一定运气。

参加路跑赛事只是强身健体,不是很追求成绩排名,就可以不局限于此。毕竟对普通跑友来说,重要的是在奔跑中感受健康和快乐,就无所谓赛事级别,选择面就更广了。

0 阅读:0